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病毒二次傳播“生態環保鐵軍”全面迎戰

1月28日,在接到疫情期間醫院醫療廢水監測任務後,曾紹漢第一時間從江西老家驅車回莞,投身東莞發熱門診重點醫院廢水監測。

每次監測前,曾紹漢都會戴好N95口罩、護目鏡,穿好防護服;完成當天採樣任務後,才脫下來之不易的防護裝備。

儘管每次都是大汗淋漓,但他說:這身抗疫戰袍,更能彰顯環保鐵軍的風采。

疫情發生後,東莞市生態環境局全面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開展重點單位汙水監測及排查汙水去向,全力防止二次汙染,阻擊病毒蔓延。

此外,還為全市治汙、治水行業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服務指導,助力疫情防控。

全面規範加強醫療廢物收運處置

1月27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蔣亞軍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要求全市生態環境系統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崗位,勇於擔當,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消除生態環境安全隱患,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會議還決定成立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市生態環境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會議研究部署開展做好醫療廢物規範收運處置、醫療廢水達標排放、醫療機構廢水管網系統排查、加強三鳥禽畜市場環境檢查、加強全系統幹部職工防疫管控等十項工作,並明確職責分工,組織人力物力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眾志成城打贏全市防疫攻堅戰。

會後,蔣亞軍立即帶隊先後到市人民醫院、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檢查督導醫療廢物、醫療廢水規範處置工作。

據瞭解,目前,東莞建有1家醫療廢物處理中心,處理規模為30噸/天,並設有200多噸的貯存倉,用作應急暫存,實現了全市34個鎮街(園區)醫療廢物的統一集中無害化處置。

據統計,1月27日-3月18日,市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共收運醫療廢物1178.47噸,日均收運量為22.663噸,安全處理1177.307噸,現處置能力暫可滿足需求。

此外,為應對企業復工復產可能導致的醫療廢物暴增和市醫療廢物處理中心停爐檢修情況,市生態環境局還制定了《東莞市疫情期間醫療廢物應急處置方案》,優先處置全市發熱門診重點醫院以及臨時隔離點醫療廢物,將超出處置能力的非涉疫情醫療廢物運至橫瀝垃圾焚燒廠焚燒,每天動態掌握醫療廢物處置情況及焚燒設備在線監控數據。

開展重點單位汙水監測,防止病毒通過汙水傳播

為防止病毒通過汙水擴散傳播,東莞還全面開展了重點單位汙水監測,並排查汙水排放去向。1月28日,市生態環境局部署對全市各醫療機構及各定點收治醫院、發熱門診、集中隔離點、產生疫情小區、農貿市場汙水排放管網情況進行核查。

此次共核查了107家環評審批20張床位以上的醫療機構的排水情況。其中,92家醫療機構汙水接入城鎮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所涉及的城鎮汙水處理廠均正常運行;15家因管道原因,未能有效輸送到汙水處理廠。

此外,市生態環境局還繪製了全市39家重點醫院機構(含6家定點收治醫院)的排水去向示意圖,結合東莞市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明確每家醫院每處汙水排放點。同時,排查了47個疫情小區的排水去向;排查結果顯示,所涉疫情小區汙水均已接入市政管道,輸送至汙水處理廠處理。

在三鳥禽畜市場環境檢查方面,排查了214家重點三鳥市場及農貿市場的汙水去向。其中,3家已關閉,127家通過市政管道輸送至汙水處理廠處理,84家排入自然水體。

截至3月18日,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共檢查醫療機構7090家次、農貿市場2545家次,暫未發現嚴重環境違法問題和重大異常情況。同時,市生態環境局還成立了6個專項督導組開展現場檢查,共檢查醫療機構162家、農貿市場63家、屠宰場3家,工業企業30家,汙水廠16家,醫廢中心1家,發現112家單位存在各類環境問題(非重大環境違法和重大異常),均要求其落實整改措施。

為治汙、治水行業做好復工復產服務

隨著疫情逐漸平穩,東莞大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為規範東莞企業復工復產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質量安全,市生態環境局開展“服務進企業”系列活動,現場指導企業化解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防疫和環境治理問題。

2月13日,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曾鳴帶隊前往石龍鎮,先後走訪了京瓷連接器(東莞)有限公司、石龍祥和商貿市場、石龍新型冠狀病毒疑似病例集中定點隔離點等等,現場為企業防疫期間復工復產遇到的環境治理問題答疑解惑。

在走訪京瓷連接器(東莞)有限公司時,曾鳴表示,企業復工後要切實落實好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查薄弱環節,“務必確保生產過程中汙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達標排放。”

2月14日,市生態環境系統服務企業復工復產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會議召開,重點對全市治汙、治水行業重點企業復工復產做好服務指導工作。

截至3月18日,全市90家治汙治水重點企業中,復工88家,復工率97.8%;其中全市11家持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單位中,復工10家。此外,49家城市汙水處理廠、1家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和1家汙泥處置公司已全部復工。

60名“生態環保鐵軍”支援防疫一線

為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東莞市委決定組織發動全市市直機關黨員幹部職工組建市直機關抗疫工作隊,火速支援和參與疫情防控第一線工作。

1月31日晚,市生態環境局向全體黨員幹部、職工發出“動員令”。短短兩個小時,就有60人踴躍報名“參戰”。從2月3日開始,這60名“生態環保鐵軍”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統一安排,分兩批前往公路檢疫點、高速公路出入口站點、服務區、車站、碼頭等場所,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直到疫情結束。

在第一批出徵隊伍中,就有市生態環境局規劃與生態科的負責人李嫻。李嫻是一名5歲孩子的母親。“我是一名黨員,也是部門負責人,這種時候,我不上誰上?!”李嫻說,說不怕是假的,每個人都怕,但工作總要有人去做。

熊國柱也是第一批出徵的志願者之一。單位的“動員令”下來後,作為勞模代表、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他第一個報名。從2月3日起,他參與了萬江街道小享社區的基層疫情防控工作。

基層防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首先是摸清人員基數、掌握所有人員動向情況。“剛來到小享社區的時候,我們發現,社區登記的外來人員資料,有各種各樣的數據庫,人員信息存在很多的重複。”熊國柱說,如何把社區近萬條數據,整理為方便掌握和摸查的數據,是社區面臨的一個很大的難題。

於是,熊國柱與夥伴們利用自己掌握的數據分析知識,花了兩個通宵的時間,對小享社區所有的數據進行分析,最終篩選出600多條主要數據。之後,社區工作者就可以根據這600多條信息,給社區人員逐一打電話,落實他們的防控情況和出行情況,大大提高了社區的防疫工作效率。

製版:楊存海 王娟娟 林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