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裡清明祭祖有什麼習俗?

沒事眯一會


你好,我是隨依,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清明祭祖的習俗在城市中已經退化了很多,但確實也保留了一些。

掃墓

因為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墓地都是在遠郊的公墓,所以在清明前後會去掃墓。掃墓前,父母會準備錫箔疊紙元寶,還有買一些冥幣,準備香燭。另外,就是買一些水果,燒四個菜,一般有紅燒魚、紅燒肉、青菜豆腐和素什錦,還有準備一束鮮花。掃墓當日,就是祭掃和敬拜,期間會供奉準備的水果食物以及鮮花,焚燒香燭和錫箔元寶,還會將菜放一些一起焚燒,以獻給先人。小朋友是不帶去墓地的。

雜糅和進化

我感覺,現在城市裡的一些祭祖習俗已經隨著時代的變化,有所改變。大家也都一切從簡,環保為主。寄託哀思也比較現代化,更多的祭掃墓地,電子香燭,獻鮮花。而老一輩人的老做法也得到大家的尊敬。


隨依


我來自雲南文山的壯族,我們的傳統風俗是:

1.新墳要清明前祭拜,老墳才能清明去

2.攜後代越齊越好,特別年幼小朋友可不去

3.大清早就出門

4.帶上香、燭火、紙錢,米飯、白酒、糕點、肉類,碗筷杯子

5.到墳前,第一件事情是老少一起拔出墳旁邊雜草,用樹枝清掃墳前塵土

6.擺上香燭,點燃,並至少三柱香也要插在附近給鄰居,孤魂野鬼享用。

7.單數一般是三的杯子碗筷,裝好米飯,要滿和圓,倒上酒水,要滿,肉類。

8.開始燒紙錢,後代按老少輩分依次磕頭祭拜,邊磕頭邊要對先祖說話:比如恭請祖先來用餐收錢,簡要彙報後代的生活,請祖先保佑等等。

9.酒水和米飯撒一些在附近

10.換上茶水,不能滿,水果點心

11.香火染完後收拾,大家坐在一邊一起把水果點心吃完,通常長輩這時候都會跟小的們講起祖先的一些有意義的故事,每次我都很期待這個環節。也從小帶給我很多對我祖先的認識和增加我更多的尊敬。

看似繁瑣,但是每一次祭祖都是傳達給後代需要繼承先祖的一些優秀的品質,繼承家族優秀的地方。並且為家族的榮譽做自己的努力。

也是一次學會尊重傳統文化和尊重老一輩人的機會。


高倍望遠鏡


我家鄉是舟山,我們這邊清明祭祖要去掃墓緬懷先人,也是一種行孝。

掃墓要準備:米飯,螺絲,青餅,3種供奉的水果,蠟燭,清香,阿彌陀經,鞭炮,還有打掃用的掃把,鋤頭.

到墓地後,先點上香和蠟燭,然後跪拜,乞求平安,接下去允許的情況下放鞭炮,然後打掃塵土落葉,覆新土,撒米飯螺絲,待蠟燭滅後,跪拜離開。


地球閒談


1、修墳

清除雜草,添土。

2、上香

先要上三炷香,一根一根插,用左手從右向左插。

3、供酒食果點

大禮為葷物,小禮為水果,貢品按照三或三的倍數的數量關係擺放。

4、燒紙祭拜

一邊燒,一邊祈福。

5、叩首放鞭

紙錢燒完之後,開始叩首。最後是放鞭炮,象徵紅紅火火。

6、整潔環境

將墳地周圍汙穢的東西還有塑料袋之類的垃圾清理。

7、處理祭品

水果、糕點供完祖先以後,最好是分著吃。


環球正能量


豫東地區在清明節的時候需要給逝世的親人上墳、掃墓,並且還會在墳頭插一根楊柳枝。

一般家裡老人健在的,清明節期間是不去拜訪老人的。


SoulDoublejoy


清明節要提前祭祖,主要原因是清明節前是寒食節,說其寒食節,很多朋友可能會比較陌生,寒食節習俗,上墳,郊遊,拔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