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最近遭遇剧荒,忍不住拾起《陈情令》来看。连我六岁的小侄女,都爱上蓝忘机了。

《陈情令》在日本播出已多时,广受好评。这部剧可以说达到了国风美学的一个艺术高峰。不仅仅是外在的服饰道具,更在于它的文化内核,无处不散发着中国古典美学的韵味。

如果没有国风的渲染,恐怕忘羡的感情也不会如此动人吧。我们来看看,剧中的国风是如何衬托忘羡感情的呢?

《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首先,它在意境上具有国画般的留韵之美。

它用悲剧式的氛围呈现圆满的大结局,用水墨画式的余韵留白给了观众隽永的回味。

若隐若现的情愫点到为止,在你认为应该推进的时候它嘎然而止,非常棒的国风手法。

看多了大胆自白的剧,发现这种内敛含蓄的情感处理方式格外动人。

细水长流比汹涌热烈更能给人留念想,看看多少人迟迟出不了坑就知道了。

《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其次,它在结构上具有古建筑的对称之美。

两位男主角一黑一白,一庄一谐,一个雅正一个肆意,一个内敛一个外向。一个循规蹈矩,约束自我,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偏偏他们的价值观一致:一样的以"锄奸扶弱"为人生理想,一样的敬畏生命,一样的正直无私。如太极图,黑白分明,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

对称美是传统的古典美学的内核,藏在亭台楼榭的建筑里,藏在工整划一的对联里,藏在平平仄仄平平仄的骈文律诗里。

影视剧本来也是文学的加工,运用在影视剧,效果是出乎意料得好。

《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再次,它在剧里剧外有可喜的反差萌,这种反差是种隽永的内涵。

这种对称之美在古装剧里并不少见,如《小鱼儿与花无缺》。为什么《陈情令》一出手就捧出两个顶流?

除了演员的颜值之外,更在于他们剧里的CP感和剧外的反差萌。剧里的CP感不必说,剧外的反差萌非常要命:

原来饰演魏无羡的肖战是哥哥?

饰演蓝忘机的王一博是弟弟?

剧中的两人明明是蓝忘机更成熟嘛!

原来肖战不是魏无羡般的恣意,反而很自律,情商很高?

原来王一博不是蓝忘机般的古板,反而能唱能跳,喜欢摩托这种刺激性的运动?

这两人,太可以了!

等等,你好像漏了一个陈情男团。

蓝曦臣,蓝思追,蓝景仪,金凌,江澄,温宁……它带火的不是两个主演,而是整个主演团队啊。

《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第四,它把古典元素融合在剧情各处,交相辉映。

此剧的服饰道具颇有魏晋风骨,以姑苏蓝氏为最。重家族传承,守礼仪家训,骑马射箭,焚香点茶。

蓝忘机写得一手好字,弹得一手好琴,广袖长袍翩然若仙。魏无羡吹得一手好笛,喝得一口好酒,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中国特色小发明。就连聂怀桑都吟得一首好诗呢。

五大世家的布景美轮美奂,自不必说。姑苏蓝氏亭台楼榭,古朴典雅;云梦江氏接天莲叶,灵动浪漫;兰陵金氏富丽堂皇;岐山温氏巍峨壮观……贴合各大家族的家训,剧组实在是用心之极。

可以看出,《陈情令》的爆火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

《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最后,它全部采用古风配乐,悠扬绵长,绕梁三日而不绝。

忘羡一曲远,曲终人未散。片头是古乐器纯奏的音乐,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幅水墨画卷展开,看到了君子如竹的气节。

剧中的每一首曲子都让人感动不已。内敛比直白更动人,这种含蓄婉转的风格,这种细水长流的感情,不知老外们是否懂得欣赏?

那个吹笛的,潇洒又娇俏,玻璃般易碎,彩云般易散,把我心疼死了。

那个弹琴的,雅正,温柔,坚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把我感动哭了。

我喜欢那个吹笛的,但是打不过那个弹琴的。

我想带他回云梦莲花坞,你想带他回云深不知处。最后你赢了。

那么蓝二公子,人生路漫漫,请一定替我们守护好他啊。

《陈情令》国风:我想请他来云梦,他想带我回姑苏,最后他赢了


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