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力學小學 —— 一所充滿童趣、活力、希望的小學

南京市力學小學於1947年春,由近代教育家愛國和平老人、民國政府中宣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委員的邵力子先生及其夫人傅學文籌資創辦了“南京市私立力學小學校”,傅學文女士任校長,誕生之初有六個班級並附設幼兒園,這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民族小學,成立之初的“南京市私立力學小學校校董會”由時任民國政府監察院院長的于右任擔任。1951年,二位老人將學校贈予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局,正式更名為南京市力學小學,1953年,改稱南京市育紅小學,1981年5月,學校恢復原名,1988年,南京師範大學與力學小學實行聯合辦學,在使用原名的同時,命名為“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小學”。

南京市力學小學 —— 一所充滿童趣、活力、希望的小學

這是一所非常獨特的學校,在這片土地上,曾留下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深情的足跡,建校初期,周恩來總理、董必武主席在梅園新村與國民黨談判期間,曾踏訪這裡,拜望邵力子先生。“五十年代初,劉伯承、陳毅兩元帥曾先後到校視察,給予讚譽和支持”。這片土地,鐫刻了偉人的足跡,定格了偉人的音容,他們對師生的親切關懷,對祖國未來的殷殷期望,這一切都化為了學校無法改寫的歷史,也鑄就了她獨特的文化。力學小學得天獨厚,人傑地靈,如今的她坐落在由東至西的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一脈相承的龍脈腹地。三所著名高等學府,親切地擁抱著這所充滿童趣、活力、希望的小學,並以其文化、學養、精神、品格氤氳著她,浸潤著。

校名“力學”,傅學文校長說:“取“致力於學習”之意,以勉勵學生,其次,正巧各取我們名字中的一字,可以作創建人的永久紀念”。“力學”,既為校名,也是校訓,改革開放後,力學人提出“努力學會做人·努力學會學習·努力學會生活”的教育主張,努力踐行素質教育。2000年,新課程改革伊始,範雲良同志擔任校長,確立了“學生健康成長·教師成功發展”的雙主體辦學理念,學校邁上了內涵發展的嶄新教育旅程。歷經“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個五年的改革創新與實踐磨礪,凝鍊出“努力學習·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師生教學與研究的新主張,拓展、豐富、深化了“力學”校訓,成為力學新文化的核心元素。“十二五”期間,學校“研究性課堂”主課題暨國家級規劃課題、省級重點課題榮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江蘇省教學成果獎(基礎教育類)特等獎的殊榮,標誌著力學小學的辦學質量和教學成果已位於全國和江蘇的前列。

南京市力學小學 —— 一所充滿童趣、活力、希望的小學

2009年力學小學教育集團成立,以力學小學為龍頭學校,與鳳凰花園城小學、財經大學附屬小學、龍江小學組成,2014年,原下關復興小學作為力學小學分校進入集團,成為新鼓樓教育融合的第一舉措;與此同時,學校還與與金地房地產集團、金浦房地產集團合作開辦金地自在城力學小學分校、金浦海德北岸力學小學分校兩所分校;2011年,學校動議發起成立“全國小學研究型文化名校聯盟”,首批結盟五家學校:重慶市中華路小學、大連市實驗學校、東莞莞城中心小學、瓊海市第一小學,締結為頗具研究價值和發展前景的小學教育共同體。

2015年秋季,力學小學為期兩年的改建擴建工程全面竣工,新校園佔地面積為7450平方米,目前擁有57個教學班,3000餘名學生,近150名教師,其中特級教師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5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1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優秀青年教師54人,高級教師11人。

力學小學得天地之厚澤,胸懷理想,不懈追求,堅持創新,文化底蘊日漸豐厚,教育碩果掛滿枝頭,“研究性課堂”和“小公民教育”是學校兩張燙金的名片。

南京市力學小學 —— 一所充滿童趣、活力、希望的小學

新世紀之初,力學人樹起了“研究性課堂”這面教學創新的大旗,獵獵迎風,颯颯飄揚,為新課程改革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研究性課堂是一名校長“十年磨一劍”的孜孜追尋,是力學人執著堅守的教育夢想和課堂理想,它建構了力學小學嶄新的話語體系和文化框架。2010年3月,42萬字的《研究性課堂實踐論》課題研究學術專著由江蘇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標誌著課題研究完成了理論建構,創造了自己的教育教學主張和學說。

2005年,力學小學作為江蘇省公民教育實踐活動首批實驗學校首開江蘇公民教育先河。學校放眼學生的生命成長,把培養小公民的責任感、中國公民的使命感、打好人生精神底色作為新時期的德育工作重點,以“童心看生活,童語話社會”系列公民教育實踐活動為切入口,深入探求新時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途徑。我們的小公民教育重點在以“我們感”為情感基石的兒童心靈建構上,從“我”走向“我們”,從小範圍的“我們”走向大社會的“我們”。從“我們”的歸屬走向“我們”的參與,“我們”的建構。小公民教育一步一步引領著孩子走向心靈的更高境界。

漫漫崢嶸七十餘載,悠悠滄桑力學情懷,力學小學的社會美譽度和教育影響力日趨攀升,受到業內認可和百姓讚譽。未來,力學人將滿懷教育激情,用行動和智慧追逐我們共同的教育夢想,攜手抵達美好的教育遠方。


關注我們,通過底部網站可查閱更多信息~
聲明:信息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wx:smitrue)提交信息,我們將及時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