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國最後一位封疆大吏,皇帝溥儀都退位了,他還在率部攻打城池

大清國最後一位封疆大吏,皇帝溥儀都退位了,他還在率部攻打城池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讀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宣告壽終正寢。“大清亡了!”這是當時舉國上下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然而一些滿清遺老不甘心就此退出,他們渴望能儘快實現復辟。

在所有的渴望復辟的滿清遺老中,多羅特·升允屢屢被提起。此人當年獲知溥儀退位後,憤怒不已,作為封疆大吏的他拒不投降,差點就給溥儀在陝西打下一片江山。有人說,升允實在愚昧不堪,難道他不知道大清滅亡是歷史潮流嗎?

大清國最後一位封疆大吏,皇帝溥儀都退位了,他還在率部攻打城池

這樣的質問其實有事後諸葛亮的嫌疑,要知道升允可是滿族人,他是維護自己的主子。如果這樣想,升允的行為就不難理解了。多羅特·升允,蒙古八旗鑲黃旗人,光緒八年舉人出身,家族世代為官。

升允一生呆在陝西的時間比較多,他歷任陝西布政使、陝西巡撫、江西巡撫、察哈爾都統、陝甘總督等職,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在陝西施政期間,升允在當地作出了一地的貢獻,比如反對洋人開採石油、興創大學堂等。

大清國最後一位封疆大吏,皇帝溥儀都退位了,他還在率部攻打城池

不過,升允是徹頭徹尾的保皇派,他對革命黨人恨之入骨。宣統元年,升允堅決反對立憲運動,結果被革職閒居西安。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西安也爆發了起義,升允頗為幸運,起義爆發他不在西安城裡,得以躲過一劫。

升允逃走後,找到陝甘總督長庚,一番說辭之後,他得以出任陝西巡撫,全權督辦軍務。升允的最後表演開始了,他率部東進攻打革命黨,一路勢如破竹,連下十幾座城池,這就有了後人所說的“為溥儀打下了一片江山”之說。

大清國最後一位封疆大吏,皇帝溥儀都退位了,他還在率部攻打城池

然而,隨著革命黨人勢力越發壯大,升允部下軍心動搖,不願繼續作戰。無奈之下,升允只能撤退。清朝滅亡已成定局,升允依舊不死心,他竟然穿過惡劣的戈壁沙漠來到蒙古,企圖策動蒙古貴族率部進京勤王,遭到失敗。

這裡不得不佩服升允的毅力,敗走蒙古後,他去了日本謀求外部力量的支持,還加入了總社黨。從日本回國後,升允四處活動,甚至派人去聯繫張勳。張勳復辟事變後,升允又去了日本,希望川島芳子養父川島浪速能幫助自己,結果吃了閉門羹。

大清國最後一位封疆大吏,皇帝溥儀都退位了,他還在率部攻打城池

在追求復辟滿清過程中,升允作詩明志,“老臣尚在此,幼主竟何如。倘遇上林雁,或逢蘇武書。”1931年7月23日,升允帶著無盡的遺憾在天津日本租界病死,終年72歲,溥儀贈送諡號“文忠”。

這個諡號可不簡單,是僅次於“文正”的諡號,可見溥儀對升允的尊重。升允臨終留下一句遺言,“我已無君可事,唯有一死以報聖恩。”如此愚忠,在晚清封疆大吏中是不常見的,升允也因此被稱為大清最後一位封疆大吏。

參考資料:《晚清封疆大吏們》、《陝甘總督升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