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文|小鏡子

與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就是我們要過的人生。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01

最近,我的閨蜜跟我說,她相親了一個男人。

對方是一個非常注重情調的人。

總是穿著筆挺的西裝,留著精心收拾過的髮型,凡約會必去高檔且有情調的地方。

路上遇見一個擺地攤的小吃店,必離得遠遠的。

可是,那個男人只是一個小企業的科員,工資不會超過5000元。

其實,他的收入完全支撐不起他這樣高昂的消費支出。

我對閨蜜說,這就是網上流行的“偽精緻”男人。

閨蜜也笑了,是啊,只是沒有想到,他遇見了這次疫情,真正的生活暴露得一覽無餘。

再也沒有星巴克的摩卡和焦糖瑪琪朵,沒有西緹牛排,也沒有土耳其烤羊膝。

有的只是無力的現實和人生。

這樣的情形何其慘痛,何其無奈。

什麼是偽精緻?

就是指那些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但實際上非常窮的人。從存款上講,他們就是新時代裡的“新窮人”。

《人民日報》 曾對這類人的生活狀態做出總結:

能買吸塵器就不用掃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麥;100 塊錢一張的面膜用起來也不心疼;口紅兩三隻不夠,要集齊全套;租房得獨立廚衛,還要帶落地窗。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從他們的朋友圈和外表看,他們很有錢,有生活得高品質的能力,但實際上他們非常窮。

他們所追求的往往只是美好的表象。

閨蜜說,那個男人小的時候,家庭條件非常好,家裡開著廠子,住著別墅,僱著保姆,後來家道中落,經濟大不如從前,卻還沒有改變曾經生活的習慣,追求的總是超越了現實能承載的。

這讓她跟他相處起來,感覺很累。

我的閨蜜是一個對生活很有計劃的人,如果只有一塊錢,絕對會把所有開支控制在一塊錢以內。

所以,在經歷了幾次約會後,再次相約時她請求找一個相對適中的地方吃飯,結果被拒絕了,這讓她很難接受,最後考慮再三,選擇了分手。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02

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消費水平得到很大提升,網絡的不斷進步,也催生著消費觀念的改變。

以前的保守傳統的消費理念已經慢慢變成花明天的錢,過好今天的生活的超前消費理念。

其次,信息的開放,人與人之間的對比面逐步擴大,這就滋生了一場矛盾。

即物質條件與精神需求的矛盾,矛盾的爆發點就集中表現在群“偽精緻”者身上。

著名社會學家羅峰認為“偽精緻”人群有三種特徵:

一是他們在城市中工作與生活,尤其是一線城市,有著相對於普通大眾來說較高的生活質量。二是他們的收入在總體看來處於中等偏上的位置,但又與支出之間嚴重不平衡,以至於資產和存款接近於零,甚至不少人還處於負債狀態。三是一般處於未婚,單身的狀態。

很明顯,閨蜜的相親對象完全符合以上的三種特徵。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03

這幾日被一篇名為《被“偽精緻”掏空的二胎爸爸,一節禮儀課2千元,只為孩子國際化》的文章刷屏。

文章中的爸爸是一個工薪階層,全家收入加起來一個月僅六七千元,卻給孩子上一個月三千的私立幼兒園,一節就需要2688元的禮儀課,再加上給孩子平時吃穿用度,最終信用卡刷爆,填補不了,只能依仗公婆的退休金來貼補自己。

“只要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想買下來”這或許是大多數人的想法,卻是他們正在做的事。

於是,我尋找了幾個訪談對象,分析他們的消費心理:

對生活用品品質的盲目追求。訪談對象H君說:

“我對生活是有一定追求的,牙膏一定要用韓國進口品牌的擠壓式,喝水的保溫杯也一定選日韓的高端品牌,因為我認為只有品牌才能保證品質。”

天貓發佈的2019十大消費趨勢時指出:

近一年來,年輕人在淘系平臺上購買的擺件金額超過120億;購買的壁畫金額超過50億;在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花的錢,總金額超過8000萬元;而北歐設計風產品,銷量同比增長88%……

從這些數據表現上不難看出,對於追求品質的年輕人來說,精緻的生活不止是臉上光彩,他們身處的環境也要同樣有氣質,不然,連發朋友圈的藉口都沒有。

追求體面的炫耀性消費心理。他們當中很多人為了顯示自己獨有的品味、時尚和社會地位,會毫不吝嗇地用一種奢侈的表象來迷惑眾人,只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體面,有優越感。

社會學家高彥菁在評判此類人群時說他們是“有缺陷的消費者”。

他認為,

這樣的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往往是帶有炫耀性成分的,所以也可以叫做“炫耀性消費者”。

他們很多是屬於中低收入階層,卻在提升生活品質消費中往往比高收入階層更闊綽。

不言而喻,這種炫耀性消費其實是一種意識的外顯性效應,就是說想要贏得及維持他人的尊重,就要有足夠的外在證據來證明。

炫耀的背後往往是自卑心的體現。

正是帶著這種自卑性的消費心理,他們越窮越買,越買越窮,最終陷入消費主義的怪圈無法自拔。

追求群體的認同心理。在訪談中,很多人都表示,其實自己當初也沒有想到要買一些超越自己能力以外的東西,但看著別人買了,別人這麼做了,於是就開始參照別人,傾向於選擇這樣的消費方式,這就是追求群體認同感。

這種消費有些時候是被動的。

訪談者L君說:

“我們辦公室有7個人,每次買東西大家都聚到一次,還專門建立了一個購物群,群裡的人都在買,你也不好意思不買,到時候收到快遞時,大家都在邊拆邊討論,你總不能不融入集體吧。”

注重自我的個性表達和體驗。大部分的“偽精緻”的人是屬於80後,90後,他們對個性的追求更為強烈,也就更希望通過享受尋找一種新的更加舒服的生活方式。

2019年,BCG(波士頓諮詢公司)與騰訊聯合一起發佈的《2019中國奢侈品市場消費者數字行為洞察》報告顯示:

中國佔據了全球奢侈品市場1/3,而年輕化趨勢繼續,30歲以下人群承攬了高端奢侈品42%的消費。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訪談者Y女士是一名90後,在一家中型企業做文職,每月的收入不超過4000元,但她的手提包幾乎都是上萬元的國際名牌,她說:

“我買的東西大部分還是包和衣服之類,穿得漂亮,用得上檔次,自己也會舒服一些,畢竟不是品牌的東西,你對它的信任度就不高。”

04

這幾年來,網上頻頻出現因過度消費導致家庭矛盾,甚至出現生命危險的新聞。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雖然我們知道過度消費只是一種消費形式,是個人自由選擇的一種權利,沒有什麼大的錯誤。

但種種現象表明,只考慮能不能用得上愛馬仕、LV,而不考慮自己的實際經濟能力,超出個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消費,是不能長久的,對家庭和社會也具有非常大的破壞力和殺傷力。

而與這樣的人談戀愛必定會產生強烈的摩擦,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每個人都會受到傷害。

當我問訪談者:你們覺得什麼樣的人,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優雅與精緻?

他們大多都沉默了。很顯然,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態也不是篤定的。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05

哈利法克斯曾說:

“過於煩惱和過於愉悅都是過高評價世界的方式,前者比後者更糟。”

“偽精緻”人群似乎兩者都兼有。

作家李銀河也說過:

“精緻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樂的,不是痛苦的。”

年過九旬的葉嘉瑩,經常一鍋開水,青菜往裡頭一煮,蒸幾個饅頭,就是一頓。卻每日沉浸在書海中,被詩詞充滿,豐富而充盈。

情感|不要因為“偽精緻”,讓你的人生寸步難行


李嘉誠一套西裝可以穿十年八年;皮鞋壞了他覺得扔掉可惜,補一補還接著穿;

娃哈哈宗慶後一年消費不超過5萬元,而那些他真正願意消費的絕對只是因為他的基本需求。

他們有條件精緻,有能力奢侈,可他們卻沒有。

因為,他們的內心是平靜的,他們不需要用外在的裝飾來表現內心的強大,也不會用一時的衝動來滿足自己不必要的需求。

對於“偽精緻”的人來說,最迫切的是需要的是對未來有一個合理的規劃,摒棄因盲目追求超前、時尚和享受而帶來的肆意消費的行為。

迴歸現實,迴歸平淡,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


與有趣的人做有趣的事,就是我們要過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