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感染者來了,疫情會不會有新的高峰?

務實一派5656


無症狀感染者與有症狀患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3月最後的幾天,數例無症狀感染者被發現:25日合肥報告一例,系英國留學生回國;27日浙江報告的一個確診病例,曾與境外返回的無症狀感染者有過長達8小時的同機經歷;28至30日,河南共發現了三名無症狀感染者,其中,與一名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已經被確診;29日湖北荊門也發佈了1例無症狀感染者的消息。

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早前已經有過披露。之前,由於對新冠病毒的瞭解不多,所以,關於無症狀患者的研究成果也是一片空白。

隨著研究病例的不斷增多,國內的醫學界大致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無症狀感染者與有症狀患者同樣具有傳染性。

根據新近的研究結論我們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儘管不發燒,不咳嗽,身體也沒有任何異樣,但他們同樣也存在潛伏期、發病期、治癒期(也或者說是自愈期),同時他們與有症狀患者一樣,具有感染性,傳染途徑和傳染率基本相似。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近日在一次座談會上談到,“新冠病毒的特性詭異、症狀又不是非常輕,比如流感它爆發厲害,但症狀很輕,我們可以不理它,如果像SARS,那很重,它傳播力不強,這個病毒正好介於當中,狡猾,傳播力強,居然還有無症狀攜帶,既然讓有些人那麼重的症狀,又怎麼讓人無症狀攜帶呢?所以這就成為一個大的問題”。

與此同時,鍾南山院士與陳榮昌教授受《歐洲呼吸雜誌》之邀,發表述評文章中指出,無症狀患者可能成為人傳人的重要傳染源。

對此,他們給出的一件事,必須重視早期爭端以及隔離確診病例。

無症狀感染者已成新的重點防控對象。

儘管之前中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贏得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但新冠疫情在全球性大爆發的背景下,中國很難獨善其身。

對中國來說,如果說國內的抗疫是上半場的話,下半場則要積極應對全球其他國家疫情爆發的危機。

從這個層面來說,我們既要採取積極的手段重點監控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與擴散風險,同時還要監控好境外輸入問題。

目前來看,無症狀感染者儘管這幾天多了起來,但終究還是極少數的病例。但是,無症狀感染者又由於其隱蔽的特性,給防疫工作帶來性的挑戰。

國內疫情會不會再次爆發?

預測國內新冠疫情會不會再次爆發,的確是個大膽的問題。對此,張文宏教授在3月30日的一個論壇上也作出了一個預測,他認為,10月之後國內疫情可能還有高峰,因此她判斷,今年(新冠疫情)基本上會綿延不斷。”。

也許,在張文宏教授看來,新冠病毒太狡猾了,人們在應對這個病毒時,其困難度超出了我們人類的估計。

當然,只要全民提高警惕,無症狀感染者就會被及時發現,及時被管控。從既有的經驗來看,只要及時發現和及時隔離,基本就屬於可控的範疇。不論無症狀感染者,還是境外輸入性病例,它們到底會不會導致國內疫情的再次爆發,應屬於少概率事件。

總結一點,人類與病毒並存在這個星球上,已經幾十上百萬年,人類應該學會如何與病毒相處,並在與之相處的過程中,找到病毒的軟肋,再給予適當的控制,比如人類在應對各種病毒的過程找到了各種疫苗,也就是說,我們要想真正地遏制住新冠病毒,其標誌性的成果就是疫苗研製成功和和特效藥的研製成功。


布穀公社


不會,

因為:

⑴無症狀感染者所佔比例非常低,僅佔人口總數的0.012%

⑵無症狀感染者因為不咳嗽,所以他們只能傳染密切接觸者,傳染能力有限。例如:一起吃飯的人。

⑶我國目前採用的追蹤並隔離密切接觸者的防控措施讓這些無症狀感染者很容易被找到。

⑷目前對新冠病毒輸入病例的持續關注,讓整個社會還十分重視防護,大家出門都帶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沒有給無症狀感染者成為超級傳染者機會。

所以,無症狀感染者目前不會帶來大面積感染,不會引起疫情復燃,在大家持續關注輸入病例的情況下更不會有什麼高峰。但是如果新冠肺炎像非典肺炎一樣,突然徹底消失了,而人類始終沒有完全消滅它的傳染源,疫苗也像流感疫苗一樣,需要年年出新的,那麼疫情會反反覆覆,一直伴隨人類,就像流感病毒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