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攝影,如何表現“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意境?

藍色希臘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出自於北宋婉約派詞人秦觀的《春日》。全文如下: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這首詩寫的是雨後春景。

詩詞釋義

在一夕隱隱春雷的召喚下,春雨淅淅瀝瀝的落了下來。

碧綠的琉璃瓦,被春雨洗的乾乾淨淨。雨後初晴,瓦上的水珠,在陽光的照耀下,浮光閃閃,鮮豔奪目。

春雨過後,芍藥含淚,脈脈含情;

薔薇橫臥,嬌態可掬,妖豔嫵媚。

拍攝思路

既然詩詞是在描寫雨後的春容,那麼,按照這次所表達的意境,我們可以策劃出兩套拍攝方案。

  • 拍攝時間:春日清雨後。

第一套拍攝方案,是真的等到下完雨之後進行拍攝。瓦礫上的雨滴是真的,芍藥和薔薇花朵上的水珠也是真的雨滴。我們只要如實拍攝就可以。

雨後碧瓦上的浮光掠影,我們可以用中焦段拍攝,以春天的一枝綠葉為前景;我們也可以用長焦鏡頭拍攝,只突出瓦礫上面,水珠反光的晶瑩剔透。

拍攝芍藥和牡丹抱雨含珠的姿態,推薦使用長焦鏡頭拍特寫。如果是想要借用水珠拍攝鏡像的,也可以考慮微距鏡頭。

  • 拍攝時間:陽光明媚未下雨。

不下雨的天氣,能不能表現出詩詞的意境美感呢?必然是可以的。

第二套拍攝方案,就是專門為不下雨的時候準備的——就算老天不下雨,我們也可以“人工造雨”。

瓦礫上的水珠,是可以通過後期添加“珠光閃閃”的效果的。但是在前期拍攝時,一定要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天氣,才更容易拍攝出瓦礫的層次感。

芍藥和薔薇上面的“人工雨露”,就更簡單了。只要拿著一個小噴壺對著植物噴灑就可以了——想要多少水珠,就能有多少水珠。

方法總比困難多嘛!攝影就應該以發散性的思維去整理拍攝思路。

條條大路通羅馬,拍出好片為原則。


柳侍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2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0ee66d1054342beb4acb825d71c6e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