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鬱番是如何讓人治癒(致鬱)的?

蔚子Dudu


治癒系動漫是動漫的一種類型,其風格大多清新淡雅,節奏較為緩慢。以日常生活為主,也有講述在不同環境下主角的改變歷程。

會讓人覺得溫暖治癒或受到鼓勵,也會有些淡淡的憂傷。

治癒系動漫界定:

基本符合三條件:格調清新,劇情溫暖,節奏舒緩。

具有以下特徵:

1.溫暖人心,淨化心靈,能夠在人悲傷時給人鼓勵與安慰;

2.治癒系的具體正統定義要到心理學的書籍中探求,一般節奏舒緩,情節平淡清新,沒有絕對的邪惡,沒有所謂的服務性,一般都有勵志傾向的動畫都能算作治癒系動畫;

3.治癒系就是能治癒自己心靈中的創傷、修補自己心靈上缺陷的動畫;

4.此類動畫的故事情節多為現實題材,生活化氣息濃重,以能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細節的動畫表現形式為觀眾打造一個觸手可及的心理接受平臺,以動畫中的生活細節去詮釋現實生活,讓觀眾在觀看動畫的同時達到共鳴的目的;

5.治癒系動畫是純潔而純粹的動畫藝術,不能有明顯的色情暴力成分,不能有明顯的悲傷氣氛,不能有明顯的宅腐性質;

6.基本上無極大地懸念及戲劇衝突,人物關係簡潔,有的則可以單集成劇,前後之間關聯不大;

7.動畫著重人物的心理描寫,因故人物的內心獨白較其他類型的動畫相比比較多,但治癒的根源也在獨白之中;

8.治癒系可以是催淚的,只要基本符合了上面說到的特徵。事實上,大部分催淚動畫都同時可以歸為治癒系,觀看後收穫感動的同時往往附帶不同程度的治癒效果。例如代表作品《夏目友人帳》。

總之就是貼近生活,才能更加讓人感同身受,達到共鳴和治癒的效果








顧晨漫剪


治癒系動漫是指溫暖人心,淨化心靈,能夠在人悲傷時給人鼓勵與安慰的動漫,而致鬱系動漫則是形容那些會導致讀者、觀眾、玩家心情抑鬱,情緒低落的作品。當治癒與致鬱相碰,會創造出什麼樣的作品呢?

來看看下面這五部治癒與致鬱並存的動漫吧~

1. 《螢火之森》

一開始只是一部短篇漫畫(只有1話),後來綠川幸為配合動畫又補了個特別篇(已於2011年九月上映),

並且這部在豆瓣上高達8.7分,足以說明它的地位

故事講述6歲的女孩竹川螢,在暑假期間回到爺爺的鄉下,但卻有一天在住滿了山神、妖怪的山神之森迷了路。此時一名戴著面具的少年阿銀出現了。

之後每一年的夏天,螢也會回到鄉下,與阿銀重聚。

直到在祭典的一次意外,導致銀消失,在他消失前,他觸碰到了此生的愛戀,融化在一生一世的擁抱中~

那個夏天失去的是你,換來的是愛和那個擁抱。

2. 《未聞花名》

官方簡稱“那朵花あの花/ANOHANA”,在中國則被略稱為一個十分文藝的名字——“未聞花名”

故事講了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面對戀情、友情、糾葛時,有歡欣笑容也有傷心淚水。

主要講為了實現芽衣子的願望,分散在各處的大家又再次地聚在一起,雖然有著兩面性的評論,但不得不說仍是優秀的

它教會了我們,不要總是在意失去了太多,而去忽略了自己擁有多少。

3. 《千與千尋》

本片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歷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故事背景,多少是源自宮崎駿的童年回憶,《千與千尋》裡的“神秘之城”,是根據江戶東京建築物園而描繪的。

故事中的溫泉大浴場,則是源自他童年時的遐想:

一個專為神仙而設的浴場必定更為有趣,現今的神仙日理萬機,大概也想偷得浮生半日閒吧!

故事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發生的故事。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無臉男。這個角色被認為有強烈的象徵主義,更有人認為他變化的過程是人性被社會陰暗面汙染的寫照。

看完這部電影后,想必激起了無數人心中的嚮往。

勿忘初心,在黑暗的社會中保留自己那份心裡的純真吧~

4. 《魔法少女小圓》

她也是史上獲獎最多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亦改編成同名漫畫。

故事主要講的是原本有著普通生活的小圓,因一名神秘轉學生曉美焰的出現,讓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其中自稱是“丘比”的神秘生物要少女們“和我訂下契約成為魔法少女吧”。

但因但現實遠比小圓所想的越來越殘酷,魔法少女的真相一再衝擊著小圓想成為魔法少女的想法。

看完後,視覺和認知得到了極大的改變,人性中無情的一面,懷有希望反而受到了懲罰,無論做多少善事依然無法改變人們的本性,社會中的冷漠仍然無處不在著。

5. 《四月是你的謊言》

故事講述了擁有少見才能的中學男生(鋼琴家)和女生(小提琴家)共同努力、成長的青春物語。

有馬公生的母親一心想把有馬培育成舉世聞名的鋼琴家,而有馬也不負母親的期望,在唸小學時就贏得許多鋼琴比賽的大獎。

11歲的秋天,有馬的母親過世,從此他再也聽不見自己彈奏的鋼琴聲,沮喪的他也只好放棄演奏,

但在14歲那年,經由兒時玩伴的介紹,有馬認識了小提琴手宮園燻,並被燻的自由奔放吸引,沒想到燻竟開口邀請公生在比賽時擔任她的伴奏,此刻,兩人的牽絆正式開始。

其中的這一句,相信看完的人,一定會深有體會的:

這先前,可能是黑暗的夜路,星星在這條路上,雖然很微弱,但也是在照耀著——即使這樣,相信著去前進。











細嗅薔薇Heart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真正的悲劇,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魯迅

致鬱番會在開頭讓你產生美好的願景,營造一個友愛的氛圍,然後就慢慢地毀滅給你看。

縱觀各種致鬱番,大多都是先抑後揚。無論是劇情還是整體塑造的氛圍,都是會有較為溫暖感覺或者會給人比較強的代入感。

然鵝前期的治癒都會和後期做出強烈的反差。雖然前期的劇情會很日常番的感覺,但整體的氛圍還是悲的。往往通過在前期的劇情看到很多flag,也能感到一絲不妙的感覺,不過好的致鬱番會把這些flag隱藏得很深,在首刷的時候基本不會讓你發現在立flag

在劇情發展到中期時的過渡也是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一點,循序漸進地,你會發現色彩越來越灰暗,劇情越來越不太對勁,然後引出一個小高能,讓氛圍稍微緩和一點點,為最後的悲劇結局做鋪墊

有了前期無數的鋪墊,最後本身就是悲劇的結局就像疊了無數層buff,更能對你的心靈造成百分百穿透的暴擊傷害

總的來說,個人認為致鬱番的治癒是想讓人在現實黑暗裡走出來孤獨,發現真正有價值的責任和感情。先是生病才能看病吧。


涵映館


大家好,我是安然動漫,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了解下什麼是致鬱番,再來看看是如何讓人致鬱的,我會舉例說明一下!

致鬱定義

致鬱系作品,通常用來形容會導致讀者、觀眾、玩家心情鬱悶,情緒低落或使人感受到荒謬的作品,諷刺向作品也包括在內。

致鬱系在狹義上一般也指一些有著深度晦澀的內涵,對黑暗社會的渲染,現實的無奈,無力反抗的重壓與無法避免的悲劇性情節的作品。

一些含有血腥、獵奇鏡頭與扭曲的價值觀的作品也算是是致鬱系,因為含有這些內容就可能讓人不快。

部分作品本身因劇本為了黑暗而黑暗、劇情存在邏輯硬傷、作畫/特效崩壞的原因導致觀眾體驗感極差,這些作品也算“致鬱系”作品(偽致鬱系)。還有一些作品(內容不一定致鬱)因為作者的品行問題導致眾多觀眾失望,也可歸類為“偽致鬱系”。

舉例說明《你的名字》

  • 劇情介紹

女主做了一個變成男孩子的夢。這裡有著陌生的房間、陌生的朋友。而眼前出現的則是東京的街道。三葉雖然感到困惑,但是能夠來到朝思暮想的都市生活,讓她覺得神清氣爽。另一方面在東京生活的男高中生立花瀧也做了個奇怪的夢,他在一個從未去過的深山小町中,變成了女高中生。兩人就這樣在夢中邂逅了彼此!

  • 動漫點評

這部動漫,網友表示看過以後都很傷心,會難過很久,走不出那個氛圍。《你的名字》的結局很不錯,可還是感覺很難受。因為三葉和瀧明明互相喜歡著對方,可是卻沒有關於對方的記憶,明明已經定下了約定,卻不記得對方,只能靠著模糊的記憶和感覺去尋找對方,而迫於生活的無奈,只能空空地想著卻不能去行動。八年的時間後,三葉和瀧能夠相遇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的確是很幸運,又好像冥冥之中有一根繩子把他們緊緊的系在一起。最後瀧與三葉相遇,這不是偶然,而是已經註定的命運。

如何令人致鬱

看過這個動漫,你就會知道是如何讓人致鬱的,由於看動漫時候,很容易被動漫裡唯美的畫面,安靜的曲調,以及情節帶進去,一般這種系列剛開始都是畫風清奇,人物靈動,感情線清晰,當你隨著音樂背景,一點點走進去時候,她就會給你來個反轉,由於看動漫會帶進去好多自己的想象,以及對現實生活得不到的憧憬,所以你就會聯想到自己身上的故事,會不自覺的傷感起來!

不建議長期去看致鬱動漫,會影響到現實中的你,建議看過以後追一些輕鬆愉快的動漫,或者跟朋友聊聊天,吃吃飯,出去散散步,緩解一下心情!做人嘛,還是要積極向上的哦!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