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一位母亲在院子中烙着大饼,一口直径半米多的大锅下烧着木头,火焰刺拉拉的响。一个五六岁的女娃娃在她旁边呼喊着非要五毛钱,去马路对面买汽水喝;屋中传来更小孩子的啼哭声;这位母亲分身乏术,于是在哄劝无效中,母亲掏了5毛钱给女娃娃。女娃娃兴高采烈的攥着钱,径直向马路对面的小卖部跑去。与此同时,越来越近的汽车,一下子把这个女娃娃撞了出去······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女娃娃就是本人。幸好那次车祸并不严重,我只是腿断了而已,不久之后便痊愈。每每在那段回忆中遇见自己,我都想“杀”了自己,即便她很小只是想喝汽水而已,但她那时不可理喻软磨硬泡不听妈妈话的行为,却也足够讨厌。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双子杀手》电影海报

65岁的大导演李安,在他最新的作品《双子杀手》中也探讨着“遇见自己”的话题。在电影中,中年的男主遇到青年的自己,用一种略带“老父亲”般的态度,一心想要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为青年的自己指路,保护他的纯真;而青年的男主面对中年的自己,却是另一种放浪不羁、质疑一切的态度,不愿意听从过来人的建议,想按自己的理解去生活去体验。这种电影剧情设定,其实早就不新奇了,但对于“遇见自己”的探讨,却时刻呈新。就像李安自己,可以走出舒适区,用硬核电影技术,用热爱的电影形式对这一话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一种解读。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导演采访截图

而如果是我,遇到二十年前的自己,就是那个吵闹着一定要去买汽水的女娃娃。大概会发生这样的故事:

车祸发生那天

26岁的我:“听妈妈的话吧,别去,去了会被车撞飞。是会飞出一道弧线,“啪叽”一声摔在地上,全身是血那种哦。”

5岁的我:“我连我妈的话都不听,凭啥听你的?汽水我是一定要喝的!”

26岁的我:“汽水你会喝到的,会有很多,不过很讽刺的是,这一箱汽水是在你被撞飞后养伤时,你心心念念的这家小卖铺的老板拎来看望你的。别人家都是送鸡蛋,她家最有意思,因为听说你是去买汽水被撞的,所以特意拎来的汽水。”

5岁的我:“她会拎来一箱?”

26岁的我:“对,一箱,好多瓶那种,喝十天也喝不完那种。”

5岁的我:“那我更不能听你的了,听你的就没有喝不完的汽水了。”

对,就是这样,我对自己完全无能为力,就像电影中的威尔史密斯,不管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自己,谁也干不掉谁。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来自预告片截图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来自预告片截图

于是,我试图再往前穿越些日子,或许能早一点劝阻5岁的自己,以免得被撞。

车祸发生之前

那时她还没喝过汽水,我告诉她汽水都是大人喝的,小孩子不能喝,喝了会不识数,会变傻。她被我吓得谈“汽水”色变,离汽水远远的,别说喝了,就是碰一下瓶子,都是绝对不可能的。我心中窃喜,以为这样就可以打掉她对汽水的欲望了,自然也不会在不久之后嚷嚷着过马路去买,也就自然不会被撞了。

有一天吃鱼,5岁的她不小心吃了一口鱼籽,在得知自己吃了传说中“小孩子吃了会不识数”的鱼籽之后,她的眼圈里都是泪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的样子,害怕又焦虑。对,就是等待着自己数数能力退化的未知恐惧。有天炒菜,妈妈让她帮忙拿3个鸡蛋,她失魂落魄的从袋子里拿了3个鸡蛋给妈妈,突然,她问道:“妈,你是让我拿3个鸡蛋吗?这是3个鸡蛋吗?”妈妈:“是啊!”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她撞破了“鱼籽的骗局”,“汽水的骗局”也就随之打破了。她反而对汽水更加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妈妈烙大饼的那天,带着这种对汽水不能再压抑的好奇和渴望,她还是被撞了!

对,就是这样,我们终究欺骗不了自己,就像电影中的老威尔史密斯一心劝年轻的自己走向正途,但年轻的威尔史密斯总觉得老家伙在瞒着自己做些剥夺自己某些“自由”的勾当。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来自预告片截图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来自预告片截图

既然被撞之前也不能劝阻,那我就再穿越到她被撞之后对她灵魂进行拷问吧。

车祸发生之后

那天,5岁的她左腿打着石膏,自己根本都拖不动的那种。但这个大家伙完全没影响她偷偷打开一瓶汽水的娴熟动作。我问:“你知道爸爸妈妈因为你被撞的事情又着急又难过吗?”

5岁的我:“我就知道我妈又骂我了是真的,特别害怕她骂我。”

我:“那你还不听她的话,非得去买汽水!”

5岁的我:“可我觉得汽水就是很好喝的样子啊!”

我:“那是爸爸妈妈重要,还是汽水重要?”

5岁的我:“爸爸妈妈一直在,汽水又不是一直有···

看过李安的《双子杀手》,我也想对自己下手了

以上对话,完全都是假设,毕竟“遇见自己”本身一种假设。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自己都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虽然26岁的自己生气得想“杀”了5岁的自己,但却是用26岁时的三观标准来评判的呀。对5岁的自己真的不公平,她毕竟还只是一个觉得爸爸妈妈会永远年轻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的,只对汽水的甜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小孩儿呀!

好的电影真的很神奇,能让人联想到很多,留下一段思考,而不只是让一桶爆米花更悄无声息的的下肚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