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蒙古帝國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日益壯大,其獨特的弓馬騎射戰術以及成吉思汗高超的戰略眼光和軍事能力,讓蒙古人的鐵騎跨遍歐亞大陸。

而在蒙古的歷史上共有過三次大規模的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滅花揦子國西征,最後佔領中亞地區建立察合臺汗國;第二次是窩闊臺大汗發動的西征,以各宗王、貴族的長子出征,最後佔領欽察、斡羅斯等,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欽察汗國也是金帳汗國;第三次是蒙哥大汗發動的旭烈兀西征,佔領波斯和敘利亞等地,建立伊兒汗國(伊利汗國)。

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旭烈兀是蒙哥大汗的三弟,此次的西征也是三次中規模最大,也是最後一次西征。旭烈兀在此次西征中,先後滅了木剌夷國、阿巴斯哈里發王朝,最後更是與埃及王朝爭奪敘利亞地區。這在蒙古帝國的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蒙哥大汗的憤怒:出征波斯與敘利亞

蒙哥大汗於1251年7月即位,在這之前成吉思汗曾經派出哲別和速不臺以及窩闊臺派出的綽兒馬征服過。但當時波斯境內還有木剌夷國和阿巴斯哈里發王朝還沒有被蒙古人統治,於是蒙古大汗派自己的三弟征戰這兩個地方。

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旭烈兀劇照

木剌夷國是一個由伊斯蘭教什葉派中的亦思馬因教派建立的宗教國家,該教派把教徒訓練成為刺客,專門進行刺殺活動,但正統的伊斯蘭教卻將亦思馬因派視為異端,稱之為“木剌夷”,這在阿拉伯語中意為“迷途者”,木剌夷國就是在今裡海南岸的伊朗北部。

成吉思汗派哲別追殺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的時候,木剌夷國曾向蒙古大軍投降,但因為哲別大軍北上高加索地區,所以沒有對該國採取什麼統治措施,於是木剌夷國趁此繼續發展。後來亦思馬因派教徒佔領了庫希斯單、魯德八兒等三百多座城市,木剌夷國被牢牢控制在其手中。

亦思馬因教徒在波斯境內行蹤詭秘且手段兇殘,這讓波斯的貴族惶惶不可終日,伊斯蘭教大法官苫思丁·可疾維尼曾覲見蒙古,當時的他身穿連環鎖子甲,這讓蒙古感到困惑。蒙古問起原因,苫思丁·可疾維尼回答說怕亦思馬因的教徒刺殺,只能身穿這樣的護甲。

綽兒馬率領蒙古軍隊征服呼羅珊地區後,派成帖木兒治理呼羅珊,但此人也是生性殘暴不把人命當回事,所以亦思馬因教徒也隨之仇恨蒙古統治者。在蒙古大汗即位後,木剌夷國甚至還拍出四百多此刻混入蒙古尋找機會刺殺這位蒙古統治者。亦思馬因教徒的瘋狂舉動徹底惹怒了蒙哥大汗,所以他決定出兵攻打波斯。

木剌夷國的滅亡

旭烈兀的主力在1253年10月9日出發,命朮赤系宗王巴剌罕、禿塔兒萬人先行。在阿姆河附近碣石城逗留一個月期間,旭烈兀命令波斯和其他西方諸國的君王前來參拜。魯木的兩個國王也速丁和魯克賴丁、法兒思阿塔畢阿不別克兒等都來參拜,並表示原因為此次的西征效力。

正當大家都做好了準備時,卻沒想到木剌夷國內卻發生了奪權鬥爭。木剌夷國國王阿剌定被侍衛趁其酒醉熟睡時用斧頭砍死。其實這次的政變是王子魯克納丁.忽兒沙指使的,父親被殺后王子登上了木剌夷國王位,而那個侍衛最後也被處死。

1256年春,旭烈兀與怯的不花和郭侃在匝維會合,旭烈兀大軍進入徙思城(今伊朗馬什哈德北),西進你沙不兒州的哈不傷(今伊朗內沙布爾東),而忽兒沙也很識相,他知道自己的勢力與蒙古軍相差太大。所以便主動投降,為求拖延時間,然後再爭取主動。

忽兒沙從駐地麥門底司堡遣使到哈馬丹蒙古將領牙撒兀兒出乞降,但被指派直接向旭烈兀賠款求和。1256年9月2日,旭烈兀率軍抵達哈剌罕和必思塔木(今伊朗塞姆南省北部)。忽兒沙派自己的弟弟沙罕沙到旭烈兀處乞降,旭烈兀提出要保住其國只有忽兒沙自毀城堡,並需要親自來降。於是忽兒沙下令拆除城堡防禦工事,但他希望能夠延期一年在投降。

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旭烈兀拒絕了這個條件,直接兵分三路同時進攻麥門底司堡。蒙古軍先後征服了刺兒、沙黑迪思等地。忽兒沙見情形不對立刻同意投降,但嘴巴上答應,可還是隻排除自己的兒子和弟弟出使旭烈兀。最後在三支蒙古軍的圍城下,忽兒沙面對絕境後終於在1256年11月20日出來投降。

麥門底司堡戰役後接著就是奪取阿剌模忒堡的戰爭。阿剌模忒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旭烈兀派人將其包圍,隨行的忽兒沙直接被派出來勸降,可是守將穆合底木拒絕投降。於是旭烈兀命令部隊強行攻城,雖然三天後敵軍投降,但是旭烈兀還是下令對阿剌模忒堡進行洗劫。

在對木剌夷國的征戰結束後,旭烈兀把忽兒沙押回蒙古進諫蒙哥大汗,而蒙哥大汗認為送這樣的人回來白白使戰馬受累,於是不見。然後忽兒沙再被送返的途中被蒙古兵殺死,而他的親屬和衛兵也被全部處死。

立國177年(1084-1256年)的木剌夷國一共經歷了7為國王,但也因為它破壞了波斯的文明和秩序,必然受到嚴厲的打擊,最後走向滅亡。

攻打阿抜斯哈里發王朝

結束了木剌夷國的戰爭後,旭烈兀於1257年4月出發向哈馬丹,這一站的目的地是阿拔斯哈里發王朝。1257年9月10日旭烈兀到達哈馬丹,駐守木乾草原的蒙古將軍拜住拜見旭烈兀,旭烈兀生氣的罵拜住:“綽兒馬罕那顏死了。你繼承他的職位在波斯做出了什麼?你打敗過哪支軍隊,征服過哪些敵人?你竟拿哈里發的輝煌、偉大來嚇唬蒙古軍隊。”

拜住回答到:“我無罪,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我都已經完成了,從列夷起到魯木和敘利亞境內,都被我順利的解決了,只有征討報達的事我沒有解決,是因為那裡人民眾多,軍隊、武器和裝備充足,面臨的道路難走,不可能向那裡進軍。”

旭烈兀聽完拜住的話後,決定在攻報達之前,派拜住攻打小亞細亞的魯木國。而此時的魯木國,國王也速丁與弟弟魯克賴丁處於內戰中,魯克賴丁兵敗被囚禁,也速丁國王停止向蒙古人上貢。為了能夠解決魯木國的賦稅和兄弟紛爭問題,旭烈兀決定攻打魯木國。

拜住打敗了也速丁後,釋放了魯克賴丁,讓其治理國家,而也速丁逃到東羅馬帝國後上書給旭烈兀,旭烈兀答應其兄弟兩人分治魯木國。

此時謨斯塔辛阿拔斯王朝第37為哈里發,旭烈兀曾遣使者勸降,但莫斯塔辛拒絕投降,旭烈兀再次兵分三路攻打報達國。1258年1月18日,旭烈兀抵達報達城下,蒙古大軍對報達城形成了合圍之勢。

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等到2月10日時,報達城堅持不住,莫斯塔辛只能帶兒子和家眷出城投降,但以蒙古軍的性格肯定要燒殺一番,果然在13日後蒙古軍入城搶掠、屠殺17天,報達城80多萬人死亡。莫斯塔辛將阿拔斯哈里發王朝累積了500多年的財富全都拱手送給了蒙古人。而莫斯塔辛則被旭烈兀下令將莫斯塔辛放入麻袋中,用亂馬踩踏而死。

立國507年(750-1258年)的阿拔斯哈里發王朝徹底滅亡,此後旭烈兀下令阿里八哈都兒為報達城掌管,由原阿巴斯哈里發王朝丞相木愛亦答丁.伊賓.阿勒合迷輔佐,法魯忽丁為內政長官。

昨晚這些事後,旭烈兀將在報達國、木剌夷國、魯木國、谷兒只等過劫掠的財物都運到阿哲兒拜佔境內的烏爾米亞湖(今伊朗東、西阿塞拜疆省交界處的烏爾米耶湖)的島上,並在島上修建了一座城堡用來存儲這些掠奪來的財寶。

與埃及爭奪敘利亞

1259年旭烈兀率軍進攻敘利亞,但聽到蒙古大軍來襲時,敘利亞各城全都不敢應戰。阿勒波城淪陷後,哈馬特城(今敘利亞哈馬)守將果斷棄城而逃,哈馬特城貴族將城門鑰匙送到旭烈兀手裡,請求派人管理此城。

納昔兒此時在伯兒哲附近的軍營中,得知阿勒波城被攻破,便在1260年1月29日放棄大馬士革城,又下令城中的軍民退到埃及。大馬士革法官木哈亦哀丁持重幣和城門鑰匙到阿勒波向旭烈兀投降,旭烈兀見此便讓其為敘利亞的大斷事官。

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3月1日,怯的不花率一堆蒙古大軍駐紮大馬士革外城,因為內城還有抵抗者,蒙古軍從3月21日夜開始向內城炮擊,直到4月6日才攻下內城,此刻大馬士革城才徹底淪陷。這時阿勒波城的旭烈兀得知蒙哥大汗去世,決定班師回蒙古,命大將怯的不花率兩萬蒙古大軍繼續攻打敘利亞別的地區。

蒙古大軍派使者到開羅令埃及投降,而埃及國王自然不答應,直接派兵抵抗。兩方軍隊在大馬士革南邊交戰,想來有戰必勝的蒙古軍此次打敗,怯的不花戰死。埃及乘機奪取敘利亞諸城,殺死各地官員。此次戰役蒙古大軍被驅逐出敘利亞範圍,埃及砍斷了蒙古軍向埃及和非洲擴張的觸手。

聽到自己心愛大將戰死的消息後旭烈兀痛心不已,便下令額裡該那率軍繼續討伐敘利亞。1260年11月底額裡該率軍入侵敘利亞,掠奪了阿勒波地區,此時的馬木魯克算端奔都黑答兒出兵迎戰,額裡該軍在霍姆斯附近被擊敗,只能退守幼發拉底河東岸。

1260年4月,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本來要打算回去參與爭奪大汗的位置,但在迴歸途中收到二哥忽必烈已經即位成為大汗,於是便停止東歸,駐軍波斯靜觀其變。此時阿里不哥和忽必烈斗的你來我往,旭烈兀決定誰都不得罪,也不表明立場,保持“中立”。

忽必烈為了得到旭烈兀的至此,他派遣使者告訴旭烈兀:“從質渾河岸到密昔兒大門,蒙古軍隊和大食人地區,應該有你旭烈兀掌管,你要好好管理,讓我們蒙古人的威名流傳四方”。這句話其實就像是忽必烈對旭烈兀的 一種信任和任命。於是,旭烈兀立刻堅定立場的站在了忽必烈這邊,他甚至還派遣使者勸阿里不哥服從忽必烈,並把他在阿里不哥軍隊中效力的兒子藥木忽兒召到波斯。

旭烈兀統治的地區稱為“伊兒汗”,這句話翻譯過來其實是“付出”或“臣屬”的意思,也是表示他建立的汗國是臣屬於蒙古大汗,為大蒙古帝國的宗藩治國,所以他建立的政權被稱為伊兒汗國。

伊兒汗國的疆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西至小亞細亞半島,北達高加索山,南至波斯灣。旭烈兀在那裡修建了包括圖書館和天文臺等許多建築物,他的繼任者以後都成為伊兒汗,這是旭烈兀一隻對自己的蒙古故鄉表示臣服和敬畏的思想。

旭烈兀作為蒙古的英雄人物,從蒙哥大汗時期就一直戰功卓越,以至於蒙古三大西征之一才會排他出徵,而他的軍事才能也確實沒讓蒙哥大汗失望。在後來蒙古四分五裂之時,旭烈兀也都沒有脫離或背叛蒙古帝國,自己建立的統治區也從未改名。

蒙古三大徵之—旭烈兀西征:戰木剌夷國、滅阿拔斯王朝、奪敘利亞

旭烈兀

旭烈兀的西征不論從經濟、軍事、文化方面都為蒙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的此次西征再一次擴張了蒙古帝國的疆域,劫掠的財寶需要另外修建城堡才能儲藏的下,而在敘利亞地區,各城市的守城官聽到蒙古大軍的威名後嚇得要麼閉門要麼棄城,蒙古大軍的威名在這些大將的手中如日中天,敵人聞風喪膽。

或許我們可以反過來說,如果當時不是因為蒙哥大汗去世,攻打敘利亞各地的任務只能交給愛將,不然以旭烈兀的軍事才能,埃及或許並非是他的對手,收服敘利亞也不在話下。

雖然時過境遷,這件事也只能是猜測,但不得不說蒙古帝國時期確實是人才濟濟,除了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等幾位雄主,手下還有旭烈兀這批軍事人才,蒙古人的鐵騎才能踏遍半個地球,蒙古人三大徵才會有如此的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