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來源|樸海蘭老師在「女神月」活動中的分享

整理|生涯君


HR招聘圈有個段子:

未婚女性找工作,不要,因為不一定什麼時候就結婚生子,存在風險;

已婚未育的,行情最差,是重點防範對象,堅決不要;

已婚一孩的,以前是香餑餑,但是現在二胎放開,存在風險,待定;

已婚二孩的,不存在生育問題。然而,都兩個孩子了,肯定沒心思沒精力工作,能不要就不要。

當然僅僅是一個段子,但它也側面反映了女性在職場裡遇到的難處。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裡,我們能規劃我們的生涯嗎?能規劃跳槽嗎?


規劃,並不意味著永遠不變,就像國家、企業做五年規劃一樣,我們的生涯、包括跳槽是可以提前規劃的。


當然,我們的現實並不會完全按規劃一樣,但至少在關鍵時點節點上我們可以給自己提前定一個目標,就算遇到一些變數,我們能及時調整計劃。


1

女性職業生涯的2個重要部分:事業、婚姻


女性職業生涯一般會分為兩個重要的部分。


一個是工作、事業,另外一個是婚姻、生育。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從工作、事業角度來看,一般的職業生涯會分為生存期、發展期、維持期、衰退期等。


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開拓了副業、你自己的事業,那麼還會有事業探索期、自我實現期。


從婚姻、生育緯度來看,分為未婚、已婚已育,孩子長大獨立等生涯階段。


雖然我們無法準確計劃幾歲結婚、幾歲生孩子等,但是女性職業生涯中下面幾個關鍵節點可以提前做了解。


職業生存期和發展期兩個階段,有兩個非常重要的上升期。


第一個上升期是從一個新人到真正對企業有價值的執行層核心員工,就是說你的業務能力可以獨當一面,可能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人所需要的時間不一樣,但一般至少要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大學畢業以後的2-3年是積累自己核心專業技能的黃金期。


第二個上升期是從執行類職位向更高的管理類職位或專家型員工進階的過程,就是從基層員工上升到管理崗位的一個階段。雖然每一個公司的職級設置都不太一樣,但每一個職級晉升需要2-4年時間,從員工晉升到經理級別,至少需要5-8年。


如果我們的跳槽時期正好跟這些職業上升期或結婚備孕時期相撞,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個人的職業發展,特別是備孕時期會嚴重影響你的跳槽計劃,所以說,跳槽是需要提前規劃的。


2

跳槽提前做規劃:避開這3個時期


如何規劃跳槽,根據每個人的價值觀、所處的行業、環境,大家的答案都會不一樣,但在一般情況下,可以提前規劃好跳槽時期。


1)大學剛畢業2-3年最好需要多打拼、要構建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


有了職場競爭力之後,30歲之前可以完成一次跳槽,以免自己過度追求穩定和舒適區,以後等有了孩子之後更無法跳槽。


在剛畢業之後,到生育前這段時間,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如果在職場中自己的核心技能還沒有打磨好就跳槽或懷孕生子,很有可能就錯過了畢業後3-5年的黃金髮展期,今後想要翻盤會更加的艱難。


在跳槽時期上,不要趕在晉升年度跳槽,最好得到晉升以後過半年、一年以後跳槽。


2)已婚未育,並準備生育的時候跳槽須謹慎,可以提前規劃好再決定。


比如跳槽到崗以後馬上懷孕,你在還沒有證明你的能力或作出貢獻之前就懷孕,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喜歡這樣的員工,甚至有可能會上黑名單,影響今後的職業生涯。


正在備孕的女性,如果有跳槽機會,必須要評估自己是否可以接受生娃計劃往後延1年,一般熟悉新的公司、做出一些業績或證明你的能力需要1年。


3) 已育,跳槽也需要關注到孩子的年齡


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孩子小於1歲或3歲上幼兒園的第一年,還有上小學一年級,小升初,初三,高三等關鍵節點上,媽媽們需要處理家裡的事情會比較多。這個時候儘量不要跳槽為好。


工作上晉升節點、備孕、孩子關鍵時期,這些重要的節點只要任意兩個交接在一起,都會讓女性忙得焦頭爛額,所以最好的辦法是不讓它們“碰面”。


所以,跳槽時機最好要錯過職場升職年份、備孕時期、孩子關鍵時期等。


當然,規劃是規劃,計劃不如變化快,我們總會面臨很多艱難的選擇。


3

職場女性跳槽面臨的4大難題


難題1:先跳再生孩子?還是生完孩子再跳?


對於職業女性來說最艱難的選擇就是先跳再生孩子?還是生完孩子再跳?


其實,這個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什麼時候跳、什麼時候生孩子,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你這個階段更想要什麼?


對於已婚,而且已經到了生育年齡的職場女性來說,這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懷孕這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之前我做過一樣的一個職業諮詢,30歲已婚未育女性,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國企工作了5年,比較穩定但是沒有大的發展機會,早在兩年前開始備孕,但自然受孕不太容易,所以近期已經做過一次人工授精。這個時候她拿到了一家互聯網企業的OFFER,薪資等方面都有上漲。


但她猶豫了,因為自己本身受孕存在一些風險,如果去互聯網企業996肯定對身體也是有影響的。但是繼續待在這個國企吧,怕以後沒有出去的勇氣了。


當遇到跳槽和生孩子這個難題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如下幾個問題:


  • 如果有新的工作機會的話,新的工作機會吸引我的點是什麼?這個點為什麼對我來說這麼重要?


  • 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情,我和老公的想法是什麼樣的?近期必須要生?還是可以往後延?如果能延的話最長可以延多長時間?


  • 如果還是決定先生孩子,那麼從懷孕到孩子到1歲的這2-3年時間我可以做些什麼提高職業競爭力?


不要被那些外界的聲音干擾,增加自己的恐懼。她最終選擇了跳槽,去了那家互聯網企業。


差不多過去了1年半,現在在那家企業漲薪了、升職了也帶自己的團隊了,孩子還沒有懷上,每一次項目結束就跟領導請假去做試管。


選擇本身沒有所謂的對錯,只有你認為值不值。


難題2:職場媽媽,如何通過跳槽思維提高職場競爭力?


男性的生涯是聚焦型的,希望通過職業、事業的發展來單點突破,其它作為支撐;但女性的生涯卻是平衡型的,我們希望能在各種角色—— 妻子、母親、職場人、女兒、朋友等等達到平衡。


但是,這世界上哪有什麼平衡,都是階段性的犧牲其中的某一個角色罷了。


一般來說孩子1歲之後過了哺乳期,很多職場媽媽們會開始考慮要不要動一下。


確實,從職業發展的角度這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時機,如果家裡有人幫你帶孩子、短期內你沒有生二胎的計劃,那麼這個時候可以考慮從外面找機會。


很多職場女性當了媽媽之後為了平衡工作和家庭,一味地追求穩定,常常會忽略有意識地規劃和積累資源。你可以不跳槽,哪怕是你短期沒有跳槽的打算,但是可以用跳槽思維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1. 拓展視角:行業內發展趨勢、職位趨勢、副業趨勢等。


2. 樹立專業:在行業內或同崗位圈子樹立自己的專業性(做成功案例、發表文章、視頻等作品,一定要在跟你行業、本職工作相關的一些公眾號、媒體發表文章、音頻視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也可以自己弄公眾號、頭條等平臺。


3. 積累資源:提前積累人脈、信息、潛在合作機會等資源,35歲之後不管是跳槽還是創業,更重要的是看資源。


職場媽媽的生涯規劃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是一個家庭的規劃。


難題3:40+女性,還能跳槽嗎?


40歲以後,不管男性還是女性都會遇到瓶頸。


40+如果你沒有到一個公司總監、副總等職位,或者在行業內沒有影響力,很難通過一般的招聘流程實現跳槽。


40歲以後也可以跳槽,但一般都是通過內推、用你的行業影響力、通過獵頭等方式實現跳槽,而且這一類人群大部分都是高層管理人員或專家。


40歲以後,我們應該考慮並不是跳槽,而是探索副業、轉型機會等。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工具:叫做生涯四看。


1)向上看:更高的職位/級別

2)向內看:更專業的水平

3)向左右看:其他職能/行業

4)向外看:職業外獲得平衡或愛好變成事業


比如,現在很多老師們也過來學生涯諮詢、教練、優勢等領域,拓展圈子,剛開始可能僅僅是副業,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們有可能會變成你的主業。


難題4:面試時,如何應對尷尬問題?


一般面試的時候,可能HR或接待的小女生很隨意的問你,你有男朋友嗎?你有孩子嗎?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啊?


記住,面試中,沒有什麼隨意的對話。


如果你在面試中說出計劃要孩子之類的對話,估計用人單位不會要你的。


換個立場想一想,單位招聘肯定是希望來到公司就能幹活兒的,如果你來公司就要懷孕生子,那麼除非是自家企業,沒有一個公司會願意要這樣的員工。


那麼這一類的問題該如何作答呢?直接回答,講事實,也需要給出客觀的理由。


比如,打算什麼時候要孩子?


“我們結婚才2年,我很重視自己的事業,也知道目前這個階段很多東西都需要時間去學習,我想用2-3年的時間提升自己,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打好基礎。所以近期沒有計劃。”


比如,要二胎嗎?


“第一個是男孩,我怕再生壓力太大,所以沒有二胎的計劃。而且這個階段我想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比如,家庭和工作如果產生了矛盾你會如何處理?


“我希望自己在工作中展現自己的價值,所以家人(爸媽公婆、老公)都會非常支持我的工作,而且孩子現在也大了,我需要投入精力的部分也會變得更少。”


4

給職場女性的5點建議


上面給大家分享了跳槽的合適時機,以及在生娃和跳槽之間該如何決策,職場媽媽如何用跳槽思維提高競爭力等內容。


在這裡我想停頓一下,讓大家跳出思維的框框,比起跳槽的合適時機,其實更重要的問題是你為什麼跳槽?這個問題又會牽涉另外一個問題,你的長期職業規劃、你的願景是什麼?


跳槽並不是一個目的,重要的是跳槽以後你想收穫什麼。


在你的職業生涯裡,這一次跳槽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它能給你帶來職位?還是能力?大平臺背書?還是可以平衡家庭的自由時間?


當你清楚了這些,在每一次跳槽時機你可以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


HR:已婚未育堅決不要!看完這幾點解決職場女性面臨的大難題


基於過去的職場經驗以及諮詢過程中遇到的case,如果你不是想要在這家公司幹一輩子(當然,一些鐵飯碗例外,一般的公司可能也不會養你一輩子),我想給大家幾個建議。


1)大學畢業之後在同一個公司同一個職位上工作了2-3年之後可以嘗試動一動,一旦在同一個崗位做3年以上,我們每個人對安逸的需求大於上進求勝的慾望。


隨著年齡的增大、家庭瑣事的負擔,人的惰性將越來越束縛內心,最後會害怕跳槽本身。


選擇下一家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追求高薪,高薪就意味著你也需要付出相應的價值,職業初期薪資當然也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一些大平臺的背書、願意教你、帶你成長的領導、項目機會等。


2)在工作中自己的能力是沒有問題(並不是自己的主觀判斷,是周圍同事的客觀判斷)的,但是因為公司的論資排隊、領導等問題在薪資或職位仍未有發展空間,領導不給你機會,這種時候可以考慮跳槽。


3)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問題,很多不能通過跳槽來解決。因為任何一個組織、企業,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人際關係。


4)就算近期沒有跳槽的打算,也需要定期更新簡歷(一年或半年一次),而且更新簡歷以後沒有任何HR或獵頭聯繫,那這個時候需要做覆盤了,是簡歷寫的不好還是競爭力下降還是什麼問題,也可以找專業的諮詢師做職業生涯諮詢。


5)女性的職業生涯會面臨很多斷崖,所以更需要提前規劃,結婚、跳槽、生孩子都要見縫插針式的做好準備。


跳槽,是一門技術活兒。跳槽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我們想要通過跳槽收穫什麼。這個生涯階段,我最想要什麼。


只要你搞清楚我想要什麼,要不要跳槽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有了答案。

希望職場女性們通過生涯規劃,做更多的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