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一斤金子維持生活一年,可以活得舒坦嗎?

剛日讀史


正好前一段時間在寫相關內容,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北宋的流通貨幣是銅錢,物價是以銅錢為單位,而不是黃金和白銀。要想知道一斤金子維持生活一年,可以活得舒坦嗎?首先我們要把一斤黃金換算為銅錢。

根據《宋史-食貨志》一百二十七卷記載,【太平興國二年,江西轉運使言:"本路蠶桑數少,而金價頗低。今折徵,絹估少而傷民,金估多而傷官。金上等舊估兩十千,今請估八千;絹上等舊估匹一千,今請估一千三百,餘以次增損。"從之】,

我們可以知道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一兩金子從兌10貫到8貫(一貫就是一千錢)。北宋物價趨勢總體上漲,所以我們按1兩10貫來計算,北宋時一斤是16兩,那麼一斤黃金就是160貫錢。

那麼年收入160貫錢相當於什麼生活水平?富豪?中產?小康?貧困?

我們看看北宋物價

米價:北宋神宗時期大概為每石六、七百錢,一石相當於92.5斤(夢溪筆談-辯證一)

布價:北宋真宗時期每匹約為150—300文

北宋地方官員如大縣(萬戶以上)縣令每年基本俸祿240貫左右,小縣縣令基本俸祿150貫左右(附加收入不計)。所以160貫相對一個小縣縣令的俸祿差不多。

如果是一個人生活,一年160貫,那相當舒適的。

宋筆記《乙編卷五.儉約》中記載,生活舒適得標準是“十口之家,日用一貫(1000文錢)。如果養一家子的人,可能得節約點。

創作不容易,如果我的回答您喜歡,請關注評論,謝謝


參考書目

《夢溪筆談》宋 沈括

《宋史食貨志補正》中華書局


趙宋春秋


大家好,我是南嶺說史,以下是我的答案:

每個時代的物價和度量衡的標準不一樣,按照當前的黃金價格大概為360元人民幣每克,一斤即是500克大約為18萬,姑且以20萬計。

20萬在如今的社會,雖然很多東西都很貴,但一年的生活想要舒舒服服還是可以的。

以現在的米價大概3元左右可以有一斤的米,一頓大概3兩米,一天下來也就是一斤左右,而菜之類的,就算每天都吃雞鴨魚也不過一百元一天,一年也就是36500元,生下的16萬左右完全可以嗨皮一年。

那麼一斤的黃金在宋代如何呢?

按照宋代和當今的重量換算,一斤金子在宋代大概是6兩左右(根據宋代半斤為8兩計算)。

而宋代的金價並不是一層不變,而且根據質量也有不同的價格。

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江西轉運使上奏提到:

金上等舊估兩十千,今請估八千。-《宋史》

這裡的十千和八千指的是多少貫錢的意思,也就是說每兩黃金可以賣十貫和八貫,而每貫大約為一千文左右,有時候會降低為八百文(姑且以一千文計算)。

但這不是大宋標準的金價,只是江西的金價。

隨著宋代在混一五代十國後,大宋境內趨於穩定,金價也隨之呈現上升的趨勢。

祖宗立國之初,崇尚儉素,金銀為服用者鮮。。。而金銀之價甚賤。至東封西祀。。。而侈費浸廣,公卿士大夫是則是效,而金銀之價亦從而增。-《燕翼詒謀錄》

大宋立國之處,大約為5貫左右每兩黃金,而到宋真宗年間,才上升到10貫之多。到宋徽宗時期,甚至有每兩黃金17.5貫的價格。此出自蘇軾蘇東坡之言。

曾有個文人寫了篇文章找蘇軾點評指教,蘇軾看了之後,說:

子之文,正如上等紫磨黃金,須還子十七貫五百。-《獨醒雜誌》

由於每個時代,受經濟的影響,金價不一樣,不妨取箇中間值,以10貫為準計算。

假設此一斤為宋時的一斤,而不是今天的一斤(在宋為6兩左右),也就是16兩,為160貫,即160,000文,16萬文。

那麼這16萬文和如今的20萬元相比如何呢?

首先得解決溫飽問題,再談精神物質享受。

糧食的價格,也不是固定的,也會受經濟的影響,災荒之年,糧食自然會升高,豐收之年則會略有下降。

而且每個地方也有差別,畢竟地域不同種出糧食的收成也會不同,比如江南一帶,自來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而西北或是西南多山之地,可以種植糧食的土地相對較少,糧食價格自然是不高的。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因為豐收,糧食價格為每鬥7-8文,大概每石為70-80文。

京東西、河北、河東、江、淮、兩浙、荊湖、福建、廣南路皆大稔,米鬥錢七、八。-《續資治通鑑長編》

二十年後,天聖八年,上升至每石300文。

竊以中田一畝,取粟不過一斛。中稔之秋,一斛所 售不過三百錢。-《范仲淹文集》

之後又有上升,宣和年間,有報告曾言及物價:

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時鹽價斤為錢六七十;今米價石兩千五百至三千,而鹽仍舊六十。-《宋史》

由此不妨以每石糧食六百文為準。

宋代每石為92.5斤,宋代每斤大約為625克,則每石大約為115斤糧食。

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夢筆溪談》

按前文所述一個人每天一斤糧食,則在宋代每年所需花費365/115*600=1904文。

其他食物:

牛肉大致為100文一斤;

羊肉900文一斤;

豬肉90文一斤;

魚肉30文一斤;

鱉20文一斤;

沿海地帶螃蟹一文錢2只,內陸大概為100文一隻;

乾薑11.6文一斤;

100文買竹筍可以吃三天;

一畦(50畝)菜價值1200文;

十文錢一個饅頭,油炸粑粑一文錢一個,蒸餅25文錢一個。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了不少北宋汴京城美食價格,見下圖:

更多詳細的可以參閱《東京夢華錄》和程民生先生的大作《宋代物價研究》

最後說說北宋的房租,在汴京城租房大概是每月數千文或者數萬文不等,其他地方相對較低。

《金瓶梅》中武大郎一個賣燒餅的兩層房子,可以看出住房應當是較為容易的。

結語:

據以上簡述可知,一斤黃金在宋代一年可以過著不錯的日子。


南嶺說史


一斤金子是500克,按照現在的金價330元一克,500克就是16萬5千。放在現在,舒坦完全沒問題。但是如果在北宋呢?

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北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都城開封人口不下百萬,市內商樓林立,有夜市和曉市,商品從日常用品到奇珍異寶無所不有,並且還有瓦舍勾欄,茶樓酒肆等非常多的娛樂場所。有錢又可以消費,過得不僅可以非常舒坦,甚至是滋潤。

但在當時,突然有了這麼多金子,該怎樣保護好自己和金子的安全?要想過得舒坦,必須先解決了這個問題,畢竟塞翁得馬,焉知禍福。


摩什曉明


宋制一斤是十六兩。一兩等於現在的37.3克。那麼宋時一斤金子就是596.8克。按現金的足金價格440元一克,就是26萬多。當然宋代的金子不會是千足金,有雜質,那麼合下來也得20多萬人民幣。在現在社會的話活一年也能生活的很好了。

射鵰英雄傳裡郭靖第一次見黃蓉,請她吃飯合人民幣一萬五,吃完送限量版手工定製衣服,外加一輛阿斯頓馬丁,看黃蓉無動於衷,咬咬牙又拿出四錠黃金,按照上面的計算那麼四錠黃金等於130萬軟妹幣。這尼瑪俠之大者,這妥妥的富二代啊。射鵰英雄傳原來講的是東海地主的網紅女兒和父親賭氣離家出走,沒帶信用卡沒帶手機,在張家口巧遇穿著手工定製限量版大衣開著全球限量版阿斯頓馬丁的頂級富二代,富二代請小網紅在米其林吃了頓飯,因為沒有手機不能發朋友圈,小網紅不高興,富二代脫下衣服掏出車鑰匙,又隨手送了100多萬零花錢的砸錢泡妞的故事。。。


甲申十七年


宋代的一斤是十六兩,按照當時的金銀兌換價格來說,一斤的黃金大約可以兌換成170多兩的銀子。那麼在宋朝,一兩的銀子有多大的購買力,能幹點什麼呢?

在當時,在人牙子行裡,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婢,人牙子給你洗的白白淨淨的,打扮的花枝招展然而在你的面前一戳,老闆承惠,白銀二兩。而十四五歲能伺候人的大姑娘,看模樣的俊俏程度,價錢是在四兩到六兩不等的。帶回家去無論你想幹什麼,想怎麼使喚都隨你的便。

那時候,官方的報價是一兩銀子等於一貫錢,也就是一兩銀子可以兌換一千個銅錢的。但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因為民間主要的交易貨幣就是銅錢,所以一兩銀子換銅錢的話,大概可以換到700到900個銅錢的,因不同時期的物價水平而有波動的。

而武大郎的祖傳燒餅也不過才一文銅錢一個的,那你想想一斤的黃金可以買到多少的燒餅?先如今就是不加蛋的煎餅果子也要四五塊錢的吧,把購買力換算到當今,也稱得上是一筆鉅款了吧。一個普普通通的幾口之家,用一斤黃金生活一年,那直接就是奔小康的節奏啊,小日子過得舒服滴很。


西域攪史棍


北宋人用貨幣作為錢,我們以都市錢陌來算,足陌是一百文(七十七陌)。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官用七十七,街市通用七十五,魚肉菜七十二陌,金銀七十四,珍珠、僱婢女、買蟲蟻六十八,文字五十六陌,行市各有長短使用。”官用的比較值錢可以買的東西多,不過在什麼地方使用什麼陌。北宋街道較繁華,物美價廉。生活是從小錢開始的,所以先換算一下單位:一兩黃金等於十兩白銀等於十貫銅錢等於一萬文同錢。生活無非是衣食住行,舒坦就是娛樂旅遊等。

民服“襦”、“襖”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備之服。襦襖有夾棉之分。“短褐”是一種既短又粗的布衣,為貧苦之人服用。還“白衫”“涼衫”《清明上河圖》中,有頭戴帷帽乘驢之女子也披"涼衫"。由於涼衫大多以淡紫色為主,是以羊毛和麻葛原料而取名。平民的衣服價格也不貴。

主食一般有大米和麵食,大米二十文一斤,一人一年要吃一百二十斤左右,就是兩千四百多文。賣面的每秤作一布袋,也是幾文一袋。吃早點《東京夢華錄》中記載“五更諸門橋市井已開,如瓠羹店門首坐一小兒,叫饒骨頭,間有灌肺及炒肺。酒店多點燈燭沽賣,每分不過二十文,並粥飯點心。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藥者,直至天明”。喝碗粥吃點面喝點酒二十文。不過要下一個高級點的餐館就要上百兩白銀,《會仙樓》條載:“止兩人對坐飲酒……即銀近百兩矣。”不過宋朝時期酒業很發達在《武林舊事》中有皇都春、中和堂、珍珠泉、有美堂、雪腴、太常、和酒、夾和、步司小槽、宣賜碧香、內庫流香、殿司鳳泉、供給酒、瓊花露、蓬萊春、黃華堂、六客堂、江山第一、蘭陵、龍游、藩葑等。

各種小吃十五文鋪羊、三鮮、炒雞、桐皮、澆皮、生、蝦燥三刀、棋子、火燠、經帶、鋪雞、造羹、鹽煎、苸、混飩、帶汁煎、羊泡飯、乃旋炒銀杏、栗子、河北鵝梨、梨條、梨乾、梨肉、膠棗、棗圈、梨圈、桃圈、核桃、肉牙海紅嘉慶子、林檎旋烏李、李子旋櫻桃、煎西京雨梨、尖梨、甘棠梨、鳳棲梨、鎮府濁梨、河陰石榴、河陽查子、查條、沙苑榲腉、回馬孛萄、西川乳橄欖、溫柑、綿棖金橘、龍眼、荔枝、召白藕、甘蔗、漉鵬沙元之類。更外賣軟羊諸色包子,豬羊荷包,燒肉乾脯,玉板鮓豝,鮓片醬之類。其餘小酒店,亦賣下酒,如煎魚、鴨子、兔、煎燠肉、梅汁、血羹、粉羹等。

北宋的房屋都比較簡陋,農村只有茅草房,城裡的有茅房和瓦房結合的,相當富裕的有四合院比較精緻。

正月、元宵、清明節、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端午節、六月六、七夕節、中秋節等都很熱鬧。 如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東京夢華錄》中“入池門內南岸…往日旋以彩幄,政和間用土木工造成矣。又西去數百步,乃仙橋,南北約數百步,橋面三虹,朱漆欄螲,下排雁柱”。立秋那天也很熱鬧十文錢可以買一荷葉水果。一般生活是可以過的很舒坦的。


數風雲野史


現在也行


寶泉之源


我感覺當然可以,就是現在一斤金子也可以很舒坦地生活一年沒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