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腳上有這三個特徵嗎?如果有,恭喜你,你比別人健康太多。

養樹需護根,養人需護腳。腳雖然處於我們肢體的最末端,但因有多條經絡走行,所以被稱為“第二心臟”。


你的腳上有這三個特徵嗎?如果有,恭喜你,你比別人健康太多。


其實,通過觀察足部的表現,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斷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哦~

健康的人足部有三個特點

1、腳底顏色

中醫早就有五色辨病的說法,五色指的是青赤黃白黑。中醫認為,正常的腳底應該是淡紅色。

❶ 如果顏色發青,可能有寒。

❷ 如果出現黃色,代表肝膽不好。

❸ 如果腳底發白,可能有貧血。

❹ 如果腳底發黑或發紫,是血液循環太差所致。

❺ 如果紅色太過明顯,可能身體有熱。

2、腳的溫度

健康人的腳常年溫溫的,不會有出汗過多或足底冰冷感。

老人、女人易出現腳底冰涼的現象,多為穿太少或腎陽不足,這類人在秋冬季可多吃一些溫熱的食物,如生薑、羊肉和大蒜等,可提高身體禦寒能力。

若腳心過熱,則可能是陰虛內熱,平時要多吃些甘涼食物,少吃辛辣食物。

3、腳趾甲

健康人的腳趾甲呈粉紅色,腳趾甲上也有月牙的哦!

❶ 若腳趾甲顏色蒼白,缺乏血色,多見於營養不良,貧血患者;此外如果腳趾甲突然變白,則常見失血、休克等急症。

❷ 如果腳趾甲有縱條紋,則表示處於極度疲勞的狀態,身體機能低下。

❸ 腳趾的拇趾趾甲向上翹起的人,眼睛容易疲勞,或有近視、散光。

❹ 如果5個腳趾甲都翹起,那可能是承受著相當的精神壓力。

那什麼辦法可以緩解以上情形呢?往下看看~

4個腿部動作強身健體

腳是人體養生的重要部位,通過做一些簡單的腳部運動,可以刺激腳部穴位,強身健體。

1、腳趾抓地

取站姿或坐姿,雙腳貼合地面,與肩同寬;腳趾先抓地,再放鬆,交替刺激經絡;還可以用腳趾抓東西,既可刺激腳部穴位,還能按摩腳趾。

2、踮腳

經常久坐和站立的人常會感覺到下肢酸脹,嚴重的甚至會出現下肢靜脈曲張,這是下肢流不暢所致。不妨每小時做一次“踮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你的腳上有這三個特徵嗎?如果有,恭喜你,你比別人健康太多。


3、乾洗腿

雙手抱緊一側大腿,雙手用力從大腿根部開始按,直到腳踝,再按回大腿,按完後換腿,重複10-20遍。這個動作可活動雙腿,預防下肢靜脈曲張和水腫。

4、搓腳

每天晚上泡完腳後,將手掌搓熱,用掌心搓腳心,各100下。搓腳可降虛火,還能防腳部痠痛、紅腫等症。

足部是顯示我們身體機能是否健康的重要部分。所以,足部問題不容小覷,而且生活中穿平底鞋、光腳走路,這些看似無害的行為也會對腳構成傷害。

這三種行為最傷腳

1、愛光腳在地板上走

正常人的腳掌都有一定的弧度,在柔軟、稍有起伏的地面上行走,可幫助減小衝力,最有益雙腳。

而如果光腳在地板上走來走去,腳底弧度無法與地面相切合,雙腳得不到足夠的承託,會導致腳跟及膝關節疼痛。

2、穿平底鞋

平底鞋雖然看起來柔軟舒適,卻不能為雙腳提供拱形支撐,容易導致腳掌過度下陷。

穿平底鞋走路,猶如光腳走,容易導致腳後跟、足弓和腳趾疼痛。

尤其是穿平底人字拖,還容易導致跟腱及腳骨受傷。瓦斯里博士提醒,鞋子足弓部分一定要有拱形支撐。

3、不注意控制體重

即便體重超出標準一點點,也會增加雙腳壓力以及患跟腱炎、骨關節炎的危險。

體重超標的人最好選擇衝擊力較小的游泳、瑜伽等運動,這些運動對雙腳的壓力都不大,可防止腳部意外受傷。

腳心是出汗的核心地帶,每平方釐米有620個汗腺,就跟自來水龍頭一樣,源源不斷的排出人體的垃圾和病菌。

不排汗不太可能,要想徹底解決腳臭和腳氣問題,再也不受腳癢的折磨,必須根除細菌潮溼悶熱的生存環境,我們必須做到腳部清潔:

一、常換鞋

定期清洗,尤其是汗腳和喜歡運動的朋友,將鞋子裡的細菌清洗掉,在太陽下晾曬一會,陽光殺菌效果也是槓槓的。

二、襪子要勤洗

你肯定有臭氣熏天的同事和朋友,不注意個人形象,但是襪子一旦成了病菌的安樂窩,你會刺癢的瘋掉。

三、常洗腳

清理死皮和汙垢,指甲縫和腳趾縫汙垢多,腳需要走路、跑步,負擔著身體的重量,腳底死皮多,必須在洗腳後定期清理,把病菌生存的土壤連根拔起。

腳氣,雖不算啥大病,但能把人折磨的沒脾氣!日常要養成一定的衛生習慣,特別是對於腳部一定要保持清潔,避免腳氣的困擾。


你的腳上有這三個特徵嗎?如果有,恭喜你,你比別人健康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