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告急!全球多國封關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3月28日,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決定,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這也是繼糧食主要出口國越南、哈薩克斯坦之後,又一國家宣佈禁止糧食出口了。

專家指出,因疫情衝擊,全球糧食市場預期悲觀情緒瀰漫,各國搶購、限賣及物流不暢的恐慌疊加。若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將引發嚴重的全球糧食危機。

在全球糧食危機隱憂下,A股種業股延續上週強勢。3月30日,農業板塊領漲市場,種業概念表現強勢,多隻種業股漲超7%以上。

又一國家宣佈封關囤糧

多個國家宣佈糧倉告急

全球疫情惡化,比金融危機更怕的糧食危機可能正在醞釀。

據央視新聞報道,埃及貿易和工業部長內文·賈梅當地時間28日決定,自3月28日起未來3個月內停止各種豆類產品的出口。

埃及貿工部稱,這項決定是政府批准的全面經濟計劃框架內採取的措施,旨在保證埃及商品特別是基本商品的需求。這是埃及現階段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採取的預防措施的一部分。

除了埃及之外,上週已有多個國家開始採取糧食限制出口的相關措施。

其中,越南政府上週三發佈的一份聲明說,越南在3月28日之前將不再簽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政府要檢測國內大米供應是否能夠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期間的需求。同時,越南海關宣佈,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疫情告急!全球多國封關

目前,越南不僅是全球排名前三的大米出口國,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大米進口國。越南禁止出口的舉措對全球市場構成直接影響。越南工業及貿易部此前在另外一位聲明中稱,今年前兩個月越南大米出口同比增加31.7%,達到92.88萬噸。如果大米出口保持這樣的步伐,那麼越南國內消費者可能面臨大米供應短缺的局面。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在中亞,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之一哈薩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麥、糖、土豆和胡蘿蔔;在歐洲,塞爾維亞已經停止了其葵花籽油和其他部分農產品的出口;俄羅斯出口糧食的大門雖然依然敞開,但是該國稱也將每週對糧食出口進行評估,在全球來看,俄羅斯是北非國家的關鍵糧食來源國。

同時,一些國家正在增加其戰略儲備,最大的水稻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雖已儲備了夠一年消費的稻米和小麥,但政府還是承諾買下國內各地的穀物收成。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等主要小麥進口國已經發布了新的招標書,摩洛哥暫停小麥進口關稅的措施將實施到6月中旬。

在病毒席捲意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瑞士和英國之際,歐洲國家對邊境採取了嚴格管控措施,這導致了幾個歐洲國家的糧食供應中斷。

此外,還有一些國家宣佈糧食儲備告急。伊拉克近期宣佈,在未來幾周內,需要進口25萬噸大米和100萬噸小麥來保證其糧食儲備並向國民提供食品。

印尼和菲律賓兩國先後宣佈糧倉告急,稱儲存的糧食最多隻能維持3個月,如果疫情不能儘早結束,他們恐將面臨糧荒。

還有不少政府實施極端防疫措施,例如宣佈宵禁和限制群眾聚集,甚至只准市民外出購買生活用品。

限糧囤糧引發市場恐慌

全球糧食危機是大概率事件?

由於疫情的蔓延,各國恐慌性囤積糧食行為開始增加。不少專家擔心,這種疫情引來的行為變化,將使全球糧食危機的出現變得不可避免。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高級經濟學家表示,由於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各國民眾和政府恐慌性囤積食品,食品通脹可能即將來臨,一場全球性的糧食危機可能一觸即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