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光纖產業鏈進入困境反轉

光纖

這裡可能會有小白說,光纖也關5G的事?實際5G的快速推進,會引發對帶寬的急劇需求增長,而帶寬最有效的傳輸,現在依舊是光纖(例如引起機房的帶寬暴漲,機房的帶寬全是由光纖傳輸),總之你可以理解,帶寬的需求增長會帶動光纖的需求增長

光纖應該說,在2016年至2018年是大建設年,當時的光纖價格是量價齊升,隨後在18年底,隨著4G建設潮的結束進入尾聲,大建設年遺留下來的供應沒有減少,但需求卻逐年萎縮,這導致供過於求,從而讓光纖在2019年出現了大跌,跌幅高達50%

本輪調整週期約18個月左右,


5G光纖產業鏈進入困境反轉

這麼長時間的下跌週期,肯定會有兩個結果:供給端

1、大量淘汰劣質產量公司出局

2、去庫存

這兩個結果,就會直接影響行業出現微妙的行業拐點,這其實也是面板的邏輯(想想是不是一樣?)

2019年3月12日,中國移動發佈了2019年普通光纜產品集採中標公告,此次採購規模約331.20萬皮長公里(摺合1.05億芯公里),但價格同比去年的60多元直接跌到了30多元,4月24日,中國電信也啟動光纜集採項目,集採量基本與上年持平,但價格也差不多下降了一半。

我們認為,30元的價格已經逼近廠商成本,若無光棒自產能力則盈利堪憂,新增產能大幅下降,再度降價可能性不大。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供需兩頭都受到衝擊,隨著新基建的開啟,需求端有望上行。


但今年還出現一個特殊情況:疫情

湖北省佔據中國市場35.0%、全球市場20.3%的光棒產能,其中武漢佔據中國市場21.0%、12.2%的光棒產能。光纜產能方面,武漢佔據中國市場的18.5%、全球市場的9.7%。此外,武漢市也是光纖等大宗商品貿易的關鍵通道,CRU數據顯示2019年11月武漢港口出口的裸纖佔比國內出口量的15.07%。


需求端:

5G的頻段高,基站數量可能是4G的2-3倍。5G基站建設需要光纖互聯,光纖將是光通信產業鏈的第一受益者。若按全覆蓋要求,據Fiber Broadband Association估計5G的光纖用量會比4G多16倍。考慮到我國4G基站覆蓋密度已經很高,城區間距僅數百米,估計5G光纖用量將會是4G的2-3倍。

5G基於C-RAN部署方式,RRU到BBU及BBU到匯聚點的前傳回傳網絡,預計平均每個宏基站前傳所需光纖約2km,基站光纜芯數為48芯,每段中傳和回傳所需光纖為0.5km。光纖複用率為60%。

目前而言,光纖直連、波分複用和ONT接入是5G前傳的主流方案,從延時角度看,光纖直連優勢明顯,但需視當地光纖資源而定;波分複用成本較低,從2019年光博會的情況看,三大運營商有望規模採用。但無論哪種方案,對沉寂多時的光纖光纜需求市場而言,均是增量。


結合盤面看:

那麼打開5G這個板塊,


5G光纖產業鏈進入困境反轉

中興通訊 權重龍頭

中天科技、亨通光電、光迅科技 為光纖分支和龍頭


亨通光電:彈性不錯

以2019年中報數據為例,其毛利率和淨利潤分別為16.2%和4.6%,較2018年同期分別下降4.9個百分點和4.4個百分點,回到了上輪光纖光纜漲價之前的水平。目前公司主業包括光纖光纜、電力線纜、海洋業務及光模塊。


(1)海洋業務:收購華為海洋,海上風電+跨洋通信齊發力

公司近日公告,已完成華為海洋 51%股權的過戶手續,公司已持有 華為海洋 51%股權,華為海洋已成為本公司控股子公司。 成功收購華為海洋,海洋板塊有望成為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據 Navigant Research 數據,2023 年全球海纜系統安裝量將從 2013 年的 110 個上升到 304 個,市場規模有數百億元。據研究機構 Technavio 測算,到 2021 年全球海底光纜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51.4 億美元,市場空間廣闊。

公司向來重視海底光電纜的研發及生產,認定海洋市場具備高壁壘(技術 和認證)、高毛利、未來市場空間大的特徵。亨通從 2009 年開始投入海纜, 通過不斷積累,突破海外廠商(ABB、普銳斯曼、耐克森、NEC、阿爾卡特) 壟斷,在技術、產能、認證等方面建立核心優勢,公司海洋業務從 2015 年的 2.8 億收入快速擴張到 2018 年的 11.8 億元,反映公司前瞻的戰略眼 光和務實精神,也印證公司優秀的經營管理能力和較強的執行力。 華為海洋不僅僅鋪設海纜,更為重要的是可提供端到端的交鑰匙海纜解決 方案。

華為海洋實現累計達 90 個項目數量/50361 公里長度。華為海洋具 備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強大的設計、研發和生產能力(包括各類創新型 海底中繼器、分支器等),並且背靠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全球海事系統有 限公司,擁有極快速的服務響應能力。 此次與華為海洋強強聯合互補短板,協同效應極強。公司的海纜製造業務 能夠可與華為海洋承接的各類國際海纜建設項目進行全面配套,亨通海洋 業務將形成從產品-系統集成-整體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能力,將躋身全球 海纜市場第一梯隊,打開長期成長空間,將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

細分市場看,海上風電需求持續爆發,同行企業東方電纜、中天科技的報表數據也有佐證,隨著公司設備折舊逐步計提,我們預計2020年毛利率將進一步提升。同時,考慮到整體海洋風電成本中,約30%集中在施工,未來亨通從單一的設備產品向工程總包延伸將成為趨勢。


(2)光通信:從光纖光纜,向高端光模塊挺進

亨通目前已形成光棒—光纖—光纜全產業鏈佈局,目前光纖產能超5000萬芯公里,位列國內第一陣營。

經過2019年的殺價,我們判斷目前光纖價格已接近底部,部分不具備光棒能力的企業會加速退出,產業整合期來臨。隨著5G推進,基站連接及回傳、農村地區光纖全覆蓋等驅動需求回暖,整體光纖光纜需求將較2019年有所回升。同時,歐美以及亞太新興國家也開始加碼5G,亨通海外佈局有望進入收穫期。

同時,公司在高端光模塊方面的成果將逐步落地。3月初,公司推出首款400G數通硅光模塊,並將在本月的OFC展會上演示

。此前公司與英國Rockley成立合資公司佈局硅光,但市場擔心技術門檻較高,進度不可控,此次公司發佈新品,將打消市場疑慮。我們判斷,該產品有望於今年年底小規模出貨。高端光模塊更多瞄準雲計算市場,有助於亨通平衡在運營商及雲計算基礎設施領域的收入結構,避免光纖光纜帶來的業績波動。


(3)定增加碼海洋及高端光模塊

3月初,公司發佈定增方案,募資總額不超過 51.4億元,主要投向PEACE 跨洋海纜通信系統業、100G/400G 硅光模塊及補流。目前亨通整體負債率偏高,達65%,而通過收購華為海洋,以及同Rockley成立合資公司,其在海洋裝備及高端光模塊領域的佈局已初顯成效,募資到位後將加速產能提升。

我們將公 司 2019-2021 年盈利預測調整為 14.9 億、19.3 億和 24 億元(原值為 17.5 億、23.2 億和 29.1 億元)


中天科技600522:國外業務一半,疫情影響國外的企業停產,受益較大,,彈性大

公司是國內光棒產能最大的幾家光纖光纜廠商之一,旗下四大板塊業務:光纖通信/電力傳輸/海洋板塊/新能源儲能。2019年受光纖光纜價格波動影響,利潤有所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利潤同比減少12.3%。公司以其他業務的增長對沖光纖價格的短期波動影響。

(1)光纖價格承壓,海外需求良好

通信業務仍是最大業務版塊。2018年下半年開始,光纖價格下行,行業承壓,公司在同行業中業績表現較好。2017年開始,向中國聯通、移動都有供貨,2019年開始設備已經匹配認證中興華為。

原材料光纖預製棒國產化後,成本端有所好轉,上有好轉,下游走弱。光通信一半利潤來自海外(東南、南亞、非洲、南美、東歐,一帶一路佔比60-70%),需求仍保持穩步增長。

(2)其他業務發展良好,海外需求良好

海纜業務上

,公司旗下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纜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底光纜廠商。產值數十億元,在手訂單充沛。目前基本承擔總包商的職責,未來2-3年海洋板塊或保持高增長。

受益海上風電、跨洋通信、海底監測網等持續建設,在手訂單充裕,同時 海纜向系統發展,充分發揮海底光、電纜品牌、技術優勢,進一步延伸海 底接駁盒、水下連接器業務,實現海底輸電、通信、觀測完整產業鏈,並 且在海工業務也實現了重大突破,公司海洋板塊面臨廣闊成長空間。

公司 2019 年公告的海纜及海工訂單,合計金額高達 63.2 億元,具體如下:

1、2019 年 3 月,中標中廣核海纜總包項目,合同金額 24.83 億元,中天 為該項目提供 220kV 海底光電覆合纜、35kV 海底光電覆合纜、配套附件及 海纜敷設施工總包服務;

2、2019 年 6 月,中標海上風電總包項目,合同金額 5.26 億元,為射陽海 上南區 H1#30 萬千瓦風電項目提供風機基礎施工及風機安裝施工工程(標 段Ⅱ)基建工程施工;

3、2019 年 9 月,中標高壓直流海底電纜項目,合同金額 15.11 億元,為 三峽新能源江蘇如東 800MW(H6、H10)海上風電項目提供直流電纜採購 及敷設;

4、2019 年 12 月,中標海上風電總包項目,合同金額 18 億元,為三峽新 能源江蘇如東 800MW(H6、H10)海上風電項目提供第一批次風機基礎及 安裝工程(I 標段); 整體看,公司 2018 年海洋板塊業務收入 10.69 億元,在手訂單充裕、並且 需求仍較旺盛背景下,我們判斷公司海洋板塊未來兩年有望迎來持續高增 長,將成為業績的核心增長點。


光模塊業務上,因為5G帶來的需求相比4G要翻一翻,中天在光模塊領域,400G可以小批量供貨,主要是光電的方向,而目前10G建設較多,未來隨著大規模建設,25G、100G建設將逐漸增多。

我們預計公司19~21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7.25億元、22.03億元、27.43億元,EPS為0.56元、0.72元、0.89元。參考可比公司估值,給予公司20年PE19-22x


長飛光纖光纜 (6869.HK):淨利率最高,龍頭

長飛光纖是全球光纖光纜的領跑企業,在國內深耕行業多年,擁有雄厚的技術儲備,是國內最早的光纖光纜生產廠商之一,

有三大主營業務:光纖預製棒,光纖和光纜。

光纖光纜行業有著非常穩定的上下游產業鏈格局, 從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光纖預製棒製造、光纖拉絲和光纜製造。

5G光纖產業鏈進入困境反轉

長飛是國內第一家擁有光纖預製棒生產能力的企業,且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可以同時擁有PCVD,VAD,OVD三種制棒工藝的公司。

長飛能夠生產19種標準光纖,包括9種單模光纖和10種多模光纖等全系列通信光纖以及多種特種光纖。公司目前使用的光纖RIC工藝在提高光纖質量和降低光纖成本方面具有突出優勢。


公司是國內光棒產能第一的龍頭企業,佔國內光棒總產能30%以上,也是唯一具備光纖預製棒外銷能力的企業。

整個光纖光纜行業中:光纖預製棒、光纖、光纜佔整個產業鏈的利潤比例為7:2:1光纖預製棒是整個環節技術壁壘的核心,有著光通信皇冠上的明珠之稱,因此也解釋了公司2018年佔營收僅41.3%的光纖及光纖預製棒分部何以能貢獻72.76%的毛利。

5G光纖產業鏈進入困境反轉


長飛已於2020年1月收購了四川光恆通信技術有限公司51%股權,該公司主要中短距離光線通信系統光器件和光模塊。

預計 19-21 年公司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 8.23 億元、11.34 億元、17.65 億元,對應當前股價的 PE 分別為 30 倍、22 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