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鴻鈞唯一一次出手就是用毒藥控制自己的徒弟,大家覺得是高明還是下作?

囿山綠城


在《封神演義》中,因商紂王無道,而引發了商周之戰。又因眾仙犯殺劫,三教聖人於是共同籤壓封神榜,也就是封神之戰。當時商滅周興、姜子牙封神和輔佐武王伐紂本是順應天數。

姜子牙是闡教之人,故闡教門下弟子是助周的,而截教卻是保商,前者順應天命,後者違背天命,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截教最後的失敗也應該是天數,難以改變的。

所謂的封神之戰也可以理解成是闡教和截教之爭。作為聖人的通天教主眼見門下弟子被闡教欺壓,他本人又被弟子挑唆,從而動了無名之火,決定和闡教一爭高下,於是就擺下了誅仙陣和萬仙陣。

誅仙陣和萬仙陣的威力確實很大,老子、元始天尊兩位聖人也難以破陣,之後還是他們二人又請來西方二聖,集四聖之力才破了威力強大的誅仙陣、萬仙陣。

本來截教有萬仙來朝之譽,勢力在三教中最大,但經過封神之戰後,截教卻損失慘重、元氣大傷。

通天教主本是老子、元始天尊的小師弟,他們的師父就是鴻鈞道人。落敗後的通天教主還是不服氣,本想重立乾坤。不過截教勢力強大時尚不能取勝,這時截教元氣大傷想要取勝還是很難的。

本來闡教、截教就有矛盾,又經過封神之戰,截教弟子死傷無數,這就更加深了兩教之間的仇恨。作為兩教首領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他們之間自然是矛盾重重的,一時間是難以化解兩者之間的仇恨的。

此時元始天尊是勝利的一方,若通天教主繼續一意孤行,他雖然有聖人之實力,但結果還是難以想象的。在此關鍵時刻,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師父鴻鈞道人出現了。

鴻鈞道人是為了說和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出現的,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作為鴻鈞道人的徒弟,自然要聽師父的。一則是尊師重道。二則他們已是聖人,作為聖人師父的鴻鈞道人實力自然強悍至極,不然何以能為三教聖人之師,他的實力也足以讓弟子聽從。

不過雖然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師父鴻鈞道人的說和下,答應不計前嫌。但他還是不放心,所以又讓他三個弟子吃下丹藥。這丹藥的確有利於修行,但同時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一旦他們三人中有人做出違背今日之言的事情來就會落下悲慘的下場。換而言之,也可以說是鴻鈞道人在通過丹藥控制他們。

對於鴻鈞道人用丹藥控制他的徒弟,不管是高明,還是下作,都是起到不少作用的。因為他的三個徒弟已經是聖人了,實力強大,若他們三人口是心非繼續爭鬥,豈不是對道統不利,若落下兩敗俱傷的局面,也不是利於他的,可能還會被別的勢力取代。畢竟三教原本是一家,說到底還是和鴻鈞道人又很大關係的,他是不想落下這樣的局面。

再則,通天教主是鴻鈞道人的小徒弟,頗受鴻鈞道人的喜愛,此時封神之戰已經結束,闡教和截教之間的爭鬥也該結束了。若他們繼續爭鬥,已屬失敗的通天教主可能會落下比此時更慘的下場,鴻鈞道人又如何忍心呢!

所以《封神演義》中鴻鈞道人用丹藥控制徒弟,不管是高明之舉,還是下作之法,但的確是良苦用心。


中孚鑑


鴻鈞道祖,在《封神演義》中一共出現了兩次,第一次,就是召集三教人教、闡教和截教三教的三位教主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共議封神榜,按照昊天大帝的要求,把封神榜給確認下來了。

第二次,就是第二梯隊五大聖人,打得不可開交,通天教主,甚至準備重立地火風水,要把這方宇宙推翻的時候,鴻鈞道祖,不得不出面,收拾殘局了。

他為何選擇用毒藥控制自己的徒弟,而不是直接用法術控制,甚至打殺了呢,原因如下:

第一,培養聖人,那是天賦、機緣、法寶、資源等一系列的巧合,真的不太容易了。這方天地,需要十名聖人,然後才能找開宇宙結節,讓聖人們,去到新的宇宙,避免這方宇宙,最終被混沌吞食。

現在正好有十名聖人了,缺一不可。

第二,鴻鈞道祖教的三徒弟,都聖人境了,結果犯了嗔怒二大罪,他臉上也無光啊。所以,他一上來,先是罵通天教主,讓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安心,然後,又說三人同氣連枝,哄著吃了毒藥,然後就帶著通天教主,去往混沌修煉了。

能夠幾句話,三顆藥搞定的事情,又何必動手呢。何況,未來還得用他們。

同時,鴻鈞道祖也沒忘記敲打接和準提,你們西方世界是寶地兒,來我們東方世界幹嗎?閒的嗎?

所以,鴻鈞道祖的行為,談不上高明或下作,而是簡單快速有效又最省力,最能快速的給第一梯隊的另外四位聖人:昊天大帝、王母娘娘、女媧娘娘和伏羲大帝交待,畢竟,鴻鈞道祖是代表他們五個人,來的。


董江波


已關注 在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一直被大家認為裡封神世界第一仙,因為他是老子、元始、通天三位教主的師父,輩分最高,連十二金仙都是他的徒孫,楊戩、哪吒等更是他的玄孫。可見,鴻鈞老祖堪稱道門的"老祖宗",所以他一現身,三界諸仙都要頂禮膜拜,畢竟他"玄門都領秀"擺在那裡。



那麼,鴻鈞老祖的法力到底如何?封神原著並末正面描寫,但我們可以從側面看出他老人家的強大,比如原著提到他曾在分寶崖上贈送弟子法寶,將誅仙四劍賜給通天教主,而誅仙陣乃天地間第一殺陣,非四聖不可破。有如此強大的法寶傳給弟子,鴻鈞老祖的實力可見一斑。


再看幾位聖人級別的教主對待鴻鈞的態度,當得知鴻鈞到來的消息後,老子、元始遂相率下篷迎接,在道傍俯伏,聽完鴻鈞的教訓後,老子與元始聲喏曰:“願聞師命。”而與鴻鈞沒有隸屬關係的西方教接引、準提兩位教主也要拜見,最後被鴻鈞客氣地謝絕。可見,在鴻鈞面前,那些高高在上的教主們都只有下跪的份,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鴻鈞的強大。

因此,世界上應該很少有事值得鴻鈞親自出手,一旦需要他出手,那必然是驚天動地的大事,那麼在封神演義中,鴻鈞他老人家有沒有出手的記錄呢?可能大家都沒有這個印象,而其實鴻鈞老祖在出場後,他親自出手了,對手就是他的三個徒弟,只不過,他的這次出手從手段上來有些下作。


我們來看下原文:鴻鈞吩咐曰:“三人過來跪下。”三位教主齊至面前,雙膝跪下。道人袖內取出一個葫蘆,倒出三粒丹來,每一位賜他一粒:“你們吞入腹中,吾自有話說。”三位教主俱皆依師命,各吞一粒。鴻鈞道人曰:“此丹非是卻病長生之物,你聽我道來:此丹煉就有玄功,因你三人各自攻。若有先將念頭改,腹中丹發即時薨!”

老實說,看到這段文字,小編會想到邪教組織,鴻鈞的舉動,如同那些教主故意騙信徒吞下毒藥,然後再威脅加以利用一般,的確,我們很難相信鴻鈞會用這種欺騙的手段來控制自己的徒弟,這根本不符合他作為道門領袖的身份,難道他的話不管用?或者他根本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約束自己的三位徒弟?


一般來說,選擇用毒藥來控制自己的門人,最根本的原因,是憑藉自身的實力或者權威已經無法達到要求,如果鴻鈞的法力達到可以隨時秒殺三位弟子的程度,他犯不著用欺騙的手段依靠毒藥控制他們,所以原因很簡單,鴻鈞之所以選擇這種下作的手段,是因為他已經力不從心了。

從原文中的一個人細節,我們可以看出鴻鈞的大弟子老子的實力有多強,當鴻鈞老祖還未到還蘆蓬時,老子就已經算到老師來至,忙起身謂元始曰:“師尊來至!”而最關鍵的是,老子還知道鴻鈞此行的目的,老子曰:“吾已知之。此是我等老師,想是來此與我等解釋冤愆耳。”大家看看,老子幾乎是鴻鈞肚子裡的蛔蟲,師父想什麼事他都知道。


我們知道,封神大戰中,老子的法力排在第一位,手中的先天法寶無數,已無限接近老師鴻鈞的水準,再加上老子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威望,鴻鈞也要讓他三分,所以原文中鴻鈞為通天教主求情的時候,幾乎用懇求的語氣對他說:"大徒弟,你須讓過他罷。"這句話其實包含了鴻鈞的萬般無奈。

在這種情勢下,鴻鈞要想繼續牢牢把控三界大局,也只好出此下策,哪裡還管得上手段如何呢?


囿山綠城


無毒不丈夫。

三大弟子在上坡路上,鴻鈞已經走在下坡路上,為了維護自己在教派至高無上的地位,什麼手段不能夠使。


布衣之徐


在封神演義中,鴻鈞老祖演繹是先中第一人,他的三個弟子分別是老子,原始,通天。

在封神演義中,我們看到老子通天原始和西方二位教主、女禍聖人、三皇處在一個層次上。我們說天皇,他是帶領人族走向強大的一位人族聖賢,也就是說有了人族之後才有了伏羲。而伏羲和女媧又是兄妹關係,所以說伏羲女媧的成道時間要比三清晚,實力按道理來講要比三清的實力低。原文中多次出現西方兩位教主與元始老子談話的場面,他們都是平輩論交。那麼這些人在面對鴻鈞老祖時,隱隱就低了一輩。

另外,鴻鈞老祖賜於通天教主誅仙四劍,非四聖齊出不可破。鴻鈞老祖既然敢把誅仙四劍傳給通天道人,那麼說明他自己有實力降服擁有誅仙四劍的通天教主,所以鴻鈞老祖才是封神演義中實為第一人,這點匆庸置疑。

那麼我們說鴻鈞老祖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賜予了三個徒弟這樣的毒藥呢?

①通天教主擺下了萬仙陣,元始天尊聯合老子西方兩位教主共同破了萬仙陣。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元始天尊老子準提接引四個聖人隱隱之間結成了一個聯盟,這個聯盟一出天下何人可及?

鴻鈞老祖正是看出了這個聯盟的可怕,所以他即使看出了通天教主在這次三教之爭中吃了大虧,也不得不違心的說了一些批評通天教主的話“為三教元首,乃因小事生此嗔痴,作此罪孽。他二人原無此意,都是你此過惡,他不得不應耳,雖是劫數使然,也都是你約束不嚴,你門徒生事,你的不多”。

這些話是在寬慰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使他們對自己放下戒備之心,然後趁機掏出丹藥,讓他們吃。三個徒弟當然不會懷疑老師給自己吃毒藥,以為是恢復戰鬥所留傷勢的藥。

鴻鈞老祖所選擇的時機非常的恰當,首先是他們三個在爭鬥了半天之後各有損傷的情況下,經疲憊,他們的先天靈覺示警作用已經下降。另外他們三個經過這一場爭鬥,實力肯定已經有了巨大的損傷,他們的實力現在聯合起來肯定比不過鴻鈞老祖,即使他們事前判斷出來是毒藥,他們也不得不吃。

②通天道統之爭大敗以後,心中不忿,欲重煉地火水風,再開世界,鴻均老祖不許。那們他們不次再起爭端,會不會打破洪荒重立世界呢,怕很有可能。

因此我們說鴻鈞老祖給三個徒弟吃毒藥,是逼不得已而為之。另外三者及門人大戰,天下無貴生靈遭殃。鴻均老祖是為天下蒼生謀福,功德無量,沒有下作這一說。

通天教主


開心大蘑菇頭


高明!

正所謂:一道傳三友,兩教闡截分。

第一,從情勢上看,封神大戰後,闡教完勝,截教覆滅。截教教主通天,其鎮教之寶——誅仙劍陣被奪,弟子或被殺或被西方收去,萬仙來朝之勢,一去不復返,當此情況之下,情勢對通天極為不利,若通天此時再想折騰一下,無疑是自取滅亡,為保通天,鴻鈞只能這樣做。

第二,從感情上講,雖然太上、元始、通天都是鴻鈞親傳弟子,但鴻鈞很明顯更喜愛自己的小徒弟通天,從分寶巖上分寶看,其中大多數好的法寶都歸了通天,由此可見,鴻鈞確實喜愛這個小徒弟。彼時,截教覆滅,通天孤立無援,出於對小徒弟的喜愛,鴻鈞唯有如此。

所以,鴻鈞唯一一次出手,手段高明。



北國藏鋒


下作!不下作不行呀。萬仙陣之後,如三個徒弟在爭鬥,那還有曰月之分,山河萬物之生,人類永處在水火之中,所以詵,下作中的高明之法。



看人間百態品人生哲學


我覺得這點和鴻鈞的地位很違和,而且邏輯上很矛盾:

究竟怎樣的毒藥才能放翻三位大佬?

師徒之間還有沒有最基本的信任可言了?

以後還能不能相信師傅包吃包住的承諾了?

食品安全任重道遠啊。金庸先生把這個手段給丁春秋下生死符就完美的多了。


史鑑人生


高不高明不知道,下不下作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他要做什麼誰敢議論 ,他做的一切誰敢說


卡文亦辰


不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