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銀杏供春」壺

供春壺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間,江蘇宜興制砂壺名藝人供春所作的壺。傳說他姓龔,名春。供春是一位官員的書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會做紫砂壺,供春就偷偷地學。後來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澱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銀杏樹的樹癭,也就是樹瘤的形狀做了一把壺,並刻上樹癭上的花紋。燒成之後,這把壺非常古樸可愛,於是這種仿照自然形態的紫砂壺一下子出了名,人們都叫它供春壺。

王健「銀杏供春」壺

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負有盛名。供春之壺,勝於金玉。周澍《臺陽百詠》:"最重供春小壺,一具用數十年,則值金一笏。"傳世的供春壺極少。1923年,儲南強在蘇州蒐集到一把供春壺,壺把的款識"供春"二字,缺蓋,後由裴石民配做。供春壺以銀杏樹癭作壺身花紋,造型別致,紫砂色,現藏北京歷史博物館。

王健「銀杏供春」壺

王健,生於1963年, 工藝美術師, 80年高中畢業後分配進廠,從事陶瓷產品開發設計,84年進修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作品入選中日韓交十週年紀念等多項大展,並多次獲獎,1992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秀棠先生,專業從事紫砂雕塑創作,2002年在紫砂二廠研究所成立雕塑工作室至今。

王健「銀杏供春」壺

王健老師作為徐秀堂的高徒,他全手工製作的「銀杏供春,採用原礦段泥 ,容量為360CC,供春傳統經典器型,為文人雅士所喜歡,此款供春與眾不同之處在於是銀杏供春,帖葉鮮活細緻,古樸自然,富有野趣。

王健「銀杏供春」壺

它的最根底特性是壺身的紋理:供春壺的壺身一般是銀杏樹的樹皮紋理,也有做成松樹皮的紋理。供春壺的壺蓋一般分為南瓜蓋和靈芝蓋兩大類,壺身形體出現不規則性,比較隨意,壺身上制壺教師用手指往裡壓的壓痕。壺身用紫砂段泥,壺胎體比較薄,純手工製造。供春壺因為泥料需求燒高溫,加上壺身有刻紋和壺胎體較薄,所以存在必定的燒製危險。

王健「銀杏供春」壺

壺體外表的風化,樹紋開裂的精雕,樹幹的百年滄桑,枝節的老辣。彷彿天成,近於天然感,天然天成,不管從形體結構,壺嘴、壺把調配、都藉助於天然形象觸發的“徹悟”樹形的迂腐、壺體的冰裂,外表“蟲蝕木”的作用,宛曲悠長,到達“順物天但是不容私”的境地。

王健「銀杏供春」壺


王健「銀杏供春」壺


王健「銀杏供春」壺


王健「銀杏供春」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