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樹盆景:曾被喻為“木中君子”的它,你瞭解它嗎?

農夫老嶽


黃楊,四季常綠,樹樁古老,葉自然密集而有光澤,生長較緩慢,適應性強,耐修剪,是製作葉木類樹樁盆景的珍貴材料,為盆景“四大家”之一。

黃楊可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繁殖,製作盆景多到野外挖樁,或到市場購買下山樁,運回進行培養和加工造型。

黃楊常採用剪紮結合的方法進行加工造型,根椐樹樁的原有姿形結合創作的立意與構思,對樹樁枝幹進行攀扎,其餘枝葉進行修剪,常加工成大樹形、斜乾式、曲乾式、臥乾式、懸崖式、臨水式、附石式、叢林式等,枝葉可修剪成自然形、片狀、饅頭形、傘形、半球形、圓形等。常用金屬絲與棕絲結合進行攀扎作彎、吊扎、拉枝、垂枝等加工造型。

黃楊多用較淺的紫色或淺黃色紫砂盆或釉盆栽植,盆形則根據選型形式和個人愛好而定。盆土要求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透氣性良好的沙質土為佳,可用疏鬆肥沃的山林表土、腐葉土、田園土、塘泥、河泥、泥炭土、草炭土等,摻入適量的河沙、煤炭渣、礱糠灰等,和腐熟的農家肥、禽畜糞、堆肥、餅肥屑等混合拌均使用。宜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移栽上盆,老樁應帶土上盆。

冬季和春季要求光照充足,夏秋季應注意遮陽80%以上。生長季保持盆土溼潤而不漬水,結合澆水每月澆施2~4次餅肥水,適時進行摘心打頂。秋末或早春進行一次整形修剪,剪去雜亂枝、交叉枝、平行枝、重疊枝等,短剪過長枝,疏剪過密枝,保持優美的造型。開花剪及時摘去花蕾。冬季注意防寒防凍,一般不施肥,保持盆土溼潤稍偏幹。夏季氣溫過高時和盆土過溼時不施肥。視樹樁生長情況和盆土多少及樹樁年齡而定,每隔2~5年進行一次翻盆換土,並進行一次根部修剪,於秋末或早春進行,剔去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的舊土,施些漚制過的骨塊、餅肥屑等作底肥,促其生長旺盛、葉片油光。

黃楊盆景應注意防治葉斑病、白粉病、煤汙病、白絹病和蚜蟲、蚧殼蟲等病蟲害。


城鄉果蔬盆景


黃楊山樁中不乏精品,尤其珍珠黃楊。珍珠黃楊世代安家於高山山脊或石縫之中,經過風霜冰雪嚴酷的磨礪,使它天然地長成虯枝曲幹、奇特多姿的樹形,成為樹樁盆景的優良素材。元代華幼武的詠黃楊詩中寫道:“咫尺黃楊樹,婆娑枝幹重,葉深圃翡翠,根古距虯龍。歲歷風霜久,時沾雨露濃。未應逢閏厄,堅質比寒松”。黃楊盆景樹姿優美,葉小如豆瓣,質厚而有光 澤,四季常青,可終年觀賞。楊派黃楊盆景,枝葉 經剪扎加工,成“雲片狀”,平薄如削,再點綴山 石,雅美如畫。 黃楊春季嫩葉初發,滿樹嫩綠,十分悅目。古 人詠黃楊詩:颶尺黃楊樹,婆要枝千重,葉深圃翡 翠,據古踞虯龍。黃楊忌強光,栽植過程中只宜散光,不宜強光曝曬,剛下山的或長途運輸及剛翻盆的黃楊先要陰養一段時間,再轉入正常養護。雀舌黃楊盆景的擺放,最好能選擇上午能曬陽,下午較陰涼,空氣流通好,雨露靠自然的地方為佳。如果室內觀賞最好十天半月後讓它又去日曬雨淋。

澆水

黃楊從江河溪流邊到了園內的小盆子裡生長,環境的最大變化是溼度小了,這就要給它適時適量的補充。盆內要經常保持溼潤,這是因為它根部的吸收和葉面的光合作用及整個生長過程,都需要大量的水分,當然需求量也是隨季節氣候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澆水要注意氣候,要講究技術,要保證質量。溫度20℃以上,盆內又缺水時,澆水分三步:第一步,衝幹不動土(滿足盆內需水量);第二步,枝葉要溼透(多角度澆);第三步,噴霧。暑天或溫度在20℃以上,盆內不缺水,就按第二、第三步澆;溫度在20℃以下10℃以上,盆內又不缺水,冬天上午在陽光下,一天一次都按第三步澆水。秋天“白露”以後,等露水乾了,按第三步噴水。霜天早晚不澆水;“三九天”寒潮來之前不澆水以防凍土,凍枝葉,同樣要保持盆內濾水通氣好。

施肥

可以常年葉面噴施非常稀薄的氮肥(尿素稀釋液,2000倍),切忌不能沾磷肥及鉀肥。 雀舌黃楊的肥要堅持以蔸肥為主,以自然肥為主,以人畜糞便為主。慎施雞鴨糞和高效肥,切記不能施沒有腐熟的肥和過量施肥,要做到薄肥勤施。在季節變換前施點季節肥,如初春施催芽肥,夏天施壯葉肥,暑天施抗溫肥,冬天施保溫肥;每次修剪後施點補嘗肥,雨季和暑天盆內過水多施點補充肥,長勢不好的要施酌情肥。平常澆水的時候,也可摻入微量氮肥,那樣養出的葉片非常漂亮,深綠色,有一層光澤。  鉀主要以離子狀態存在於植株體內,不參加重要有機物的組成(相對於氮、磷),對於開花結實為中心的生殖生長有顯著作用。因此,對於以長芽髮根為中心的下山樁來說,效果不明顯,反而有副作用。主要原因是,一方面,鉀離子增多,氣孔保衛細胞液的濃度會增高,使氣孔張大,體內水分容易散失。另一方面,鉀離子的積累,需要有相應的能量供給,這樣,加劇了下山樁有限“庫存”的消耗,對於提高成活率不利。鉀肥過量極易引起葉片發黃脫落,甚至造成植株呼吸困難而死亡。

磷肥的需要量極少,不用特別追施。葉面肥有時能起到土壤施肥所起不到的作用。對下山樁來說,能迅速而及時地得到所需的礦質養料,及時地促進光合作用,及時地補充庫存不足,提高成活率。根外追肥的肥料是速效性的氮肥,氮是細胞原生質的形成,新陳代謝過程的“生命元素”。

需剪短多數根系雀舌黃楊是肉質細根,它的水分和營養吸收主要是根部尖端的吸收功能,與根臂的長短是次要的。根留長了,在盆內不能舒展。彎曲揉折是十分有害的。而且,根尖為了吸收營養,自然的會向前延伸,接觸新土。根留長了,不要好久,根尖就會碰壁,雖然根尖是會轉向的,但要費力費時,影響生長。特別是盆壁和盆底很快又會串滿了根,形成無土的“根板”,又要換盆。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帶土換盆的(不宜多帶土)要剪去露在土面的長根。換盆的最佳季節,一是初春(定根後就可以萌芽)。二是暑天長勢旺盛季節(換盆後在陰涼處擺上七八天,又會恢復旺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