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疫情肆虐的當下

這兩天,新冠疫情在全世界的肆虐程度有目共睹,各國民眾恐慌情緒以及醫療物資的短缺,成為閃爍在每個國家頭頂的一個警報紅燈。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截止3月30日上午10點數據

滴水之恩後的中國回報

作為率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我們對曾經幫助過我們的好多兄弟國家、周邊鄰國和歐洲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據報道,中國已宣佈對83個國家以及世衛組織、非盟等國際組織提供緊急援助。

  • 日本的愛知縣豐川市物資捉襟見肘,豐川市市長“厚著臉皮”喊話江蘇無錫,“中國能不能返還一些口罩?”因為作為無錫市的友好城市,在中國疫情爆發的初期,他們捐贈了4500個口罩。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無錫市收到喊話後,二話不說,5萬隻口罩打包立馬發往日本。並且打包箱上還附贈了祝福:一衣帶水,源遠流長;隔海相望,櫻花滿開;眾志成城,戰疫必勝。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據說,日本在1月初為北京某醫院捐贈了6000只口罩。10天前,收到了這個醫院反贈的80萬隻口罩。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 意大利外長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表示,當初向中國捐贈了4萬隻口罩,還被指責。可後來,他們得到了100倍的回報——10萬套醫用N95口罩、2萬套防護服。5萬份核酸診斷試劑、31噸醫療物資和專家團隊。
  •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 巴基斯坦在一開始,把全國的物資都運了過來。總統更是在採訪時說,”我們不會想著給自己的明天留後路“。如今,在巴基斯坦收到的四批物資裡,除了抗擊疫情的,還有抵抗蝗災的。
  •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 回贈的大禮包,韓國也收到了一堆。重慶向韓國釜山市回贈6萬隻口罩;威海向韓國仁川市回贈20萬隻口罩;海南省向韓國濟州島回贈10萬隻口罩……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援助之外也有“雜音”

    當然,一切也不是都很美好,除了有人感恩,還有一些“雜音”慢慢傳來。近日,歐洲不止一個國家爆出中國產品存在質量不達標的問題。最新一起糾紛發生在荷蘭,該國宣佈召回從中國進口、已經分發到醫院的數十萬只口罩,因為它們質量不合格。對於這種“雜音”,很多網友反應激烈,覺得農夫與蛇,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正在上演,援助或者出口西方國家抗疫物資費力不討好,如果惹上官司還要“招一身騷”。還有人認為,這就是西方國家故意刁難和妒忌的行為等等。這裡談一下個人的觀點: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1.有無質量問題需要公正調查。首先這個問題需要相關部門以及相關國家通過調查和檢測得出公正的結論。其次,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出口或者援助的物資沒有一點質量問題。當然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我們自身質量不過關;也可能是不同國家對於某個產品特別是醫療產品的標準不統一,在國內是符合標準的,到國外就不合規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國標和歐標;還有就是運輸途中導致物品的質量發生了變化等等。所以這裡請相關歐洲國家先查明原因,再發布消息,不要讓努力工作的中國物資生產企業和無私奉獻、鼎力支持援助你們的中國人民寒心。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2.不排除西方反華勢力搗鬼。理論上說,我們的口罩包括其他一些醫療物資應該是質量過關的,如果中國醫療物資沒有質量保證,我們怎麼打的武漢保衛戰?又怎麼會有那麼多國家爭訂?對於質量糾紛的問題雖然只是個例,但也不排除西方反華勢力從中作梗,利用未證實的消息,把“中國”這個標籤單獨拎出來刺激輿論,進行政治化解讀。也希望進口方國家帶著善意和理解處理相關糾紛和問題。

    3.加強防疫物資的質量監管。既然有相關負面報道, 我們相關部門就要對醫療產品,不論出不出口,都要加強對保量的嚴格要求和監管,如果發現問題,就要依法嚴懲,問題嚴重者該追究刑責就要追究,絕不姑息。越是防疫的醫療物資,越是要嚴格要求質量,因為他們關係著中國企業的口碑和聲譽,更關係到我們的國際形象。

    萬萬沒想到 疫情初期的滴水之恩能得到中國十倍百倍的回報

    4.希望給予更多信任和包容。既然選擇來從中國購買醫療物資,或者是選擇向中國張口請求物資援助,那就要給足必要的信任,不然就不要來找我們!而且從效果來看,我們的醫療物資是經得住歷史考驗的,因為我們在很短的時間控制住了疫情,扭轉了形勢。有一個細節,據環球時報瞭解,“一些外國政府不願意從中國使館推薦的名單上選擇進口商,擔心是國企等,而更願意直接接洽中國企業”。希望各國進口時能與有信譽和有品牌支撐的中國大公司合作,別因為病急亂投醫,買錯了低質產品,而把鍋甩給整個“中國”,從而影響兩國和兩國人民之間的感情,成為其與中國的抗疫合作中的“雜音”。

    對於歐洲個別國家爆出醫療物資質量不達標的問題,各位網友怎麼看,我們到底該不該給繼續援助或者出口他們物資?歡迎一起 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