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樑曾《木蘭花慢·西湖送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元代梁曾《木蘭花慢·西湖送春》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大德元年(1297)—大德三年(1299),作者擔任杭州路總管,此詞當作於這一時期。梁曾簡介:

(1242—1322)元燕人,字貢父。少好學。世祖時,以薦闢中書左三部會史。累知南陽府,使安南,其君遣遺愛奉表從曾入獻方物。歷淮安路總管,復使安南,還,進所與陳日焌往復議事書,帝大悅,解衣賜之。仁宗時,官至集賢侍講學士,國有大政,必命曾與議之。晚年寓居淮南,日以書史自娛。


木蘭花慢·西湖送春註釋: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人生能幾歡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繞珠圍。問花花不說話,為誰零落為誰而開。就算有三分春色,一半已隨水流去,一半化為塵埃。人生能有多少歡笑,故友相逢舉杯暢飲卻莫辭推。整個春天翠圍綠繞,繁花似錦把天地遮蓋。幕天席地:以天地為幕席,比喻高曠的意思。翠繞珠圍:形容豪華,又稱珠圍翠繞。

彩雲回首暗高臺。煙樹渺(miǎo)吟懷。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裡春歸。西樓半簾斜日,怪銜(xián)春、燕子卻飛來。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回首高臺煙樹隔斷昏暗一片。不見美人蹤影令人更傷情懷。拚命暢飲挽留春光卻挽留不住,乘著酒醉春天又偷偷離開。西樓斜簾半卷夕陽映照,奇怪的是燕子銜著花片彷彿把春帶來。剛剛在枕上做著歡樂的美夢,卻又讓無情的風雨聲破壞。高臺:即高陽臺。青樓,指妓女所居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