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鶴琴: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從皮亞傑、杜威,到陳鶴琴、陶行知,教育家們對遊戲情有獨鍾,把它看作兒童教育的重要方式,陳鶴琴先生就曾說過:“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因為孩子生來好動,當他遊戲的時候總是全情投入,樂此不疲——在遊戲中快樂地工作和學習,不正是我們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嗎?但是,市面上五花八門的遊戲產品,到底哪一款能做到有趣有益,真正適合給孩子玩?陳鶴琴先生總結出以下10大挑選遊戲的原則。

原則一:小孩子應有畫圖的機會

一鳴還沒有到兩歲,我就給他畫圖的機會。我買了一盒顏色蠟筆和紙給他,叫他畫畫。當初他只能隨便亂塗,不成什麼東西,但是他非常喜歡塗鴉的。在這個當兒,我是極注意他坐的姿勢和執筆的姿勢的,以免他養成壞的習慣。

到了兩歲零幾個月,他就能畫成東西了,到了現在(3歲零9個月),他能畫得有點意思了,而且在不知不覺之中已學會許多顏色的名字。

陳鶴琴: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畫圖是一件很有教育價值的遊戲。小孩子既可以因此發表他的思想又可以學到許多知識。

近來我利用圖畫去教他漢字。我把他畫的圖畫寫起字來教他。

總而言之,畫圖在教育上的價值很大,凡小孩子應有畫圖的機會。

原則二:小孩子應有看圖畫的機會

一鳴自從他能夠翻閱書籍的時候,就喜歡看圖畫。他常常從書架子上,拿了幾本書,坐在地上獨自翻閱,最喜歡看馬或人騎馬的圖畫,這大概是因為他時常騎假馬或騎過一次真馬的緣故。能夠了解騎馬的樂處,所以他也最喜歡看馬的圖畫了。其次,他也喜歡看汽車等會動的東西的圖畫,因為他看見過汽車的緣故。到了後來,他母親常常用圖畫講故事給他聽。有時在晚上未睡以前,或下雨的時候,或無所事事的時候,他獨自翻翻圖畫書藉資消遣。

小孩子歡喜看畫,可以說是他們的天性,不過做教師做家長的,須好好指教他們。當著看畫的時候,小孩子的聯想,可是非常的敏捷。譬如他們看見了汽車,就會“呼”——“呼”的叫。看見了馬和馬車,就會“矮”——“矮”的喊。對於各種他們所曉得的東西,或是對於很可發笑的動物的形狀,如“沐猴而冠”之類及人類古怪的形狀,如大頭矮身各種滑稽的態度,他們一定是最喜歡看的。然小孩子有許多畫圖是不十分注意的。凡小孩子沒有看見過的及不容易推想的東西是不大喜歡看的,例如一鳴小的時候,在未曾看見過船之先,不十分注意關於船的圖畫,但後來看見過船及坐船之後,就很喜歡看船的圖畫了。

陳鶴琴: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對於普通男女成人的照片,因為他們現在與小孩子不發生什麼關係,引不起什麼興趣,所以小孩子也不十分高興去看。對於自然界的風景,恐怕因為小孩子沒有多大審美的能力,所以不歡喜看什麼風景畫片。對於各種建築的圖畫,小孩子也不大願意看,這恐怕是缺少經驗和鑑賞能力的緣故。然而小孩子對於各種照片,尤其是他們親屬的,是非常歡喜看,而且是引為奇怪的。所以看畫這件事,於小孩子實在有許多工作的利益包含著:一則可以提高鑑賞美術的能力,二則可以陶冶優美的情緒(操),三則可以養成獨自消遣的習慣。各幼稚園裡及家庭中,對於小孩子“看畫”的動作,是不可忽視的。

原則三:小孩子應有剪圖的機會

一鳴還沒到兩歲的時候,我就給他剪圖的機會。我先剪給他看,他一看見我剪也就要剪剪看。我遂讓他剪。那時他不能剪出什麼東西來,不過把紙頭剪剪開就是了。到了3歲光景,他很喜歡把書中的圖畫剪下來。剪下後,用漿糊把圖畫貼在簿子上。此時他的手筋還沒有十分發展,所以不能把圖畫剪得很齊很好。

不過到了3歲零9個月的時候,他就能剪得很齊整了。從前他總是剪不好的,比方他要剪一個人圖下來,常把人的頭剪掉了一半,或把人的腳剪去了一點。到了現在他居然能依圖畫的外邊把圖畫一張一張地剪下來了。

陳鶴琴: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這種剪圖的動作對於小孩子有許多好處:

(一)養成獨自消遣的好習慣。

平常小孩子在家裡沒有事體做的時候,就要“吵鬧”。做父母的不明瞭小孩子好動的心理,就不想想法子去利用他的時間以施行良好的教育,反而消極的禁止他“吵鬧”。“吵鬧”固然不好,須絕對禁止的,但他之所以吵鬧是因為沒有別的東西可以玩的緣故。做父母的不知道這一點,一味地禁止他喧譁,到了後來,小孩子就要萎靡不振而沒有活潑的氣象了。倘使做父母的教以剪紙、剪圖,他就不會無謂地“吵鬧”,而且可以獨自消遣,不會纏繞別人了。

(二)練習手筋。

小孩子的手筋是要練習的,雖然我們不應叫他做很精細的工作如寫字、縫紉等類。但剪圖不是難做的事體,況且我們並不強迫他剪得很好,他喜歡這樣剪就這樣剪;他能夠那樣剪就那樣剪;完全憑他的能力,任他所欲,毫不勉強的,然而無形之中,他的手筋慢慢兒好起來了。

原則四:小孩子應有剪紙的機會

現在有許多幼稚園裡的教師,都知道教幼稚生,用各種紙類裁剪各種東西的。我有一天到某師範的幼稚園裡去參觀,見一個女教師,正在那裡教幼稚生剪紙。許多幼稚生頗能剪裁各種東西,很是敏捷,而且不覺得疲乏。又我的小孩一鳴,有天從幼稚園裡回來,在他的夾袋裡,拿出一張紙來給我看,很象一隻初生的小羔羊,我就問他,這個是什麼?他笑嘻嘻地對我說:“一隻羊。”

“剪紙”這件事,在我國從前的學塾裡是不許小孩子去做的;即在晚近風氣不開的鄉曲學校裡,做教師的也沒有知道“剪紙”在教育上究竟有什麼價值。我們大概都知道兒童是好動的,也是喜歡模仿的,所以最好教以“剪紙”的遊戲。一可以使他模仿各式各樣的人物,表現他的意思;二可以利用剪紙“的動作,在無形中練習精細、忍耐、敏捷、沉靜諸美德。所以這雖也是一種遊戲,於教育上也是很有關係的。

原則五:小孩子應有著色的機會

南星拿了一本國文教科書,獨自靜悄悄地在房間裡用顏色蠟筆,把書中的圖畫一個一個地著起色來;把草著了青色,把天著了藍色,把人也著了各種相當的顏色。

一鳴到了現在(3歲7個月)也能著色了,不過著得不大好。但是在這裡我就有機會教他了。我有時坐在他的旁邊看他著色。他不會著的時候,我就告訴他怎樣著;他不知道顏色名字的時候,我就教他是什麼顏色。有時他獨自著色。這樣,他在無形中學習許多顏色的名字,也慢慢兒能夠著色了。

著色和剪圖有同樣的功用,不過著色比剪圖稍微難一點;但是小孩子到了3歲半的時候,就可以開始做了。

原則六:小孩子應有穿珠的機會

某幼稚園裡的教師,時常教許多幼稚生穿各色的珠兒,許多幼稚生,對於這件工作,都覺得甚有興味,不感覺疲乏。教師在這個當兒,便把各種顏色的變化,在無意中指導他,所以在這個幼稚園的幼稚生,對於顏色的辨別,手眼的敏捷,是比較其他小孩子優勝得多了。珠子大概分兩種:木做的和玻璃做的,木做的不若玻璃做的來得好。

練習穿珠,雖是遊戲的動作,卻有教育的作用包含在內的。一方面小孩子可以認識紅黃藍白各種顏色,一方面使小孩子得著快樂,藉資消遣;至於練習手筋,尤其餘事了。

原則七:小孩子應有錘擊的機會

一鳴兩歲多一點的時候,我就給他一個小錘子,一塊木板和許多大釘子,教他敲擊釘頭。他居然能夠把釘頭敲得牢了,不過有時候因為他的手筋尚未發展得靈敏,他敲了自己的手。這是偶一為之,我仍舊用種種方法使他喜歡敲擊。

小孩子好動的。錘擊是一種好的運動。他很喜歡把釘頭一根一根地敲在木板上,敲好之後,把釘頭拔出來,他再把釘頭一根一根地敲進去。這樣,他就可以玩弄許多工夫。

原則八:小孩子應有澆花的機會

一鳴1歲零9個月的時候,我就買了一個小噴壺給他。他起初看見別人澆花,他也要試試看,但是做得不甚好。到了3歲的時候,他就能澆得甚好,他自己的也很愛護花卉,也不準別人隨便摧殘。

陳鶴琴: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小孩子若沒有受過教育,見花卉就任意亂採。若從小就教他愛護花卉,那長大也必愛護花卉的。這是澆花的第一好處。小孩子對於花木本是不知道的,現在若我們教他天天澆水,他就慢慢兒曉得花木一天一天地能長大起來,也曉得花木必須依賴水而生活。這種知識可從澆花動作得來。這是澆花的第二個好處。小孩子澆花的時候,我們可以教他花卉的顏色和花卉的名字以及花卉的結構。這是澆花的第三個好處。從這三種好處看來,澆花確是一種很好的動作,做父母的豈可不注意呢?

原則九:小孩子應有塑泥的機會

一鳴有一天在廚房裡拿一點粉團來給我看,我就暗示他說:“你去做一隻狗,做一隻鴨,做一隻雞。”他就把粉團拿來玩,一會兒就拿來給我看,並且對我說“人”。從前在我的村中,有一個小孩子席珍,很喜歡把汙泥取來,在大石上再三的摘擲,塑成數種人物的形態,而後再施以各種色彩,非常相象。

我看見有許多做母親的,對於小孩子做“泥塑”的事情,必是絕對禁止的。以為小孩子玩汙泥,一則汙及身上的衣服,二則荒廢讀書的時間,是很不相宜的事情。然這種觀念,可是錯了。小孩子能泥塑各種人物,可以養成他們的創造精神,提起他們的興趣,忘卻許多惡劣的感想。他們做成一種人物,而且可以使他們應用色彩,適合於人物的各種身份,加以點綴,這大可增加他們想象的能力。所以小孩子做“泥塑”的遊戲,父母不但不可禁止他們,簡直非積極提倡不可呢!

原則十:小孩子應有玩沙的機會

我今天在野外遊玩,看見一群小孩子在沙灘上玩耍,大家都赤著腳,在沙上滑來滑去,或者互相拉倒在沙灘上,相與玩笑,其中比較智慧的孩子,更把沙泥堆積起來,做成小山的樣子,或則在沙灘上用竹杆劃成幾條線痕,表示河流的狀態。他們在沙灘上玩耍,非常高興,簡直連飯都不要吃了。又,我常帶一鳴到鄉下去散步,他看見那邊築屋用的一堆泥沙,就去玩弄,玩了好久,還不肯回去。從上看來,小孩子是喜歡以泥沙為戲的。

陳鶴琴:遊戲就是工作,工作就是遊戲

戲泥玩沙,是小孩子喜歡做的。我們正可利用泥沙實地去教授小孩子。從前我們給小孩子講故事,往往沒有各種實物的材料,可以加強小孩子的記憶。費烈斯(ZillieA.Faris)以為替小孩子講解的時候,除應用黑板外,最好是利用沙臺(sandtable)作講解時的幫助。有了沙臺,則教授功課或故事的時候,可以劃成種種具體的形狀,在小孩子的心裡,格外可以得著更深刻的印象。費氏又以為沙臺的主要用法,就是在教授地理的時候,做教師的可以把本地的山脈河流、重要的城池,畫在沙臺上,實地給小孩子解說,一定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

這不獨小孩子可以應用,即成人說故事的時候,也可以利用的。現在凡沒有沙臺的學校,簡直不能算設備完全的了。惟太細的沙,是不適用的。我們普通總是用黃沙,置在臺上,作種種地圖,或擺出種種歷史上的古蹟的所在,加強小孩子的記憶。做教師的,要使小孩子明瞭沙臺的作用,並不是玩弄的東西。小孩子要能自己的擺出山脈河流的形勢,而無須教師的指導。所以“玩沙”這件事,在遊戲之中,而實含有教育上的作用的,我們萬不可把它忽視過去。

2019年伊始,“向日葵國際教育”迎來各欄目的全新升級改版,除了一直陪伴您的“向日葵父母學堂”之外,還將開設“向日葵教師學院”,幫助中國教師和家長自主學習,做孩子的全球勝任力導師。

不斷優化的是內容,而始終不變的是我們以“兒童中心”為理念、讓孩子在玩中學的教育方向——我們相信“遊戲是兒童心靈視界的自由呈現,可以超越時空的侷限,給兒童帶來更多想象的可能,給予他們一片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