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什麼是財富?

如果你問10個人,可能會得到10個類似的答案。比如擁有一棟別墅,一輛豪車,花不完的金錢,或者是堆成山的奢侈品,如果想象力再豐富一點,答案還可能是擁有一架專機,隨時隨地環遊世界。

這個社會讓我們相信,財富是由物質財產構成的。在絕大多數人眼中,財富的本質就是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於是,他們拼命地賺錢以滿足自己的物質需求,甚至不惜透支信用,承擔債務,讓自己過上一種“看起來很有錢”的生活。

然而徒手致富的百萬富翁、投資人MJ·德瑪科卻認為,財富不是由物質財產、金錢或“東西”成就的。他說:“我最幸福的時刻並不是我買了第一輛蘭博基尼的那一天,也不是我搬到山畔豪宅之時,更不是以幾百萬美元出售我公司的那一刻。”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他在《百萬富翁快車道》一書中指出,真正的財富是由3個基本的“f”組成,即家庭(family)或人際關係、健康(fitness)和自由(freedom)

簡單來說,財富就是與人構建緊密的關係,擁有活力、激情和無限的能量,並且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夠自由地生活。

而如果想要擁有這種三位一體的財富,你必須走上通往財富的快車道。

一、3個不同的財富線路圖

財富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追尋財富是一段漫長而崎嶇的旅程,出發之前你必須擁有清晰的線路圖。你目前的財務狀況,就是你現有的線路圖的結果,無論你是否選擇它。線路圖指導你的行為,而一系列行為所產生的後果,形成了你現在的生活。

大致來說,我們一生能接觸到的線路圖有3個:人行道、慢車道和快車道。這3個不同的線路圖中存在著不同的心理學和信念體系,分別決定著它們通往不同的目的地。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1.通向貧窮的人行道

大多數人終生都走在人行道上。他們通常有以下特點:收入很低,經常處於破產狀態,沒有財務目標,也從來不會做計劃;貪戀及時行樂,追逐感官刺激,獲得即時滿足感;習慣超前消費,透支信用,分期付款。

走人行道的人的財富公式是由收入和債務決定的,即:

財富=收入+債務

只有收入和開銷達到一種平衡狀態,走在人行道上的人才能維持生活。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月光族,他們在發薪日品嚐到短暫的快樂之後,不得不開始為花唄賬單、信用卡還款等債務發愁。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高收入的明星、名人其實也走在人行道上。他們的生活方式來自高額收入和巨大的信貸額度。他們花錢大手大腳,毫無節制,支出總是超過收入,一旦危機來臨,所有的奢華都將成為過眼雲煙。

人行道上的人普遍缺乏財務自律,這正是導致貧窮的主要原因。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2.通向平庸的慢車道

人行道上的人總是透支未來的幸福來獲取今天的快樂,但慢車道上的人剛好相反,他們會犧牲掉今天的幸福,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未來。

這條路上的人常見的做法有:努力工作,拼命賺錢,避免債務,堅持儲蓄和投資,以期待退休後能夠擁有一大筆錢。

這條路看似很安全,但是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暴露出慢車道就是一場騙局:你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和夢想為代價,去賭四五十年後才可能擁有的財富。

MJ·德瑪科在書中指出了慢車道的七大風險:

  • 健康風險:慢車道希望你的壽命足夠長,才能在晚年享受儲蓄的成果。但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 工作風險:你需要避免被裁員、被解僱、工作技能退化、就業市場環境變動等一系列影響。
  • 房屋風險:你永遠無法預測房地產價格的波動。
  • 公司風險:如果你將退休寄託在工作、退休金或公司股票上,那麼你又打了個賭,畢竟沒有幾家公司是世紀常青藤。
  • 生活方式風險:為了安頓好晚年生活,你年輕時必須做到足夠理性,抵禦一切改善生活方式的誘惑,如漂亮的家、更好的車、更美味的食物等。
  • 經濟風險:慢車道希望你的投資能實現8%的可預測年收益率,可是經濟蕭條和通貨膨脹總會“偷”走你的財富。
  • 人行道風險:當你在慢車道因拼命工作而失去對生活的控制時,會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來獲取即時滿足感。

所以說,最好在年輕的時候就擁有財富,而不是等到進入暮年,耗盡了所有的激情與夢想時才變得有錢。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3.通向財富的快車道

幸運的是,你還有一個混合的財務路線圖可以選擇——快車道。它不僅可以讓你快速創造財富,還能幫你省卻40年時間的財富積累。

快車道是一種商業和生活方式的策略。

在快車道上,你的主要收入來源有兩方面,生意運轉和投資回報。處於這條路上的你將擁有可控的無限平衡。你自己本身就是管理者,自我僱傭的工作環境使得財富的增長打破了時間的限制,終身獲得被動收入成為了可能。

二、快車道致富秘訣

想要了解為什麼快車道能夠致富,就要先弄清楚快速致富與輕易發財的區別。

很多人一聽到“快速致富”這個詞,立刻就會聯想到一些負面的騙局,比如“花XX錢加入某個項目成為會員就可以坐等分紅”“如果想要更多收益,請邀請身邊的親戚朋友一起加入”等等。很多人在類似的事情上深受打擊,甚至早已麻木。

但是這都不是快速致富,而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種“致富”計劃——輕易發財。它不斷地說謊和欺騙,製造一種不切實際的虛榮,利用大家的慾望來賺錢。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真正的快速致富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 發明者創造了一個小玩意兒,把它賣給了15個經銷商。
  • 有個人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軟件,下載量超過50000次。
  • 有個年輕人建立了一個網站,月利潤達到7萬美元,後來以幾百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
  • 有位作家寫了一本關於少年巫師的書,後來她成為了一個億萬富翁。
  • 某廣告營銷人士通過改進現有產品,銷售出4000萬個“全新升級的版本”……

不難發現,以上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夠獲得財富,是因為他們全都是生產者。當你將生活的焦點聚焦於生產,擺脫消費觀念,你才能解鎖開啟快車道財富公式:

財富=淨利潤+資產價值

(淨利潤=銷售數量*利潤率 資產價值=淨利潤*行業乘數)

以作者MJ·德瑪科創辦的租車網站為例,他的客單轉換單位利潤(淨利潤)約為4美元,網站訪問量(銷售數量)約為1.2萬人/天,平均轉換率(瀏覽人數中產生潛在客戶)為12%。

以慢車道的角度來看,MJ·德瑪科可以控制的變量只有時間,24為上限。以快車道角度來看,MJ·德瑪科則擁有可控的無限變量——網站訪問量,目前這個數字為12000。12000:24,很顯然快車道更有可能通向財富。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為了控制這個變量並讓它變的無限大,MJ·德瑪科採取了以下做法:

1.增加轉化率提高銷售數量:重新設計網站,改善組合,將轉換率提高到15%,每月收入超過4.3萬美元。


2.增加訪問量提高銷售數量:轉化率保持不變,網站用戶訪問量提高到1.5萬人。


3.提高利潤率:充分利用提供服務或提高價值的機會,將單位利潤從4美元提高到4.5美元。

MJ·德瑪科通過對淨利潤和銷售數量這兩個變量的控制,在財富快車道上極速前進,幾年時間編級生百萬富翁行列。他的成功帶來的啟示是:要想將快車道財富公式作為你的武器,你必須開發出一個能夠槓桿化或者提高速度限制的快車道業務。

三、開啟你的快車道業務

國際經濟學家Dambisa Moyo有句名言:“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為了走上快車道,你不僅需要養成生產者心態,還需要為自己種一棵搖錢樹。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生意都能變成搖錢樹。在貧瘠的土壤中隨意地播撒生意的種子,然後不假思索地投入其中,只會讓你被困在慢車道。

能長成搖錢樹的生意種苗,必須滿足影響力定律:不管在規模上還是數量上,你在一個實體中影響的人越多,你獲取的財富就越多。簡單來說,為了賺取百萬美元,你必須影響百萬人。

你可以用影響力定律來選擇一條適合你的快車道業務。與此同時,運用5條快車道戒律來驗證你的選擇是否合理:

1.需求戒律:永遠不要因為想賺錢而開始一項業務,停止追逐金錢,從外部市場尋求需求入手。


2.進入戒律:任何行業都有進入壁壘,進入壁壘低的路,大家都在爭搶同一個餡餅,容易出現擁堵,你應該選擇進入壁壘高的那條路。


3.控制戒律:保證自己控制著你生意的全部,包括組織機構、產品、定價、收入模式以及經營模式。


4.規模戒律:為獲得影響力,你應該在自己掌握的實體裡突破規模或量級的限制。


5.時間戒律:你的生意應該與你的時間脫鉤。

時刻提醒自己,你不應投資一個無需求的生意;你不應用時間去交換金錢;你不應在一個有限的規模上做生意;你不應放棄控制權;你不應將一個初創生意當做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過程。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四、3個錦囊,助你馳騁財富快車道

確立了自己的快車道業務之後,你必須加足馬力,奮力前行。但是要有個心理準備,你的快車道之旅並不會一帆風順。因為巨大財富的背後總是潛藏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為了幫助你在財富快車道上縱情馳騁,MJ·德瑪科給出了以下3個錦囊:

錦囊1:背對嘲諷

作為生產者,你是小眾人群,你身邊的大多數人都是消費者。他們不相信快車道的存在,並且把與他們信仰之外的東西都視為異類。這些人包括:從未嘗過快車道甜頭的家人和朋友;兜售慢車道理念的教育機構;篤信財富與自己無緣的父母;你所處的環境……

不要讓他們的懷疑和不信任偷走你的“夢想”。要學會背對冷嘲熱諷,讓它成為你成功的助推器。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錦囊2:時間為王

時間有好壞之分,好的時間是指我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壞的時間則是我們受到約束的時間,而我們的壽命便是二者之和。

控制即時滿足感,避免寄生性債務,因為它會吃掉屬於你的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並將其變成受約束的時間。

做決策的時候,優先考慮時間而不是金錢,因為時間才是你最有價值的資產。

錦囊3:終生學習

畢業後停止學習是財富自殺行為。

你今天儲備的知識並不足以應對明天的一切變化,因此你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終生接受教育。在快車道上,教育被用來搭建和發展業務體系,這是你奔向財富之路的關鍵。

“沒有時間”不是你用來逃避和偷懶的藉口,因為你完全可以讓生活成為你的大學。比如開車的時候聽聽有聲書或新聞,在健身房鍛鍊時可以上網課,排隊等候時可以讀本書……

以上3個錦囊,既是你在快車道上前進的必備動力,又是避免你走錯出口的絕佳保障。

30歲成為百萬富翁 VS 80歲坐在輪椅上數錢,你會如何選擇?

快車道旅程並不是人生目的,它只是一段旅程,一段人生經歷。只要你有激情與夢想,隨時都可以啟程。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做出一些轟轟烈烈的大事,我這個世界帶來大變化。可是當我們信心爆棚的同時,一些遲疑和藉口也會隨之而來:

“可是,我有如山的信用卡要還啊!”

“可是,我每天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啊!”

“可是,我的家人不支持我這麼做啊!”

MJ·德瑪科在《百萬富翁快車道》中告訴我們:藉口並不會讓你發財致富,只能讓你一事無成。我們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好在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拋開那些不堪回首的過去,選擇一條正確的快車道,然後勇敢上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