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奇怪的土壤

1976年,一個考古團隊聽說到一個傳聞,在陝西省的寶雞鳳翔南指揮村,有一塊奇怪的土壤,在那片地裡,無論種植什麼農作物,無論雨水多麼充足,無論施加多少肥料,都無法獲得豐收,久而久之,那塊奇怪的土地就被荒廢了。有村民想修補土牆,就去那裡去挖掘泥土,結果發現那裡土壤很奇怪,顏色與周圍土壤不同,而且很難挖,越往下挖,土就越實,惹得村民十分生氣,稱這塊土地是不中用的土地。

聽到這個傳聞的考古專家們,卻異常的欣喜,他們知道,這塊村民口中的“奇怪土壤”或許不是種植的寶地,但是卻很可能是秦朝大墓的夯土,所以才會難挖。於是,考古專家一行人即刻啟程,前往目的地寶雞鳳翔南指揮村,去會一會傳聞中的“奇怪土壤”。

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當考古專家親自見到這塊“奇怪土壤”的時候,內心更加激動了,因為憑藉他們多年的考古經驗,這樣的土壤定然是大墓夯土無疑,經過縝密的勘察之後,發現這座大墓已經有盜洞存在,於是考古專家們趕緊申請保護性發掘,一座2000多年前的秦大墓就這樣被一塊“奇怪土壤”引得重見天日。

向死而生觀念產生的陋俗

經過考古專家們的不懈努力,這座大墓逐漸露出真容,墓葬的面積竟然達到了兩個足球場的面積,如此的規模令考古學家為之一振。隨著發掘的深入,竟然在大墓中發現了大大小小247個盜洞,這個盜洞數量實在太大,難免讓考古專家們捏了一把汗,索性盜墓賊們並沒能盜光大墓中的陪葬品,考古團隊依然發掘出了3500多件文物,對秦時期考古極具價值。

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除此之外,最令人震驚的當屬墓主秦景公的主墓室了。在那裡,並不是只有秦景公一個棺木,而是大大小小共有166個棺木陪葬,整齊劃一的排列,任誰乍一看去都會內心狂跳不止,同時在周圍的土壤之中還發現了另外20個人。經過專家仔細考察,在陪葬木棺中的人都是下肢彎曲分開,原因是陪葬的“匣”比較小,只有這樣的姿勢才可以在其中仰臥。這種方式叫匣葬,陪葬使用的並不是正常大小的棺槨。其餘直接埋土中的人,應該是拼命掙扎的人,因為不敬最終被直接埋到了土裡,連一個呈放的器物都沒有。

其實古代的人殉制度早已有之,是一種殘忍的制度。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觀念與今天截然不同,死亡在他們看來並非是終結,而是另一種新的開始。受到這種“向死而生”的觀念影響,帝王自然也希望自己在未來新的生活中能夠得到更高的起點。所以,在他們死的時候,就想帶上很多很多的財寶,甚至是自己曾經喜愛的女人。

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誠然,這種“向死而生”的思想是一種錯誤觀念,他們採取的陪葬以及殉葬並不能給他們帶去好處,反而會因此招來無數的盜墓賊,將他的墓室搞得千瘡百孔。一直到秦始皇建立大秦朝,進入封建社會,這種思想依然沒有消除,反而變本加厲了。

秦始皇的陪葬墓

秦始皇嬴政在橫掃了六國之時,除了獲得了舊六國的土地之外,其實秦始皇還帶走了各國的美女充實後宮。秦始皇雖然沒有設立皇后,但是後宮佳麗卻極多。這些妃嬪都是秦始皇的“寶貝”,秦始皇死後自然也捨不得捨棄她們,將最愛的妃子進行人殉,成為了秦始皇對她們的一種另類“寵愛”。

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在秦始皇陪葬墓之中則是另一番景象,如果說秦景公的陪葬規模給人震撼的話,秦始皇墓葬內的陪葬給人的則更多是震驚。因為在秦始皇的陪葬墓中,專家在打開石門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並不是規模宏偉的墓室,而是遍地的妃嬪屍骸,她們的姿勢更加怪異,雙腿也是打開,而且手臂也似乎在抓著什麼。細心的考古專家發現,這些屍骸基本都集中在門口的位置,讓人摸不著頭腦。

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隨著考古專家查閱資料,對秦朝的人殉制度再一次細緻的查看與分析,得出了一個讓人意外的結論,揭開了這些屍骸生前的悲慘遭遇。隨著墓葬的進一步保護性發掘,發現在墓葬內部有大量的抓痕,石門上尤其多,根據這種全新的發現,考古專家對秦始皇陪葬墓內的情況也有了進一步的推測。

陪葬妃嬪死前的悲慘遭遇

當年秦始皇意外駕崩,趙高、胡亥主持秦始皇入葬事宜,按照規定,秦始皇的妃嬪,沒有子嗣的一律進行陪葬。秦始皇后宮妃嬪眾多,都是六國絕色美人,正值妙齡,豈肯輕易就死?於是,面對陪葬,秦始皇后宮妃嬪之中出現了幾種現象。一部分烈女,不願意受辱,選擇自盡而死,三尺白綾懸於寢宮,留住自己最後的尊嚴;一部分逃跑者,都被一一追回,她們自然不肯自盡,於是由胡亥派人殺死,手段殘忍,並非是一刀了結;還有一部分則是被誘騙到秦始皇陪葬陵墓之中,關閉石門,在其中活活憋死。而這一部分妃嬪,則是秦始皇陪葬陵墓門口的那些人。

“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

考古:奇怪土壤引出千年古墓,陪葬妃嬪骸骨出土:盡訴前世悲涼

由於是活生生的人,被關在了地宮之中,自然慌亂,她們出於求生,開始對“石門”發起攻擊,但是墓葬的石門極其厚重,又豈是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妃嬪們能夠打開,最終,在拼命的抓撓蹬踹之下,極度疲憊之中失去了最後的力氣,而肢體也因為幾天的過度疲勞而產生抽筋的狀況,最終死亡後身體變得僵硬,只留下了張牙舞爪和兩腿分開的怪異姿態,讓後世人得以揭開她們生前的悲慘遭遇。

人殉制度,是奴隸制時期的產物,到了封建社會初期卻反而變本加厲,這種喪失人性的制度一直到清朝才被取締,想來令人脊背發涼。古代一些帝王,只為了滿足一己私慾,置他人性命與不顧,雖然他們成就極高,但是在道德層面上卻成為了“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