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運營你真的懂嗎?

常見的運營方式可分為3種,內容運營、產品運營和用戶運營,三者的段數依次增加。本次分享主要針對內容運營的細節。內容運營在三者中最為基本,主要涉及到以下三點:外部平臺內容:社會化媒體,自媒體平臺,百度貼吧本網站內容:需要較高的成本(建站,CMS)啟動媒體報道:如何用自建內容吸引媒體報道?


  創業公司在起步階段,通常會以一個APP甚至一個微信訂閱號起步,在建站成本消耗的基礎上,運用社會化媒體增加對外的影響力是成本相對較低的方式。一般的公司在考慮社會化媒體運營時通常會有以下這種問題:


  需要專門的人力投入嗎?


  有些公司認為運營微博、微信是個產品經理捎帶著就可以乾的事。但是楊帆認為,這麼做不僅會讓產品經理分心,而且產出的效果很難有所保證。


  需要投入錢嗎?


  有的時候做好社會化媒體可能比其他宣傳形式花錢更多。


  如何看待運營在公司的重要性?


  從公司開始推產品那天開始,就不應該把它看作只是市場部的事,而是件全公司一起做的事。


  高層有必要參與嗎?


  舉個小米的例子,雷軍在微博的影響力建設是從小米公司還沒成立就開始的,到後期小米找到與新浪微博這個平臺的契合點進行合作,這也是後面進一步詳細講到的內容。高層或關鍵人物在社交媒體的影響力對於公司自身吸引媒體報道也會有很大作用。


  微博平臺,關鍵詞:粉絲數VS互動量


  微博獲得曝光量的成本比微信低,且易於操作,但是很多人對於微博的關鍵指標存在很大誤區。追求粉絲數對於創業公司而言,意義非常有限,是否真的有用戶在互動才是最重要的。最好的訣竅是看相關行業在新浪熱搜榜的內容,把它們摘出來看一看,兩個星期後就會有些感覺了。


  隨著新浪微博在盈利方面的需求增加,新浪也在鼓勵企業號在微博上的投入。對於早期團隊而言,主推一個微博號,能達到真粉10萬,平均每條轉發100左右就是不錯的數字了。想要做到這個,華米的經驗是,微博在推運動的時候藉助小米手環數據接入的方式,與新浪微博合作完成了真粉數量的迅速增長。對於其他創業公司而言,重要的也是找到自己產品與平臺的契合點,以強專業性的優質內容打造行業影響力,樹立意見領袖。



  迷信公眾號粉絲數是很多公司容易陷入的另一個誤區。有數據顯示,超過60%的內容是通過朋友圈而非被摺疊的訂閱號推送被用戶查看的,這也就意味著公眾號運營粉絲增長對於閱讀量的貢獻非常有限。因此,一條微信內容發送出來時,公司在渠道方面更應該做些針對朋友圈的工作,盡最大可能增加它出現在目標用戶朋友圈裡的可能性。


  如果公司把微信定義為一個發小廣告的地方,內容稍微差一點,或者乾脆總是推送軟文時,帶來的效果一定是大量用戶取消關注。與其單純將內容推給用戶,倒不如考慮開發或者移植一些App內真正實用的功能。而關於H5營銷的作用,一旦用戶刷朋友圈時用的是流量,H5打開速度慢,且配套音樂過於耗費流量這一點,很容易讓營銷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公眾號之外,微信的內測群是一個與早期用戶交流的好方法。微信群比起公眾號,反而更容易出現在微信消息的前列,不僅能夠更迅速地獲得用戶的第一手反饋,而且更有機會引起相關人群的朋友圈轉發。


  其他平臺


  百度系產品,從搜索引擎的熱搜詞聯想功能到公司官方貼吧討論,很多細節都需要創業公司注意,有時候,搜索的熱搜詞推薦或者貼吧中大量存在的負面信息,不排除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


  而騰訊的其他平臺如QQ空間和QQ部落可能需要創業公司有更多精力和一定積累時再關注,因為有些平臺需要進入一個“白名單”才可能做好推廣。


  媒體方面,比較推薦今日頭條。今日頭條內部機制會通過點擊率、用戶停留時間、是否讀完和點贊情況等數據來判斷文章質量,遇到優質內容後會推送到相應用戶群體中。這意味著真正的好內容也更容易被對它感興趣的讀者發現,很容易衝到高閱讀量。


  總結一下,微博運營的關鍵點是:要轉發互動,不要苛求粉絲數力推一個明星(非企業)大號微信則是:要轉朋友圈,不要迷信公眾號多開發實用功能,少用H5刷多建微信群,讓核心用戶交流其他平臺的需求:百度貼吧,儘量預埋用戶FAQ貼騰訊其他平臺,請先練級再出手自媒體陣地,重點考慮今日頭條


  網站內容運營


  內部系統對於公司運營效率至關重要。無論是基於內容的網站還是做電商、團購的公司,內部系統需要不斷的開發迭代,才能讓操作人員在速度、效率和質量上贏過競爭對手。


  同時,消費類產品的創業公司不應該忽略用戶對原始論壇的信任度和依賴度。比如一些涉及到專業裝備購買的問題,還是有很多用戶傾向於相信傳統論壇中版主、達人的實測或推薦。論壇的另一個作用是被搜索引擎抓取,增加一些流量,這一點App作為一個信息孤島是很難實現的。


  平臺模式是多維度的,公司需要認真考慮全方位建站這件事的節點。除了PC端網站之外,還包括具有一些功能模塊的H5頁面和App。


  總結為以下三點


  CMS系統:需要開發並具備持續維護能力;


  論壇社區:消費類產品必備;


  平臺:PC+移動網站+App


  炫幕針對各行各業的企業的特點,打造屬於企業獨有的內外雙刃全網推廣方式


  網絡平臺搭建/推廣/運營


  助力中小企業升級轉型


  “互聯網+”行業平臺開發運營


  大數據平臺搭建管理


  企業官網?電商平臺製作



  


  實拍廣告/影視動畫


  影、視、聽終極廣告包裝


  ?企業宣傳片?品牌形象片?產品廣告片


  ?全景拍攝(航拍)成就旅遊地產大數據


  ?二維動畫?三維動畫?報規動畫


  ?微電影?紀錄片


  


  創業大禮包


  全面包裝推廣企業、產品形象


  LOGO/名片?宣傳冊



  影視宣傳片


  


  微商圈


  重塑商業地產價值


  ?商圈移動營銷解決方案


  商圈導航?店面展示?異業聯合促銷


  “O+O+M”社區電商模式


  上門服務?即時到家?積分消費


  


  虛擬交互及多媒體展示


  多維空間、人機互動


  ?VR/AR/MR創新商業地產業態


  多媒體聲光電展廳系統


  多點觸摸屏?互動投影?全息投影


  ?電子沙盤、電子翻書、虛擬迎賓

互聯網運營你真的懂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