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湖南境內撞上塌方脫軌,1死127傷,事發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火車在湖南境內撞上塌方脫軌,1死127傷,事發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3月30日中午11時許,受連日降雨影響,一列客運火車在湖南郴州境內側翻,2-6節車廂脫軌,一節發電車起火。截至記者發稿時,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受傷的鐵路員工和旅客已送醫,事故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

列車撞上塌方體後起火脫軌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通報,11時40分,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區間因連日降雨發生線路塌方,T179次(濟南至廣州)列車運行至該區段時,火車司機發現後立即採取緊急制動措施,但列車撞上塌方體,機後第一節發電車起火,第二至六節車廂脫線傾覆。

出行一客從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獲悉,事發後共出動147名消防員趕赴現場進行救援,救援工作分為滅火和被困人員救援。至15時10分,現場明火已被撲滅,但有一名列車乘務人員被困在第13和14節車廂之間。15時51分,根據湖南消防微博發佈的消息,最後一名被困人員已被救出。

按照座位數量計算,T179次列車的額定載客人數在1204人左右。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列車實行隔座售票,這意味著T179的實際乘客人數應不超過600人。出行一客多次撥打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電話,均無人接聽。

出行一客於30日14時左右從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瞭解到,該醫院已派出10輛救護車前去支援,據目擊者反饋,現場傷者較多,但傷者尚未送返醫院。急診科已經做好接納病人的準備,“現在在等病人來,但是什麼時候來還不知道”。

該醫院工作人員亦告訴出行一客,由於事故發生在郴州市下屬的永興縣,有一部分傷員會被送到當地的醫院,另一部分被送到郴州市區醫院。

火車在湖南境內撞上塌方脫軌,1死127傷,事發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火車在湖南境內撞上塌方脫軌,1死127傷,事發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 消防人員在現場救援 / 中國消防官方微博

受歡迎的T179

由於票價低廉、出發到達時間適宜,T179次列車很受歡迎,未來一個月裡的車票都已售罄。目前濟南到廣州的火車一天最多五班,包括高鐵、特快、直達等類型,其中運行時間近24小時的T179是售價最低的一班,硬座價格為225元,硬臥價格最低381元,是高鐵二等座900元車票價格的三分之一。

T179次列車途經山東、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勞務輸出大省,最終抵達廣東廣州,是經典的復工返崗線路,全程1998公里,運營時速為140km/h,運行時間23小時11分。

火車在湖南境內撞上塌方脫軌,1死127傷,事發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 T179途經多個站點

T179次採取19節編組,其中第一節是行李車;第2-11節是硬臥車,每節定員66人;第12-13節是軟臥車,每節定員36人;第14節是餐車;第15-18節是硬座車,每節定員118人;最後一節第19節是空調發電車,也是本次起火之處。

根據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發佈的消息,T179次列車是山東首趟恢復辦理到達武漢客運業務的列車。本次事故發生時,正是它在武漢封城後第二次停靠這座城市。

T179次列車長孫好介紹,其實列車一直在運行,從1月23日起開始不再停靠湖北的車站,3月27日17時19分,列車從濟南火車站發出,28日凌晨4點03分,到達武漢市武昌火車站,這一趟在武昌站停25分鐘,辦理湖北的客運業務,整個行程才算完整。

3月28日抵達廣州後,這列火車變更班次為T180,調轉方向開回濟南,到達後,再變成T179次,從濟南前往廣州。

但3月30日的這趟旅程,在上午到達湖南、廣東交界處的郴州時戛然而止,此時距離目的地廣州只剩下2個站、300公里。14點41分,鐵路廣州局通報,已安排車上其他旅客轉乘高鐵。

2008年中國南方雪災時,T179次列車也曾由於天氣原因受困湖南。2008年1月27日9時10分,T179次列車在京廣鐵路南段遭遇雪災,被迫在湘潭市白馬壠站臨時停車達15個小時,並陸續出現斷水斷糧的艱難情況。第二天的15時17分,列車在晚點47個小時後抵達廣州站。

事發地系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

火車在湖南境內撞上塌方脫軌,1死127傷,事發地是地質災害高發區

T179次列車事故發生所在的永興縣高亭司鎮屬於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截至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地質災害隱患點149處。

出行一客從永興縣政府官網找到一份2019年度永興縣地質災害防治方案(下稱方案)。該方案提到,永興縣地處丘陵山區,是湖南省地質災害易發區和地質災害重點防範縣之一,由於受自然地理、地質、氣象、水文因素和人類工程活動的影響,永興縣地質災害類別多、分佈廣、突發性強、防治難度大。

高亭司鎮屬於馬田地質災害重點防治區,為丘崗山地、低山地地貌,地形高差相對較大,礦產開採歷史悠久,是地質災害高易發區。重點防範災種是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方案顯示,高亭司鎮共有10個村被列入地質災害隱患點。

方案列出的重點防範區還包括重點交通幹線。涉及的交通幹線包括了京廣鐵路永興段、107國道永興段、S212線永興段、郴永大道永興段、京港澳高速公路永興段、武廣高鐵永興段等。重點防範災種是山體滑坡、崩塌、地面塌陷。

方案稱,原則上,永興全縣主要地質災害隱患點都屬於地質災害監測的範圍,重點是不穩定和相對穩定地質災害隱患點、工程活動造成的高陡斜(邊)坡,在每年汛期地質災害巡查中,應予重點核查並作出穩定情況的初步評估。

方案要求,各鄉鎮(街道)、相關職能單位要組織力量以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為重點,對本轄區內的學校、集鎮、醫院、居民點和切坡臨溝建房點,礦山、公路兩側、項目工程建設場地等地質災害易發區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後複查工作。同時,對重要隱患點要堅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複查,實時監測記錄隱患點的發展變化情況。

進行地質災害監測內容主要包括隱患體變形情況、動植物異常情況、地下變化情況。該方案還提及,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公路、鐵路、水路沿線及周邊的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巡查、監測和防治工作。

氣象信息顯示,從3月25日起,湖南迎來一輪降雨降溫天氣,持續至4月初。3月16日下午, 事發地永興縣氣象局還曾召開的汛前準備工作會議,稱“今年防汛工作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天氣極為異常”。

湖南省氣象局的實況監測顯示,3月29日8時至30日8時,郴州北部地區出現暴雨,最大降雨量超50毫米。

出行一客從湖南省應急管理廳官網獲悉,該廳在3月26日對此發佈警示,提醒注意防範近期局地較強降雨可能誘發的山洪和崩塌、滑坡等次生災害,以及雷暴、短時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對交通運輸與出行安全的不利影響。

同一天,郴州市水利部門引發《關於做好2020年水旱災害防禦值班工作的通知》,宣告前進入水旱災害防禦迎戰模式,較常年提前了一週左右。

在3月2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田以堂發出警示稱,今年氣候年景偏差,可能發生大洪水,甚至是一個流域或者幾個流域同時發生大洪水,應做好超標準洪水防禦。(責編/楊佩謙)

(本刊記者韓舒淋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