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金星,我國古代稱太白星。早上先於太陽昇起時出現在天空東方,此時被稱作啟明星,傍晚於太陽落山後閃耀於天空西方,此時被稱為長庚星。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太白星的運行有自身的規律,它出現的規律對於我們古人而言代表著極其重要的天意:太白星預示著國運。當太白星的顯現沒有按照之上所描述的規律時,則古人認為天意在變,世道輪迴了。

在古代,能掌握天道命理運行規律的是統治的高層階級,這種高層是服務於帝王的。一般民間的流傳也往往是統治階級想表達的意思,至於流傳是否合理並不重要,這只是一種統治方式而已。


當需要成為謠言時,就會成為謠言,當需要成為正統時,那就是正統。特別是在皇權不穩時,謠言就會四起,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在流露出上層各派的意思。但唐太宗時期皇權穩固,太平盛世,卻也難以抵擋讖言的預示。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唐太宗時期的武將李君羨,當時深得李世民信任,擔任左武衛將軍。在值守玄武門時(玄武門對於李世民的意義太重大了),多次發現"太白屢晝現。"意思就是太白星多次在太陽昇起後仍然不"退位",跟太陽一起閃爍於天空中。這在古代是"天有二主"之像,於國為大不吉。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雖然是武將,但李君羨卻懂得天有異象,他馬上向李世民彙報了這個情況,滿以為是向上盡忠,沒想到卻招來了殺身之禍。一個武將,非招惹文人的活,本是不該,或許是他第一個洩露天機吧,所以老天也將各種巧合集於他一身,讓他背了一次大黑鍋,最後連死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唐太宗李世民得到李君羨的彙報後,並不清楚天象到底是在預示著什麼,但那時他有一個歷史上神一般存在的太史李淳風。此人深通天地玄學、命理推算。他和袁天罡編纂的《推背圖》描述了唐至後世2000餘年的國運,《推背圖》中對後世國運的預言正在一個一個的實現。(《推背圖》內容深奧,以後有時間再做討論)。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李淳風作為太史,本身就有負責勘察天象的任務,"太白屢晝現"的情況他能不知道嗎?而且滿朝文武也都是懂得基本天文知識的人才,就沒有一個人向皇帝彙報?李淳風懂得洩露天機,必不得善,他要是不彙報,那是不願洩露天機。其他大臣不彙報,那是不願成為揭開傷疤的第一人。李君羨則不然,他都占上了,所以老天也就給了他一個回報:以死代報。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李世民讓李淳風對此現象進行解釋,李淳風迫於帝命,於是佔了一卦,卦言為"女主昌"。李淳風當時有沒有對這個卦言做出解釋,史書沒有記載,不得而知,李淳風可以卜出卦,但不一定會去解釋卦言,或許是他不願意說,或許是他也沒完全弄懂意思。於是"太白屢晝現"和"女主昌"困惱了李世民一段時間。特別是"女主昌"這個卦言。我們後世現在當然能知道這個卦的意思,但那時可絲毫沒表現出來跟武則天有任何一毛錢的關係。

但這總得有個解釋啊,隨後又一則消息,徹底讓李世民信服上天確實是在提醒他:天有異象,下必現之。

隋文帝時期,民間有位高人寫了一本記載秘聞的冊子,當時從冊中流傳出來的讖語:"桃李子,得天下,李氏當為天子。"

隋文帝雖然沒有聽從安伽陀和尚建言"誅盡天下李姓者",但他還是相信了李氏會是奪其天下的人,這個"李氏"不是隋文帝所認為的申明公李渾,也不是後來所認為的瓦崗寨李密。隋文帝怎麼也沒想到自家親戚李淵父子才是讖語選中的人。不管怎麼說,這個讖語最後得到了印證,李世民是既得利益者,因此對此是極為相信的。

這次這個記載秘聞的冊子又一次出現了,又一次發出了讖語:"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知道這句讖語後的李世民雖不理解其意,但心裡的憂患又增加了不少,再加上之前的"太白屢晝現"和"女主昌",讓他下定決心找出這個"女主"。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女主昌"的字面意思是女人主宰天下而繁榮昌盛,但在"貞觀之治"時期的李世民看來,絕不會把奪權之人認為是一個女子。所以這個"女"應該是某個男人姓名或者意義上跟女性有關。

當時是盛世,沒有出現隋末時期全國大亂,軍閥四起的情況,因此這個人不會在民間,只會在廟堂之中。但所有的大臣中沒有叫"女"子的名字。李世民於是舉辦了一次酒宴,所有在朝大臣盡皆參加,明面上是與下同樂之舉,實則是李世民追查讖語中人的計謀。李世民在酒宴之中下了一道行酒令的要求,眾位臣子喝酒要先說行酒令,而且在此活動中必須以各自小名稱呼自己。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輪到左武衛將軍李君羨了,他端起酒杯向皇上敬酒:"自言小名五娘"。李世民頓時"愕然"。《資治通鑑》中用這個詞來描述當時李世民的反應,我想也就是為了說明他找到了"那個人"。於是他說了一句讓自己安心和確認的話:"何物女子?乃爾勇健!"眾臣大笑,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是一個玩笑,李世民也大笑,因為踏實了!

李君羨,小名五娘,封地武連縣,左武衛將軍,鎮守玄武門,爵位武安公。這算是老天對其洩露天機的懲罰嗎?無論他有多大功勞,李世民從此對他"深惡之"。(《資治通鑑》)

李世民作為一代明君,也不是肆殺之人,他隨後剝去李君羨的軍權,貶為華州刺史,沒有了軍權,李世民也就放心多了。只是李君羨鬱悶不已,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當然這個原因李世民對誰也不會講。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李君羨上任華州後,除了一些簡單的政務之外,清閒時間較多,於是為排解閒暇,開始跟隨一個布衣修道。李君羨雖然遠離朝廷,但李世民並沒有放鬆對他的戒備,久而久之,朝中臣子也注意到這個現象,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懂得皇上對李君羨十分的不滿,於是素來喜歡聞風而動的御史們開始彈劾李君羨,說他"與妖人通,圖謀不軌"

往往圖謀不軌這種罪行是歷朝歷代中最嚴重的犯罪之一,需要查清事實,但李世民根本就不細查,一旦御史彈劾,他便立即坐實罪名,下旨:誅君羨,籍沒其家。

李君羨以圖謀不軌的罪名被誅全家,冤枉是肯定的,但他至死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直到武則天即位,追封其左驍衛大將軍、太州刺史、武昌郡公。至此李君羨冤案才得以平反。

天機不可洩露,李淳風沒洩,滿朝文武沒洩,李君羨洩了,全家被誅

其實李世民心裡是知道李君羨不會是那個"女主",但他當時顧不上其他,因為在有限的證據裡,唯一能跟讖語對上的就只有李君羨一人。在殺掉李君羨後,李世民找李淳風細談過一次。

  • 他問李淳風:"秘記所言之事,信之乎?"
  • 李淳風的回答是:"細觀星象,推演歷數,代李之人,已在陛下皇宮之中"。
  • 李世民說道:"疑似者盡殺之,何如?"
  • 李淳風:"天之所命,人不能違也。疑者盡殺,荼毒生靈,於王道不和。"(《資治通鑑》)

如果你信天數命理,那麼李君羨就是因為擅自洩露天機而遭受懲罰,這就是上蒼天意。如果你不信,那李君羨就是被一幫人聯合給弄死的,不知道什麼緣由,但肯定不是上天給他們的啟示。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不論這個君主有多英明,都有可能隨時翻臉。像李世民這樣的明君都免不了因為讖語而冤殺大臣。

我們現在對歷史的此類事件更多的是一種批判,但實際上,直到今天我們還有多少人在做著這樣的事呢?不比古人少,尤以位高權重者信之,因為他們怕失去,所以才信鬼神和讖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