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齡之黃覺教育方式大PK:教育不要“你以為”,而要“孩子以為”


章齡之黃覺教育方式大PK:教育不要“你以為”,而要“孩子以為”

章齡之一家和黃覺一家帶孩子亮相《天天向上》,兩個家庭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也跟著上了熱搜。

章齡之的家庭和我們很多家庭的模式一樣,兩口子更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即便是在疫情期間也不放鬆對孩子的知識教育。他們每天分工監督孩子學習,每天先是陪兩個兒子上網課,然後再輔導課後作業。

章齡之表示,她不希望孩子在這段時間沒有收穫,更不希望因為自己而耽誤了孩子。

章齡之黃覺教育方式大PK:教育不要“你以為”,而要“孩子以為”

而黃覺一家的氣氛則比較輕鬆。在他們看來,素質教育更重要,所以,這段時間,他們覺得這段時間孩子應該用來玩,而不是學習。“一家人相依為命的相處體驗很難得,沒必要管學習,成績不重要”。

兩個家庭的教育觀念代表了兩種主流想法,因為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但是,無論大家如何爭論,其實都是從父母的角度出發,來表達“我認為哪一種方式更好”。

實際上,孩子才是接受教育的主體,父母在探討教育方式的時候,其實更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去思考,究竟如何教育孩子才是孩子最需要的。

01 教育理念沒有對錯,關鍵在於是否適合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也對孩子有不同的目標期待,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孩子可以接受。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氣質類型,其中包括四種,分別是粘液質、多血質、膽汁質以及抑鬱質。

粘液質:粘液質的孩子非常穩重,他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讓他們在面對問題的時候不容易慌張,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他們有時候會選擇逃避。

多血質:多血質的孩子喜歡接受新鮮事物,他們的學習能力以及適應環境的能力也比較強,總是能給人一種幹勁十足的感覺。

膽汁質:膽汁質的孩子十分熱情,情緒起伏變化也比較大,面對生活,他們會非常積極主動,但是同時也容易衝動,感情用事。

抑鬱質:這種類型的孩子在生活中敏感度極高,他們非常善於察言觀色,與此同時,他們也會非常情緒化,不善於與他人進行人際交往。

不同氣質類型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性格特徵以及行為方式,因此與之匹配的教育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別。

而一味地用父母以為正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卻未必能取得父母期待的效果。作為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氣質類型,為孩子營造出不同的成長環境。這樣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

02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非對立,關鍵在於是否有助於孩子成長

所謂素質教育,並非是完全摒棄應試教育,而注重孩子學習,也不代表就放棄了陪伴孩子玩耍。

在教育引導孩子的時候,最好是可以做到寓教於樂,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注意力集中的地方以及方式都與成人不同,而他們的自控力也相對較差。

章齡之黃覺教育方式大PK:教育不要“你以為”,而要“孩子以為”

就算是我們要求孩子必須坐在那學習堅持45分鐘,也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這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父母本身的問題。

無論父母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什麼樣子,一定都是希望孩子可以不斷成長的,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在興趣的驅動下不斷進步,而不是靠父母的強制和逼迫。

03 無論什麼樣的教育理念,關鍵在於父母是否一致

最好的教育不在於學習還是玩兒,其實在於父母一致。父母可以嚴厲也可以溫柔,這是態度上的差別。

但是不論如何,父母都要一致,而不是一個說東,一個說西,這樣只會讓孩子感到混亂。

尤其是在有老人幫忙看孩子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有很大的差別。老人覺得孩子學習差不多就行了,不用非得天天學習,父母則認為,孩子就應該努力努力再努力,這才是對孩子負責的態度。

章齡之黃覺教育方式大PK:教育不要“你以為”,而要“孩子以為”

而父母與老人之間的差別,孩子也可以看得出來,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選擇有利的一方來“投靠“。

比如,老人覺得放學回家就應該休息一下,畢竟上一天學已經很辛苦了。於是,孩子放學回來就會願意和爺爺奶奶呆在一起。

可是,如果爺爺奶奶因為年紀大了,孩子喜歡的一些遊戲已經看不懂了,那麼孩子就會去找父母玩遊戲,畢竟可以玩到一起去。

孩子都是聰明的,他們也得懂得“趨利避害”,所以一旦教育理念不一致,最終影響的就一定是孩子。

章齡之黃覺教育方式大PK:教育不要“你以為”,而要“孩子以為”

以往我們總是習慣針對某一個具體問題去分析對與錯,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考慮細節,更需要考慮教育的方向,畢竟只有在大方向正確的前提下,我們無論走得快還是慢,至少都是進步。一旦方向本身出現了問題,那麼怎麼走都是退步。

所以,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更希望的是每一位家長都可以認真地去思考,怎麼做、做什麼才是最有利於孩子成長的,在這個大的框架之下,我們一起努力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