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精確制導武器,如果沒有了衛星,還能精準打擊嗎?

憬悟大師


衛星制導技術的出現,的確讓很多武器的精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達到分米級別的精度。但是並不是意味著所有的精確制導武器,使用的都是衛星制導,換句話說,除了衛星制導之外,精確制導武器還有什麼制導方式?

一、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算是比較古老的制導方式,二戰時期的德國V-2地對地導彈就是採用這樣的制導方式,不過不要被它的字面意思所誤導,這可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扔石頭那樣,照著目標方向,大致扔出去就行,然後就看運氣了。

實際上慣性制導系統,是目前最為複雜的制導系統,高端的慣性制導系統,現在全球只有不到五個國家可以獨立製造,可見它的難度有多大。慣性制導的原理就是在發射之前,向彈載計算機輸入導彈發射地點和目標地點的經緯度位置等信息,然後彈載計算機就計算出了模擬的彈道。

然後導彈發射後,慣性制導系統裡面的加速度計、高度計和陀螺儀等設備開始工作,可以實時獲得導彈的速度、高度和位置等信息,通過這些數據,也可以得到導彈的飛行彈道,和一開始模擬計算的彈道進行對比,出現偏差,彈載計算機就可以通過導彈的燃氣舵,挑戰飛行姿態,沿著模擬彈道飛行,直到命中目標。

二、地形/圖像匹配製導

它的制導工作原理就是字面的意思了,在攻擊目標發射之前,把飛行要經過的地形數據或者目標的圖像數據,全部輸入到彈載計算機當中,當導彈發射以後,彈載制導系統開始工作,通過雷達和光學系統,不斷獲得導彈飛行的前方和下方的地形和圖像信息,然後和一開始輸入到彈載計算機的地形和圖像進行對比,出現偏差,就開始修正,一直到命中目標。

這種指導方式還有一種“按圖索驥”的工作方式,即使不知道目標的具體位置,但是知道了大致方位就可以了,當導彈飛行到目標上空,自動獲取圖像,和彈載計算機存儲的目標圖像進行對比,一旦符合,導彈立刻進行攻擊。

三、激光制導

這一般是精確制導炸彈或者短程導彈所使用的武器,比如我們熟知的反裝甲導彈等。激光制導一般需要進行引導,簡單的說,需用激光照射目標,然後安裝有激光引導頭的精確制導武器就會隨著激光引導的目標飛去,精確度也非常高。

我們經常在一些影視作品當中看到特種部隊深入敵人後方,尋找重要目標,並且進行引導,有時候使用的就是激光引導方式,他們發現了目標,使用激光照射器照射,然後空中的無人機或者戰鬥機投放的精確制導炸彈,就可以準備的命中目標。

四、紅外製導

這也是一種短程的制導方式,適合近距離使用,比如空對空導彈,在接近目標的使用,會使用這樣的方式。它的工作原理也很簡單,因為物品有溫度時,就會向外輻射紅外信號,溫度越高的物體,信號就越強,所以在導彈的頭部,安裝紅外引導頭,就可以控制導彈飛行輻射紅外信號的物體。

比如空中的戰鬥機,飛行時候發動機的紅外信號是非常強的,非常適合紅外製導的空對空導彈,所以目前空對空導彈在近距離時候,使用的都是紅外製導方式。當然除了這些制導方式,精確制導武器還有雷達輻射制導和遙控式制導方式等。

不過為了提高武器的精度或者抗干擾的能力,目前很多武器都是採用複合制導的方式,比如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也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制導+地形/圖像匹配製導等複合制導方式。

所以沒有了衛星制導,一些精確制導武器還可以保持一定的精度,依然可以進行精確打擊。


資訊空間


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出現,讓精確制導武器邁上一個很大的臺階,衛星猶如千里眼、順風耳,它的出現無縫給武器插上了一個騰飛的翅膀,也進入了一個新境界,使得指哪打哪,精確,精準更具現實,衛星系統的出現,尤其是定位導航衛星的出現成為了精確制導武器一個倍增器。

然而,也不能將衛星誇大到無所不能的地步,衛星也有其軟肋,也有其不能到達或達到的目的。制導武器除了GPS制導以外,還有其它的手段或方法,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或軍隊把自己所有的制導方式都押寶在GPS上(尤其是掌握在美國手裡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上),一定會有其它系統所結合,形成一個成系統,相互備份,互為補充與完善的複合式制導系統,經便於使武器系統更具戰場適應性、抗干擾性。

關於精確制導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根據不同控制導引方式主要有自主式、尋的式、遙控式和複合式等四種制導。 

自主式制導是按照預先制訂的方案將導彈引導向目標,在飛行過程中不受外界的控制,常用的有慣性制導、方案制導、地形匹配製導和星光制導、gps制導等。

尋的制導是利用導彈上設備接收來自目標輻射或反射的能量,靠彈上探測設備測量目標與導彈相對運動的技術參數,並將這些技術參數變換成引導指令信號,使導彈飛向目標。常有的有激光制導,紅外製導等等。 

遙控制導是由設在導彈以外的地面、水面或空中制導站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的制導技術。波束式制導是主要用於地對空、艦對空、空對空和空對地導彈攻擊活動目標的武器系統。

複合制導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組合而成的制導技術。現在先進的武器系統一般都採用複合制導的方式。

各種制導方式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如自主式制導存在受外界干擾少,隱蔽性好導彈的射程遠、制導精度高的優點,但同時也存在對方案信賴性高,靈活性不高等特點,一般遠程或洲際導彈都採用這種方式,主要用於清除遠距離的固定目標。

尋的制導則依賴於目標提供激光信號,紅外信號等這就對已方特種部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或對於敵人對於已方的隱蔽性不好等,存在著易受干擾等特點。

遙控式制導則主要用於活動的目標,這是GPS制導所不能達到目的的方式。

以大名鼎鼎的美國戰斧式巡航導彈為例,該導彈於1970年由通用動力公司推出,1972年開始研製,1976年首次試飛,1983年裝備部隊。該導彈飛行速度快,在航行中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可以自動調整高度和速度進行高速攻擊。

俄羅斯“伊斯坎德爾”戰役戰術導彈,採用慣性制導、衛星導航和景象匹配製導等多種制導方式。

經過對制導方式的分析,我們發現GPS制導很少單獨存在,他往往是與其它的制導方式一起組成複合制導,實現武器系統制導的多樣化、複合化。所以在沒有GPS導航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精確打擊,只是少了一種手段而已。



  


華豎


只能說無法全球指引,飛機可以短程指引[互粉][馬思純的微笑]


司馬懿之師


還有慣性、地形匹配、電視、紅外、毫米波、有線、雷達…制導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