歷史重演?和武漢命運“糾纏”的兩次日本奧運會

文|蕭西之水

近日傳出消息,國際奧委會將在2020年5月評估日本疫情,以探討是否按原計劃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雖然如今言之尚早,但本次奧運會真的延期乃至停辦,那就是歷史上第二次因為“武漢”這個概念而受影響的東京奧運會。畢竟,日本之所以棄辦1940年東京奧運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日本陸軍在1938年發動武漢會戰。

1940年東京奧運會有著許多“第一次”的象徵意義。它象徵著國際奧組委第一次認可亞洲國家擁有舉辦奧運會的能力,第一次將舉辦地放在歐美之外的大洲,第一次試圖打破種族與民族界限弘揚19世紀末顧拜旦男爵所宣傳的奧林匹克精神,但與此同時,這也是主辦國政府因為戰爭原因第一次主動棄辦的奧運會 (一戰時期的1916年柏林奧運會的中斷為國際奧組委主動宣佈)。

2019年日本NHK大河劇、以東京奧運會為題材的 《韋馱天》收視率並不高,但觀眾只要能繼續看下去,卻都對這部劇評價甚高,更對貫穿全劇的嘉納治五郎有了嶄新印象。

歷史重演?和武漢命運“糾纏”的兩次日本奧運會

日本NHK 大河劇《韋馱天:東京奧運的故事》中的嘉納治五郎

對於體育愛好者來說,嘉納治五郎自然是以柔道創始人名揚世界。他以不甚出眾的身體條件參悟日本傳統柔術中“以小搏大”原理,從而創立標準的柔道訓練模式,告訴所有人只要找準“重心”,再健壯的對手都會被輕易摔倒在地。這不僅強化日本人的體育基礎,更讓當時缺吃少穿的日本人找到挑戰比自己健壯之人的精神支點。正因如此,早在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大日本武德會認為嘉納治五郎對鼓舞日本人精神功不可沒,授予其“柔道範士”(“範士”為日本“武道”中最高名譽者)稱號。

然而 《韋馱天》卻完全沒有把重心放在“柔道”一面,而是放在作為國際活動家的一面。在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男爵的請求下,1909年開始,擁有流利英語會話能力的嘉納治五郎當選為國際奧委會委員,他也是第一位出任此職的亞洲人。

雖然這份榮譽如今看來非常重要,但需要注意,奧運會設立初衷並不是舉辦國際最高水準的比賽,而是為了弘揚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與增進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好交流,參賽者也大多為有著其他專業工作的業餘選手。為了把奧林匹克精神從歐美國家弘揚到全世界,那就必須藉助當時歐美之外唯一受到西方國家認可的 “文明國”日本之手,而日本最著名的體育教育家自然就是嘉納治五郎。因此,嘉納治五郎當選奧委會委員一職,既是對他作為柔道創始人的認可,也是對他作為奧林匹克精神推廣者的一種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