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家人圍坐,燈火可親。迎來送往,歡聚一堂。親友團聚,其樂融融 。在2020年的春節,這些或是記憶裡的回念,或是腦海裡的期待,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打破了原有的生活節奏,在庚子鼠年剛剛開局時就有很多人不得不放下觸手可及的團圓選擇“逆行而上”。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臧敬飛,41歲,1998年參加工作,是阿榮旗阿倫中學體衛藝主任。此次疫情襲來之際,他響應教科體局和學校兩級黨組織的號召,主動請纓第一時間衝向戰“疫"一線,用忘我的工作和不捨晝夜的堅守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擔當。

2020年1月27日,正月初三,臧敬飛老師被安排到那吉鎮向陽社區第六網格吉祥一區負責返鄉和外出人員的排查,協助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時間就是生命,接到命令後他馬上啟動“馬達"進入“忙碌模式", 他說:“要想了解居民準確信息。必須一戶一戶核實”。隨即他和同事一起立即開始了地毯式入戶排查工作,一棟樓一棟樓地查,一層樓一層地爬 ,一家一戶地敲門。大年初三,當人們都在家歡度春節的當口,臧敬飛老師逆行在“防疫”一線,他每調查一戶總是站在門口做一個長呼吸,緩解一下疲憊的身體,調整心態舒緩一下語氣,保證每次都是微笑著介紹自己:“我是咱們這個社區的網格員,疫情當前瞭解您家有沒有外來親友或者從外地返鄉的家人?我們做一個登記”。有些人能夠理解他們所作的工作的不易,比較配合。但也有一些人不理解他們,甚至惡語相向,說了一些很難聽的汙言穢語,每每這時臧老師他們總是好言好語給他們講清疫情的嚴重程度,“由於事態緊急,深夜打擾到您實在抱歉,請您原諒!這關係到咱們自己和家人,甚至是對整個阿榮旗32萬居民的安全的大事。請配合一下好嗎?咱們都希望沒有事,我們記錄一下,真要是有點不舒服咱也好及時就醫。”他的真誠感動了所有居民,最後都能非常配合的如實做了登記。為了儘快摸清底數,排除隱患,毎天他們的排查都要持續到深夜,這時很多人家都已經睡下,他就小心翼翼的輕釦房門,儘量不要驚嚇到人家。1月27日這天,他身體很不舒服,咬著牙拽著樓梯扶手一步一步往上挪,一直忙碌到晚上十一點半,排查了將近300戶。超負荷的工作累得他腰痠背疼,躺在床上已經28日凌晨一點了。渾身像散了架,昏昏沉沉睡著了,第二天就是一個雞血滿滿的“戰疫”鬥士。

緊張的排查工作進行了兩天後,1月30日臧敬飛又接到了學校的通知,負責阿倫中學教職工返鄉接入、隔離和監督工作。接到通知後,臧敬飛第一時間摸排本校教職工外出情況,由於疫情又恰逢春節假期,老師們天南海北,城鄉,偏遠山區的都有,為完成一次統計每次都要採取很多方式、方法撥打很多電話才能搞定。

有一次,局裡要求統計行程查詢系統二維碼數據上報,上午11點接到局裡通知,截止到當晚24時就必須完成上報工作,阿倫中學又是一個擁有著二百多名教職工的大校,臧敬飛老師群裡、線上、電話、電腦一起齊上陣,家人也幫助他統計,他則反覆聯繫那些沒有聯繫到的教師,一次次重撥,一次次核對,一次次諮詢,一次次分區,核查,彙總,終於在晚上八點多的時候,他把一份精確、完整的數據上報到旗教科體局。當他走辦公樓時,才發現天色已經黑了,空氣裡瀰漫著煙火的味道…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這個假期,他每天除了和這些表格打交道以外,更艱辛的就是每日往返於阿榮旗南北高速路口接回返鄉教師的工作。

今年的深冬真冷啊,為了不讓返鄉老師在高速路口挨凍,他每次都是早早的提前到高速口那裡去等候,等的時間長了車裡也非常冷,他就戴著帽子、手套坐在車裡,看到老師到了,立即打開車,開大暖風,等到把老師接下來,將居家隔離協議等一系列的接收手續辦完後,車裡已經是暖和和的了,老師的心也是暖暖的,把對“新冠病毒”的恐懼和一路上的能否順利回到家的擔憂全都冰消雪融。

阿倫中學七年15班的班主任楊婷老師家在赤峰,為準備開學3月8日從赤峰返回阿榮旗。楊老師原本計劃坐飛機到海拉爾,然後從海拉爾坐客車回阿榮旗。但是由於受疫情影響,阿榮旗客車全線停運。客車能夠停運,可是教育工作不能停。楊婷的父母看女兒著急上班決定開自家車把女兒送回阿榮旗, 打開導航往阿榮旗開。早上溝通確定的返回路線是在阿榮旗北高速路口下高速。臧老師早早的就去北高速口等候,左等右等不見楊婷老師及家人的身影,一打電話才知道他們在南高速路口那裡,而阿榮旗南北高速路口相距有15公里,臧老師又急忙驅車趕往南高速路口,到了南高速路口見了面才知道由於他們不瞭解阿榮旗線路情況,走錯了。因為楊婷老師家是赤峰的必須由社區和單位共同接回才可入城,於是,臧老師又立即聯繫社區的同志,在等待社區同志到來的過程中,楊婷的父母不停的像臧老師表達歉意,“給您添麻煩了,我不瞭解阿榮旗的路線,讓您跑了那麼多冤枉路,這大冷天的真是對不住了”。臧老師笑呵呵的安慰楊婷的父母說:“不要緊的,不要緊的,只要你們能平安到達就好。在北路口一直不見你們到來,我的心裡非常擔心,生怕你們找不到,這下好了,你們平平安安到達懸著的心也落地了”臧老師的笑容安撫了楊婷爸媽緊張不安的心,讓他們體會到了阿榮旗人的熱情及善良。這時社區同志也趕到了,辦好手續,與楊婷父母告別時臧老師說“楊婷交給我們學校您就放心吧,有什麼事大家都會伸把手的。特殊時期就不邀請您進城了,回去的路上慢點開,累了就停下歇會,到家後給楊婷打個電話,讓孩子放心。祝您一路順風”。楊婷父母聽著心裡熱乎乎的,雙手合十感動的說:“謝謝!謝謝臧主任,孩子有您這樣的好領導,在這樣的好學校工作我們放心。”待臧老師載著楊婷老師回來時已經是中午了,臧老師直接把楊婷老師送到樓下,與小區進行交接後,才驅車回家。這一切讓遠離父母隻身在外的楊婷老師心裡充滿了溫暖。

類似的情況和監控教師返鄉所出現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有的老師走到半路找不到回來的車了,給臧老師打電話,臧老師馬上給她們協調局裡,確保每位教師都能安全順利的返回;有的教師回來由於隔離期間情緒不好,晚上給臧老師打電話,臧老師總是耐心給予開導和關心;有的教師送孩子上學回來後進不來城了,也給臧老師打電話,臧老師也是立刻趕到幫助協調和履行手續等等。雖然每天的工作繁複,但臧老師從不抱怨,總是認真的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和每一項工作。每次接回教師臨分開前,他都會再三地叮囑老師們,隔離期間千萬不要外出,有事需要辦就給我打電話。

忙碌的那階段,家裡人也會擔心他的安全,勸他不要離歸來人員太近,不要碰隔離人員的物品,可每次都是主動幫助搬運行李,他總是說:“咱們隔離病毒,不隔離愛,我只要戴嚴口罩,回來勤洗手就沒事的”每次他都儘量說的輕鬆些,讓家人放心。

一場疫情,奪走了很多,也證明了很多。臧老師除了負責阿倫中學教職工及學生的返回、監控上報工作外,他還是道西社區的一名志願者。2020年1月11日,當他從妻子處得知道西社區工作繁忙,缺少會電腦操作的工作人員,他第一時間支持並與妻子一起成為了道西社區一名義工,需要去社區工作時他就驅車載妻子一同去,不需要時他就在家和妻子一起給道西社區的居民打電話核實信息,有時一天下來,需要撥打上百通電話,才能完成一棟樓的排查信息登記工作,然後晚上再彙總到電腦裡發給社區工作者。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2月12日,又傳來阿倫中學食堂被徵用的消息,晚上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就要為全旗幾百名隔離人員送上早餐,時間緊任務重,臧敬飛同志得知此事後,第二天立即趕到阿倫中學食堂幫忙,一日三餐,從不缺席,自食堂開工以來,無論風雪,他都在堅持著,直到阿倫中學完成為集中隔離人員、工作人員送盒飯的任務結束之時。

疫情無情人有情,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2019年的冬季與每年都一樣,而2020年的“溫暖”與每年卻不同。正是因為有很多像臧敬飛一樣的同志,在疫情面前,舍小我,為大家,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才能推進的這麼堅實,他用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情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著一名優秀教師的風采!

供稿:孫玉玲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編輯:王群 審核:韓雪媚 監審:趙宏旭 終審:於海波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臧敬飛的‘溫暖’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