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之變:一場被註定的羞恥

01

金軍退兵後,在鎮江混不下去的太上皇徽宗“被迫”回到開封。在開封,徽宗仍然插手不了政事,形同被軟禁。為了擺脫這個局面,徽宗就給欽宗寫信,說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咱爺兒倆也不能待在一個地方,因為萬一金軍再來,我倆就容易一塊完蛋。所以,不如我去洛陽招兵買馬,主持軍務,好分散金軍的目標。

欽宗看不透別人,自己的親爹是啥樣人還是知道的,心想,你不就是想另立朝廷嗎?當初你不待見我我忍了;後來國家危難時你逼著我頂雷,自己一拍屁股跑了,我也忍了;但現在朝廷在我英明領導下轉危為安,你又想來與我分享勝利果實,我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忍的。於是就斷然拒絕了徽宗的請求。

靖康之變:一場被註定的羞恥

徽宗討了個沒趣,臉上頗有些掛不住,但無奈物是人非,今非昔比,隨著童貫、蔡京等親信被欽宗逐一清除,自己已沒有可用之力量。他開始後悔當初草率地把皇位讓給了兒子,搞得自己現在像囚犯一樣。

這一年(靖康元年)的十月十日,是宋徽宗四十五歲生日。據說徽宗的生日原本是五月五日,因為有道士說這個日子不吉利(生子不舉),所以改成了十月十日。太上皇過生日,按規定欽宗是必須前往慶賀的。但欽宗實在不願意去見他這個爹,拖到十六日才向他祝壽。徽宗本來窩了一肚子火,但見兒子最終還是來了,就表現出一副很高興的樣子。他倒滿一大杯酒,自己先幹了,然後又倒了一杯,雙手遞給兒子,還很恭敬地說請陛下飲酒。欽宗見徽宗有些落魄的神態,倒有些不好意思,正準備接過飲酒,身後的隨從突然悄悄踩了下他的腳跟,暗示他酒中可能有毒。欽宗猛一下驚醒,就沒把酒接過來,並說什麼都不喝,扭頭就走。徽宗沒想到自己一番誠意會換來兒子的戒備和懷疑,悲憤交加,大聲哭著跑進屋裡。從此徽宗被徹底軟禁,也斷絕了與宮外一切聯繫。

靖康之變:一場被註定的羞恥

02

時間再往前倒退兩個月,也就是靖康元年的八月,金兵在經過一個夏天的修整後,又以宋朝不如約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為口實,由完顏宗望和完顏宗翰(又名粘罕)分道率領八萬大軍南侵。這次南侵,金軍擺開了一舉滅亡宋朝之勢。宋欽宗等人繼續抱著和議的幻想,急忙派出一批批使者帶著金帛分頭到金營,乞請緩師,表示願意把三鎮的全部賦稅以歲幣的形式貢納金朝,甚至願意與金朝以黃河為界,把河北、河東都割給金朝。而與此同時,欽宗卻在軍事方面不做任何防禦準備,對堅決主張抗戰的李綱,則以“專主用兵之議”的罪名,將其流放到江南,使他不能繼續在抗金前線發揮作用。

所以,等到金兵第二次兵臨城下時,其形勢又比第一次要壞得多。

更要命的是,由於宋朝君臣從一開始就認為議和是宋朝的唯一出路,害怕聚兵京師會激怒金人,居然命令各地的勤王兵都不能輕舉妄動。後來雖然見議和沒有希望,欽宗連忙派人讓各路勤王兵速來救駕,但其實已為時太晚,因為派出去的使者大都被金兵抓獲。最後,只有南道都總管張叔夜率三萬兵轉戰到來。

屋漏偏逢連夜雨,而最要命的是,當時正值冬季,老天有事沒事都會灑出一些雪來掩蓋大地的悽慘。開封守城的戰士很多都沒棉衣,凍得像冰棍兒,手僵硬得兵器都握不住。城中凍餓而死的百姓填塞街道,大米暴漲至三百錢一升,連老鼠一隻都能賣幾百錢。欽宗在宮中光頭赤腳,祈求蒼天放晴,卻不見老天有絲毫開顏的意思。

靖康之變:一場被註定的羞恥

三清神像

天氣不見好轉,軍事上連連失利,勤王兵遲遲不來,議和又沒有結果,大宋君臣全都一籌莫展。最後被逼無奈,欽宗居然開始相信超自然力量,聽信一個騙子的謊言,打算用神兵退敵。這個騙子名叫郭京,是宋軍龍衛營的一名士兵,他自稱會使用六丁六甲術,能撒豆成兵,生擒敵帥。他對欽宗說,你只需要給我7777個人,我上城作法,就能打退金軍。欽宗一聽,非常高興,就賜金帛數萬,讓他自行招募。郭京拿了錢,於是在天清寺樹起一面大旗,開始招募所謂六甲神兵,很快就招夠了。等到出戰時,郭京便裝神弄鬼,說我“作法”你們都不許偷看,命令守城將士全部下城,然後大開城門,讓“神兵”出攻金軍。金軍正愁沒法進城,這下好了,城門自己開了。金軍哪管你是什麼“神兵”,上去就是一頓暴揍。郭京在城樓上見騙局就要敗露,忙慌說要下去“作法”,急帶著殘存的一群流氓無賴溜之大吉。金兵則乘機登城,開封就這樣陷落了。

03

但好在當時的開封有內外兩重城牆,金兵只攻下了外城,內城仍然固若金湯。正當金兵下令縱火屠城時,開封的百姓開始雲集內城準備巷戰,嚇得金人斂兵不敢再打。在這種情況下,金兵又改變策略,說只要宋朝把欠的錢湊齊,再讓太上皇徽宗到我軍營中議和,事情便好商量。

欽宗聽到後喜憂參半,喜的是又看到了議和的曙光,憂的是沒法將徽宗置於險境。他雖然與父親有矛盾,但畢竟礙於倫常,不得不以孝事之,倘若在此危難之際讓其身陷敵營,絕對能被人戳脊梁骨戳死。於是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他決定還是自己以身犯險。

好在第一次去有驚無險,金軍好酒好肉招待一番又把他放了回來。當然,不是免費的,欽宗剛回朝廷,金人就來索要黃金一千萬錠(注意,不是兩哦),白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欽宗驚魂未定,不敢違逆,就下令蒐括金銀。

靖康之變:一場被註定的羞恥

金人沒想到欽宗這麼聽話,大喜之下胃口也越來越大,又遣使來要騾馬。宋朝沒有那麼多騾馬,只好用重典獎勵揭發,方才搜得七千餘匹送去。騾馬要完又要少女,說是要充實後宮,缺口一千五百名。欽宗同樣照辦,甚至連自己的嬪妃也拿來充數。很多嬪妃少女不甘受金人侮辱,排隊赴水投河,死者甚眾。

而同時,欽宗還按金人的意旨,下令各路勤王兵停止向開封進發。開封人民知道後,不願等死,就紛紛自發組織起來製造兵器,準備來個魚死網破。宋當局卻立即派人鎮壓,處死領頭的,並下令百姓不得再打造鐵器。將官吳革暗中組織兵勇準備抗擊金兵,被發覺後也慘遭殺戮。以欽宗為首的宋統治者,可以說把城內軍民能想到的反抗手段全都剝奪了,使開封軍民在外無援兵、內無物資的情況下坐以待斃。

儘管欽宗如此喪心病狂地奉承金人,但金人仍不滿意,聲稱要縱兵入城洗劫,讓欽宗再去金營議事。欽宗又是嚇出一身冷汗,可終究還是不敢違抗金人命令,就硬著頭皮再去金營。結果,與上次不一樣的是,金人直接將他扣下作為人質,促令宋朝官員加緊搜刮金銀。宋官員沒辦法,只好讓百姓各分坊巷,互相監督,將城中的市井寺觀,青樓旅居,根刷殆遍,即使婦女頭上的釵釧[chuàn]之物都不放過。直搞得整個京城翻江倒海,民不聊生。

欽宗呢,則被金人關進一個四處透風、採雪良好的小黑屋裡,每天過著飢一頓飽一頓的日子。吃不好不說,還睡不好,到了晚上,欽宗連被子都沒有,只能蜷[quán]縮在又冷又硬的土炕上,忍著刺骨的寒風,哆嗦到天亮。

靖康之變:一場被註定的羞恥

但金軍扣押欽宗卻不是終極目的,待到將宋朝的油水完全榨乾後,又將宋朝更多的皇親國戚、重臣貴胄押到金營,企圖一舉滅掉宋朝。最後,還要帶走徽宗。金軍派宋朝的一個降將去見徽宗,連哄帶嚇把他弄到金營。這樣一來,徽宗、欽宗這對冤家父子就做了金國的俘虜,延續近170年的北宋,也就此滅亡了。

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