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對目前的人類產生了什麼影響?以後會不會爆發新的疫情?

小寶哥的賬號


這疫情我深有體會,湖北人在隔離60多天。心情焦慮不安,惶恐!錢從哪裡來,全家人在一起吃,喝!都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小孩上大學也要錢的!房帶也要錢!60多天過去了,解封了,錢一樣不好賺!去外省,都在歧視湖北人,有些廠跟本不要湖北人,就好像湖北人是病毒一樣!病毒現在控制了,我們還是要小心,量體溫防感冒!帶好口罩;人多的地方不去!做好自己的防疫!希望國家研究出好的藥💊,把這病毒徹底治癒!


回億往事


2019年12月8日,武漢發現了第一例新冠肺炎,距今已有63天。

兩個月裡,事件不斷演進,所有人置身其中。多地“封城”,生產減少,春節的熱烈轉為抗疫的焦灼;專業人士奔赴前線,駐守家中的其他人,用轉發疫情、捐錢捐物的方式與情況最嚴重的疫區人民站在一起,只為這場抗疫戰爭能早日結束。

置身其中不僅指當前,更聯結著未來。無數普通人揪心於一線疫區的患病和死亡,但他們的窗外亦是寒冬。澎湃新聞·湃客@照路明 從疫情數據、公開資料與調研結果出發,討論這場疫情如何深刻影響每個人的生活。這份調研是兼顧地區、性別、年齡段、職業等分佈、面向全國樣本用戶定向投放的,經過篩除後獲取有效問卷1655份。雖有侷限性,但現有結論有一定參考性。

洗手,消毒,戴口罩

“我們這兒的疫情應該不算嚴重。”方群位於西南某省的縣城。當初搶購的口罩,如今還剩七、八個新的,均為醫用外科口罩。考慮到口罩難買、疫情或將持續,很多口罩,她使用過幾次才放下。

上個星期點外賣送的一瓶醫用酒精放在不起眼的角落,只用了一點。“說容易引起火災,新聞上提醒的。我用了一點在手機上。”她對酒精的使用很慎重。

疫情焦心。唯一讓她滿意的,是兒子的衛生習慣有了。“多多,洗手!”這句話方群對她的兒子說過無數次,這幾天終於有了效果。

“因為疫情過後,難免還有其它傳染病存在。我希望他能保持這些習慣,未來還有大考。”

1月23日武漢“封城”後,公共媒體對防疫知識的宣傳已有兩週之久。直接影響的,是人們的公共衛生行為及觀念。

調研結果顯示,疫情結束後,人們願保持的前三種衛生習慣為洗手、消毒與口罩。哪怕是減少室內人群聚集、定期檢查、減少出門這三種要求更高的行為,也有半數以上的人願意繼續保持。相比之下,女性的習慣保持意願整體高於男性。

意願很難全部轉化為行為,但轉化即是進步。2003年,根據中華醫學會的調查,“非典”防治基本結束後,有六成人表示自己及家人“從公共場合回到家依然勤快地洗手”。[1]

同年,鍾南山院士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非典”疫情是一個機會,可以讓中國人對衛生習慣進行自覺地調整,將告別陋習提到日程上來。“日本、韓國此次沒有爆發(非典),從習慣上看,我認為有一定的必然性。”[2]

回到17年後的今天,疫情之下的我們,又面臨一場補考。

收入難題

養成衛生習慣是病毒帶給我們的一點點正面影響,但生活要操心的不止於此。方群說看網上的疫情消息讓她難過,但她更覺得生活難過。

去年年中,她與朋友合資開辦了一家火鍋店,過年的營收被寄予眾望。但疫情來臨,春節原定的三天放假在不斷延期。2月4日,她們曾按照“餐飲店每日可接待不超過五桌顧客”的地方規定展開小規模營業,但次日當地新增的確診病例讓所有餐飲店再次陷入無限期的關停中。

“收入是今年的難題。”方群表示。為了迎戰春節,大量現金都會用於備貨,這是慣常。如今,房租、人工與貨物的壓力讓她們喘不過氣。“這幾天開始做外賣,希望可以熬過去吧。”她想了想補充到,“但我們都理解,安全第一。”

方群背後,還有上千萬的工作者同她一樣。調研結果顯示,與往年春節相比,超四成人透露疫情讓收入減少。其中,近八成人的損失在20%以上,而他們大多擁有一定的負債。由此,春節在家的“閒”轉為了長此以往的“憂”。

在“憂”的時間長度上,李聞有發言權。在陸續開工幾日後,2月7日,他所在的旅行社公司再次放假,老闆通知他們的開工時間預計是五一之後——三個月的假期裡,他在醞釀找一個新工作。他擔憂的既是收入,同時更擔憂,公司也許撐不到五月。

將視角從城市上班族和個體工商戶繼續下沉,情況會更嚴峻。在某新聞客戶端,超過一千萬人次參與“新型肺炎對普通人的影響”話題,這些故事又在微博上轉發,將長吁短嘆乘以數倍。

無論是做好了糖葫蘆卻沒人買的老人,還是草莓嚴重滯銷的果農,人們擔心的是,他們很難具有抵禦疫情和經濟壓力的能力——比如一份合規的口罩,不僅是能否買到的問題,而是能否支付得起的問題。他們同時擔心的是,這種壓力某一天會連鎖反應,大到自己也無法承受。

“春天終於還是會來的,只是有的人已經等不到了。”一名網友評論。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彭泗清呼籲關注疫情衝擊下湧現的“臨時困難群體”,包括無口罩群體、有倒閉風險的企業主群體、有失業風險的勞動者群體等。他認為,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與生活幸福感,對於社會和諧及社會穩定力量的重生,有重要意義。[3]

藉此,我們更容易理解,為什麼人們對肺炎疫情最大的害怕不是死亡。(詳見湃客@照路明文章:《被新冠肺炎困在家中的中國人,這幾天都在幹什麼?》[4])

一方面,得益於科學傳播,人們對新冠肺炎的病死率也許有了初步瞭解;另一方面,因為每個人都有責任,且被牽掛,對平安、穩定生活的追求遮蔽了死亡的可怕性,並隨著年齡增加顯得愈發重要。

一線城市的焦慮

疫情之後的經濟恢復或許是一場挑戰。面對未來,普通人的心態是否也被影響了?

數據顯示,以“信心”為代表,人們的正面情緒整體高於負面情緒。其中,北方省市在“自信”、“鼓舞”的情緒測定中位居前列,顯示出對未來工作、生活的樂觀。

與我們此前在《被新冠肺炎困在家中的中國人,這幾天都在幹什麼?》發現的結果相符,在擴大樣本的情況下,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展望未來,天津、四川的負面情緒都較低,同時表現出較高的“平靜”指標,依然為居民心態最好的兩個地區。

反觀負面情緒更突出的省市,呈現出一個特點:一線城市最焦慮。具體表現為:上海、北京、浙江、廣東四地受訪者的“焦慮”、“心煩”與“害怕”指標都在均值之上。在他們之後,還緊隨重慶、江西、安徽等湖北周邊省份。

一線城市的第一個焦慮來自返工潮。它順應正常的經濟生產,但在一定程度上,與疫情防治的訴求相悖。

上海財經大學常務副校長徐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經濟活躍度最高、人流量最大,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最高。[5]在這一情景下,本地人與外地務工者的對立情緒激發,陷入彼此擔憂。

另一個解釋維度,依然與經濟有關。一線城市載有大量中小微企業與務工者,加速經濟修復的重任,在他們頭上。因此,身處前方的瞭望臺,他們難免有焦慮。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盛松成在財新網撰文呼籲,經濟恢復所面臨的挑戰可能比當年“非典”時期更嚴峻,健康安全是第一要務,但也亟需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6]

對收入與經濟的樂觀度調研顯示,人們對今年收入的樂觀度偏低。具體解釋為:近六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收入將減少。其中,個體工商業的樂觀度最低,學生的樂觀度更高。身處象牙塔的後者,對收入一詞的把握停留在預估中。

儘管如此,人們對經濟依然趨於樂觀。其中,個體工商戶轉為最高。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各地針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稅收優惠政策正在陸續出臺。

我與我們的距離

病毒侵害的不僅是身體和經濟,也可能影響人們的內心。

我們對疫情前後各省人民之間的心理距離進行測定。結果顯示,無論是對全國人民,還是具體到湖北/武漢人,心理距離都在從疏遠向親近轉變。這意味著人們相信這場疫情讓彼此靠攏,與自己息息相關。

其中,黑龍江、山東、天津等北方省市在距離和變化幅度上區別於南方。尤其是多個與湖北接壤的南方省份,空間距離的接近、長期的持續交往、對疫情的擔憂影響了他們的心理距離。但總體而言,依然是親近趨勢。

學者對氣候變化的研究發現,持續的信息與宣傳能減少公眾對這類事件的心理距離,提升認知水平與參與度。[7]從這個角度出發,疫情和抗疫帶來的是更團結、更願意彼此幫助的國民,“眾志成城”在這裡體現。




小文搞笑娛樂室


我們的疾控部門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加強建設、管理,要把疾控部門當成重要部門!

肯定會有新的病毒"冒"出來,人類歷史就是與病毒的鬥爭史。現在我們人類唯一完全戰勝的病毒是"天花"病毒。


跪射俑


新冠肺炎對目前的人類造成的影響太多了,一方面,對政治影響:一是引起了世界動盪,其中國家之間相互截獲物資,爭奪原料,拋售貨幣等,導致的局部的經濟體變更。二是引發國家內部矛盾,社會主義國家不明顯,但聯邦制國家,組成成員之間相互傾軋爭奪物資,甚至爭奪權利,或者各行其道,導致國家難以統一調配和防護。一方面,對經濟影響,這個沒有具體研究,就不說了。另一方面,對文化的影響:最明顯的就是,學漢語的人將會更多,也就增加的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而之前處於霸主地位的美國,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將受此影響。

未來還會不會發生疫情:這是必然的,這是人類進化必須面對的,人在進化,環境在改變,必然會面臨基因的突變,不只是人類的基因會發生突變,動物,病毒等基因也會發生突變,當基因突變而沒有相應抗體或者不可控時,將又是一次新的疫情,也將面臨一次生物結構的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