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古城印象



古城印象

殷潤清

忻州古城印象


三月的天氣,空氣中已有著一絲南方才有的燥熱。上午十點多鐘的光景,我漫步秀容古城的街頭,觀賞著嶄新而古樸的建築,享受著因為疫情而寧靜的氣息。這裡是我出生而成長的地方,就是這座古城泰山廟官井裡的水,秀容的土養育了我,財神廟,二道坡,西門古城、西門坡伴我成長,有歡聲有笑語也有哀傷落寞。

由於古城改造已沒有兒時的模樣,而遠眺秀容書院,我的心才有所往,因為秀容書院的腳下曾經是我的家。


忻州古城印象

漫步在青石板鋪砌的街道,呼呼的春風一陣陣吹過,我彷彿聽到古城南北大街曾經的繁華。

兒時的古城南北大街,是全城的繁華地段。娛樂、購物,地方政府和地縣單位工廠都在城內。鞋廠、帽廠、服裝廠、印刷廠,木工機械廠,電業局;城關醫院、縣醫院還有地區醫院,學校都有4、5個;紅旗商店、三玉泉、老漢漢門市女子店、萬盛興、悶樓旦還有九間樓;大街飯店、泰山廟飯店,還有照相館;職工俱樂部、大禮堂,城鎮隊晚上露天放映隊,北路梆子,文工團還有縣劇團;新華書店和農業合作社門對門,街道的兩旁店鋪林立,集貿市場百業興隆。


忻州古城印象

當年的南北大街是最紅火的地方,每年都有幾個重要的節日:“五一國際勞動節”、“六一兒童節”、“十一國慶節”還有開運動會,送新兵,都要進行遊行活動,大人小孩、老師學生都要穿上節日的盛裝,捧著自己做的花束,和彩圈走在遊行的隊伍中,曾記得我們的郝作楠老師和一個大個子同學一人扛著一挺機槍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面,那種威風凜凜的氣勢至今記憶猶新。我曾參加過花束隊,花鼓隊、洋鼓隊和彩圈隊,穿著母親一針一線手工做的棉布藍褲子白襯衣,從早上5、6點就在紅旗廣場集合,9點開始從廣場出發,經大東街、南北大街出北門城樓,街道兩邊看紅火人山人海。


忻州古城印象

最為熱鬧的要屬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新春活動,這是忻州人的狂歡節。休閒一冬的人們,穿著過年的新衣,懷著對新春的憧憬,興高采烈摩肩接踵從四面八方湧向古城,村裡的人們走親戚,住在城裡的親戚家,那個時候房子很小,客人來了主人就得在櫃子上、凳子上睡覺,把炕讓給客人,記得我家18平米的房子能住13、4人,住不下就打蹬腳睡(一個頭朝上,一個頭朝下)或者睡在櫃子上,去享受這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各單位的彩車(記得有一年我們攬了7個彩車,因為有時間的限制性,我們5天5夜沒有閤眼加班加點彩繪彩車),各村各隊精心排練的“絕活”都要在這一天爭奇鬥豔一展風采。這一天村村出動萬人空巷,人們從四面八方早早進城,在北門、大東街、南北大街轉啊,看啊,說啊,笑啊,心花怒放,喜氣洋洋。上午時分,隨著“咚咚咚,嗆嗆嗆……”的鼓樂聲,浩浩蕩蕩的文藝隊伍從紅旗廣場人民舞臺出發,人們情緒頓時高漲歡喜若狂,紛紛佔土臺、登房頂、爬樹杈,小孩騎到大人脖子上,爭搶有利位置觀看。


忻州古城印象

電業局的高蹺、紙廠的高蹺最吸引人的眼球,電業局的高蹺耍的好,紙廠的高蹺美女帥哥多,傾慕者跟在後面跑,豆羅的跑旱船正在“船伕划槳”;北關的秧歌正在扭“卷花心”;滑稽小丑也在使勁地逗樂搞笑。演出人員手舞足蹈如醉如痴的賣力表演,不時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歡聲雷動。各種表演遍地開花精彩紛呈,教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南關的龍燈”忽上忽下,凌空欲飛,使人頭暈目眩,提心吊膽。那扣人心絃的還是父親做的獅子被南街的舞獅隊和搬運公司的獅子表演隊舞的是氣氛熱烈,步步驚險,尤其是那“雙獅奪珠”高難動作,表演配合默契、技藝高超,令人目瞪口呆,驚歎不已。父親做的木器廠的竹馬也毫不遜色。為一睹為快人們擁啊、擠啊、喊啊、鬧啊,人山人海處處寸步難行,整個古城高潮迭起、震耳欲聾,匯成了一個歡樂沸騰的海洋。


忻州古城印象

那些街頭擺攤的江湖雜耍也不示弱。耍猴的、吹糖人的、打轉盤的、演小雜技的、耍把戲的,赤臂打拳叫賣狗皮膏藥的、賣老鼠藥的、也都使出渾身解數顯露一手妙趣橫生,不時令圍看的人捧腹大笑喝彩叫絕。口袋裡揣著一沓沓磕頭錢的小娃們,對煙霧燎繞、滿街飄香的各色風味小吃早已垂涎三尺。案子糕、豆腐腦,河撈、涼皮,撓撓粉,炒花生、芝麻糖、糖葫蘆、冰糖應有盡有。看夠了,吃飽了,小娃們還要貪心地買玩具,那時候最流行的是那一吹一吸疙嘣疙嘣脆響的琉璃疙嘣,小的一角,大的兩角,那是一定要買的。還有那帶眼的豎吹的小竹笛、一擠一響的皮老虎、手搖的波浪鼓、軟木塞的手槍;光怪陸離的萬花筒、翻筋斗的小紙人、灌水吹叫的小泥鳥、小燈籠、小風車……,總要選一兩樣拿在手上向小夥伴們炫耀。夜幕降臨,街道兩旁的店鋪都要掛彩燈、掛紅燈,掛迷燈張燈結綵長街如晝。放煙花,耍龍燈、高蹺隊撓著火把在大街上轉來轉去,唱大戲、放電影、演節目,一輪又一輪熱鬧高潮迭起。一輪明月當空,當這些都演出完了,十五才算過完了。人們漸漸散去,村裡的人們在月光灑滿的土路上,一群一夥哼著唱著美滋滋心滿意足地開始徒走著回家,古城承載著滿滿的年味進入夢鄉。

美好的精彩回放,有我數不清的難忘,無論溫暖,還是苦澀,它都是我一生的痴情眷戀!

我走到了街道中央,面對這靜謐的街道,仰望蒼穹,盯著那古城一片片磚瓦。經過微風的梳理,撲面而來的建築材料氣息格外清新自然,讓我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漸漸的心曠神怡,願古城繁華依舊,一定能繁華依舊!

忻州古城印象


【作者簡介】殷潤清,第十五屆忻府區政協委員,忻府區非物質文化染色剪紙和農民畫傳承人。山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西省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忻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忻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西省散文學會會員、忻府區作家協會理事、忻府區攝影家協會會員。

殷潤清 忻州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