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2010年,姚奎章斥巨資邀請主持人陳魯豫為“六個核桃”代言,並在央視投放廣告,經過媒體傳播,六個核桃銷量才開始暴漲,這一年就達到了15億元。之後姚奎章又相繼與央視《挑戰不可能》、湖南衛視《好好學吧》等智力類節目簽約,結合補腦的賣點,繼續擴大品牌影響力,這種營銷模式讓“六個核桃”銷售量呈直線暴漲,2016年達營收額達到91.17億元。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今天一起來聊聊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奎章的創業故事。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1965年姚奎章出生於河北衡水,1982年考入河北化工學院(今河北科技大學)分析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了河北衡水老白乾酒廠做技術員。憑藉努力,用了短短2年時間便升任為生產科長,後來一路做到分廠副廠長。10年後,姚奎章擔任了河北衡水老白乾集團生產處處長的職務。

也在此時,姚奎章的事業迎來巨大的轉折,1999年衡水市經貿委發文決定,河北衡水老白乾釀酒(集團)有限公司承債兼併河北養元保健飲品有限公司。在衡水老白乾集團董事長張永增的建議下,姚奎章選擇去了瀕臨倒閉,嚴重負債的養元保健飲品有限公司,從零開始做起。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1999年4月23日,姚奎章帶著10多個員工進駐養元,在沒資金、沒品牌、更美銷售網絡的情況下,從一條生產線、一部車做起。雖然養元恢復了生產,但收入甚微,2005年9月25日河北衡水老白乾集團決定將主營業務為核桃飲料生產、銷售年年虧損的養元飲品剝離,掛牌公開轉讓其持有的河北養元100%的國有產權。

一開始只有姚奎章一人報名競購,但因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接下全部的資產,所以姚奎章積極鼓動廠裡的94名員工一起湊錢,最終集結了58人總共集資三百多萬元買下了河北養元的國有股份。成功改制後,姚奎章成為民營企業的老闆,而其他57名集資員工則成為他的合夥人,讓員工與公司形成利益、事業與命運的共同體,使公司更加快速發展起來。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接下養元飲品這一年,姚奎章正式創立全新核桃乳飲料品牌“六個核桃”。之後,養元飲品靠著這個爆品開始了逆風翻盤之路。起初“六個核桃”並沒達到一騎絕塵的地步,從2005年到2009年這4年間,六個核桃的銷售額只從零做到了3億元。

2010年,姚奎章斥巨資邀請主持人陳魯豫為“六個核桃”代言,並在央視投放廣告,經過媒體傳播,六個核桃銷量才開始暴漲,這一年就達到了15億元。之後姚奎章又相繼與央視《挑戰不可能》、湖南衛視《好好學吧》等智力類節目簽約,結合補腦的賣點,繼續擴大品牌影響力,這種營銷模式讓“六個核桃”銷售量呈直線暴漲,2016年達營收額達到91.17億元。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2018年2月12日,河北養元智匯飲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登陸A股資本市場,當天市值曾高達600個億,而姚奎章身家也隨之暴漲至115億元。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不過養元飲品在上市時也被披露了很多信息,比如一罐六個核桃的成本約為1元錢,其中最大的成本為易拉罐(0.57元),而作為營養的關鍵核桃仁成本僅為0.25元。這些信息無疑引起消費者對六個核桃的質疑,同時很多投資人也對養元飲品過度依賴六個核桃這個單品感到擔憂。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姚奎章能將一個頻臨破產的小企業運作到中國核桃飲品行業巨頭,這也體現了他超強的商業管理和運作能力。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本平臺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勞動和原著版權,如您對我們轉載的文章存在異議,歡迎後臺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回覆並刪除處理。

國企高管轉身成民企創業者,靠一罐核桃乳年入百億,今卻備受爭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