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這個春節期間難得清閒,康石石被幾位學生按頭安利看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對偶像劇發展的感觸深的恨不得寫十萬字論文。正值最近韓國的N號房間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藝術留學作品集創作中已成為“爛大街三件套”的主題——女權、性、暴力又重新迴歸社會輿論舞臺。


瑪麗蘇偶像劇與N號房間,貌似給予人完全截然不同的兩種感受,前者滿足了女性對感情的所有美好幻想,後者則是殘忍的血淋淋令人咬牙切齒。但背後的本質,其實都與女性的社會地位、女性的意識覺醒有關。


01瑪麗蘇偶像劇中女性地位提升的假象


被學生強行安利的影視劇有很多,有國產劇《親愛的,熱愛的》、《下一站是幸福》、《延禧攻略》,也有韓劇《迷霧》、《梨泰院》,美劇《大小謊言》……康石石雖然沒有時間都看完,但也確實是看了。另外也能通過一些平臺碎片化的片段以及學生的討論中瞭解到大概。情節先不討論,但許久沒看過瑪麗蘇偶像劇的康石石還是能從這兩部劇的女主人設中看到進步,以前的女主人設都是像《流星花園》裡的杉菜那樣的,而現在,時代明顯已經變了……


比如《下一站是幸福》、《迷霧》、《愛的迫降》裡這種精英式的女主角:三十歲出頭的獨立女性+有獨立經濟能力+公司精英管理層+業務能力超強+雙商高+堅持自己的戀愛觀。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愛的迫降》劇照


還有像《梨泰院》天才式女主的人設,同理還有《親愛的,熱愛的》女主角佟年:15歲上少年班+生物工程計算機雙學位+19歲研二修滿研究生學分+專業相關國際比賽拿名次+百萬粉絲網紅歌手+800米2分30秒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親愛的熱愛的》劇照


拋開人設是否立得住腳不談,最起碼如今的影視劇市場已經意識到,傳統的傻白甜女主人設已經不再能滿足讀者的喜好了。如今的影視劇女性角色刻畫趨勢已經越來越往獨立女強人的方向發展,相比善良勇敢勤奮的醜小鴨,大家如今更喜歡看像《梨泰院》裡的趙伊瑞那樣敢愛敢恨、業務能力強、受到委屈就呼對方十幾個巴掌大快人心的角色。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梨泰院class》劇照


從這個角度上看,整個瑪麗蘇偶像劇發展史似乎正是女性社會地位得到提升的體現。但是康石石再繼續往下看……


發現不對啊。


無論是精英女性還是天才少女,在感情面前,怎麼智商情商都雙雙下線了?《下一站是幸福》裡工作上精明能幹的賀繁星,仍然會被社會輿論所影響,與20歲的男實習生搞地下戀;美劇《大小謊言》裡拍的畫面多美,演的卻是一群中年精英女性為了一個男人互相撕逼打來打去;《迷霧》裡高貴冷豔的女主角心狠到為了事業連孩子都可以打掉,最後卻還是靠著一個一個男人一步步的往上爬……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迷霧》劇照


還有類似《甄嬛傳》、《延禧攻略》這些表面上看似女性覺醒的大女主瑪麗蘇劇,仍然擺脫不了作為男人壓力測試的本質。女主角任何成長、強大、黑化的轉折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因為自己被男人傷害了?這本質上根本不是女性意識的覺醒,而是偽女性意識的覺醒。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延禧攻略》劇照


真正的女性平權,應該像《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Gone Girl》那樣,不用等你來傷害我,我才變得強大,我自己能夠主動變得強大,我不但要變得強大,我還要影響我的媽媽,我的爸爸,讓身邊更多的人變得強大。愛情和婚姻有固然是很好,但只能稱為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更不是生命中的必需品。不用外界告訴我應該愛誰,我想愛誰就愛誰,我想不愛誰,我就可以不愛誰。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劇照


沒有人能決定一個女性應該成為什麼樣,每位女性都能夠有意識自主的綻放、成長、披荊斬棘,這才是真正的女性意識覺醒。


02女性的社會地位,真的提升了嗎?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僅從達沃斯論壇(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 Forum)發佈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數據來看,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從2011年至今,排名一直都是在倒退的。


2011年為61名

2012年為69名

2013年為69名

2014年為87名

2015年為91名

2016年為99名

2017年為100名

2018年為103名

2019年為106名


康石石被學生安利了幾部瑪麗蘇偶像劇...

或許很多人會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在如今中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今天,女性的社會地位難道不會因為“物以稀為貴”而得到提升嗎?


當然不會。“物以稀為貴”的性別優勢是在感情市場上的,而絕不是社會職場競爭上的。這種稀缺性不但沒有給女性的社會地位帶來正面的作用,反而還一定程度上帶來了負面的作用。


“女孩子讀這麼多書幹嘛呀?趕緊嫁人啊。”

“都三十了?還沒結婚?女人別光顧著工作啊。”

“再不生孩子就錯過最佳生育年齡了,老了你肯定要後悔的。”


在社會中我們不乏聽到這樣對女性化的刻板聲音,甚至畸形婚戀市場上還有類似“少奶奶”這類稱號,即女性憑藉著外貌和年齡,佔據婚戀市場上的優勢,因此掌握家庭經濟大權,不用幹活不用工作還能當家。不僅僅是農村地區,許多一二線大城市的女孩子都非常向往這樣的生活,許多家庭也會鼓勵自家女兒得以婚姻、家庭為人生的第一優先級。


這樣的現象從微觀上看確實是女性在家庭地位上的提升,老婆說一,老公不敢說二,也執掌著家裡的經濟大權。但是從宏觀上看,走出這個家庭,換到社會的價值體系上,有人會認可這類少奶奶的社會價值嗎?


所以,男性越來越願意給女性買口紅、包包、大房子並不意味著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只是體現了著女性在婚戀市場上的優勢,但這種優勢反而讓女性受到社會資本化的影響越來越趨向於倒退到女性最原始的圈養角色,反而會導致女性社會地位的倒退。


同樣是頂流偶像天團的流行歌曲,像小虎隊“想帶你一起看大海,說聲我愛你”這種陪伴式的愛,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成了TFboys的“給你買最大的房子,最酷的汽車”這種物質式的愛了呢。。。


03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靠的是每位女性的意識覺醒


讓我們時間先暫時的回到101年前的1919年。當時長沙一女子趙五貞,被父母強迫出嫁,反抗無效,最後在花轎中用剃頭刀割破喉管自殺。此事在當時引起巨大反響,毛澤東在12天中連續發表了9篇文章,大大啟蒙了大眾對女性地位的意識覺醒,更在當時成為新時代女性的社會行為手冊。


其中,大多數言論觀點放在101年後的今天仍然適用,比如:


男女的關係,依現代主張,應以“戀愛”為中心,戀愛以外,不能被支配於“經濟”。所以現代的主張是,“經濟各自獨立,戀愛的兒公共”。現代以前則不然,都不知有所謂“戀愛神聖”的道理,男女之間,戀愛只算附屬,中心關係,還在經濟,就是為資本主義所支配。


在《女子自立問題》一文章中更是為女子自立問題提供了方法論,原文如下:


關於使女自子〈子自〉由獨立不再受男子壓迫的方法,大要可如左列。
  (一)女子在身體未長成時候絕對不要結婚。
  (二)女子在結婚以前,需預備夠足自已生活的知識和技能,以此為最小單位。
  (三)女子需自已預備產後的生活費。
  上列三條,乃女子個人自立的基本條件。此外尚有“兒童公育”一個條件,為社會方面應大注意者。倘在女子方面能做上列三條,在社會方面又有兒童公育的設施,則戀愛中心主義的夫婦關係,便可成立。這也看我們青年男女諸君的努力呵!
  根據1919年11月21日《女界鍾》特刊第1號刊印。署名澤東。


第一條法律已經為廣大女性設立好了社會底線,而第二第三條的本質,無非就是教育水平與經濟基礎。


迴歸如今的現實當中,康石石從業教育領域多年,發現很多優秀的女生想出國深造,遇到的坎往往不是感情問題或者經濟問題,而是“女孩子讀那麼多書幹什麼?”“出國回來都多大了?要不要結婚?”“女博士?很可怕的”……因為這些外界的聲音,他們也會陷入自我懷疑、糾結的心情當中。


當然康石石也見過很多勇敢的女生,他們很灑脫,比如5年前的一個學建築設計的學生,30歲了決定用自己十年工作攢的錢出國留學,很堅定,也很自信。我還記得她當時和我聊她的想法:“我其實不是不婚主義者啦,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家庭當然很好。但是出國深造和結婚這種人生中的重大決定,在我眼裡都是一種提升自我的方式。我三十歲了,婚姻強求不來,所以我可以選擇出國深造提升自己啊,人總不能越活越倒退吧。


也就在去年年底,康石石收到了她在英國發過來的結婚請柬。沒錯,她在英國找到了她的如意郎君,雖然因為工作原因沒有前去參加,但康石石相信她一定會過的幸福。因為她從來不是會把自我價值依託在他人身上的人,這種女性的“漂亮”,與皮囊年齡無關。


所以同學們,讀書吧,多讀點書,多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才能漂漂亮亮的拒絕瑪麗蘇。


更多藝術留學&保研或世界名校作品集創作疑問,歡迎私信諮詢康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