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前兩天,奧運蹦床冠軍何雯娜被婆婆逼著吃肉上了微博熱搜。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何雯娜婆婆大老遠跑來照顧懷孕的兒媳婦,給她做了拿手的紅燒肉,說要給何雯娜補充營養。


何雯娜向婆婆說明自己最近都吃不了油膩的東西,聞到味道都反胃想吐。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但是婆婆認為吃不下也得吃點,大人不吃,為了肚子裡的孩子也得吃點,一個勁兒給她夾肉,一邊夾一邊說:


吃肉有營養,孩子需要營養。

吃魚聰明。
趕緊吃,我監督你吃。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何雯娜婆婆的行為引起了評論裡的一片罵聲,大多數網友都認為何雯娜婆婆一心只想著肚子裡的孩子,根本不考慮孕婦的感受。


也有很多網友表示,這是絕大多數婆婆的一致行為,眼裡只有孫子,沒有兒媳婦,完全不把兒媳婦當自家人。


其實,很多人都沒有認清一個事實:婆婆和兒媳婦關係的本質,就是沒有關係!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婆婆和兒媳婦之間,沒有任何生養的關係,彼此之間也沒有任何的感情,她們唯一的交集是愛著同一個男人。


想要這樣兩個沒有感情基礎的人當成親的去對待,本就不現實。


去年有一部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從韓國火到了中國,因為電影裡的女主人公是絕大多數亞洲女性日常生活的縮影。


過節時,金智英和老公一起去到婆婆家,雖然是過節,但金智英卻沒有任何過節的心情。


一到婆家,金智英要包餃子做飯,照顧好回孃家的小姑子;婆婆天沒亮就起來準備吃的,金智英聽到動靜後得趕緊起床去廚房幫忙;


一家人在客廳逗孩子,金智英得一個人在廚房,默默準備菜,默默洗碗。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有一次,大賢心疼智英,幫她洗碗,婆婆還覺得心疼,冷嘲熱諷了句:“我的兒媳婦,真是有個好丈夫啊。”


金智英趕緊解釋:“媽,在家都是我洗的。”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在金智英提出自己要出來找工作,老公則會休育兒假來照顧孩子時,被婆婆臭罵了一通,認為耽誤了自己兒子的大好前程。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對於兒媳婦的前程她隻字不提,認為兒媳婦的未來,就註定只是家庭主婦。


就像papi醬曾在一檔綜藝中說過:“永遠不要把婆婆當成媽,婆婆,就是婆婆,永遠做不到真正像媽媽一樣對你。”


婆婆不是媽,媽捨不得你吃苦,你有什麼小毛病她都能包容,她愛你是沒有前提的。


而對於婆婆而言,你的優點就是優點,缺點就是缺點,她沒有義務去包容你的缺點,更何況你的缺點還讓她的兒子受了苦。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她因為你的優點喜歡你,因為你的缺點討厭你,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了,因為她畢竟不是你媽。


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也不分優秀與否,美貌還是醜陋,“各家兒女各家疼”是一直來不變的道理。


之前在綜藝《妻子的旅行》中,包貝爾說起過在包文婧生完孩子後,允許家人入內探視時,門打開的一瞬間,婆婆和媽媽的反應大不相同。


包文婧媽媽跑進去的時候是哭著的: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而婆婆跑進去的時候則是笑著的:

這一幕讓包貝爾很有感觸,也無法忘記,他說兩位媽媽其實都是開心喜悅的,但那個情感很複雜。

我們相信在那個當下,媽媽的眼淚和婆婆的笑容都是對新生命降臨的喜悅。

但在包文婧經歷了十幾個小時痛苦的分娩過程後,婆婆更多是關注新生命的到來,而親媽首先是心疼自己的女兒。

其實,換個角度想,如果包貝爾媽媽也有一個女兒,而躺在床上剛生產完的是自己女兒,相信包貝爾媽媽的反應也會完全不一樣。

站在婆婆的立場上,更多考慮的是兒子、孫子,而親媽則是從女兒的角度著想。這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本能,沒有對錯之分。

中國幾千年來的道德標準是,婆婆不幫媳婦看孩子,天經地義!媳婦不孝敬婆婆,天理難容!

殊不知,婆婆和兒媳婦之間沒有應盡的義務,只有換來的情分。

住的小區裡有位阿姨,幫兒子媳婦帶大了兩個孩子。從孩子生下來,阿姨就一直在照顧,從餵奶、換尿褲到洗衣服、做飯,樣樣全包,完全不用兒子兒媳操心。


老人們一起聊天時,有人開玩笑說:“你真是一個好婆婆!對兒子媳婦可真好,以後老了,兒子媳婦可得好好伺候你!”


阿姨擺擺手:“我就一個兒子一個媳婦,將來可不就指望著他們呢?兒子就不說了,咱就說說媳婦,我又沒生人家、又沒養人家,憑什麼無緣無故要人家來伺候我呀?”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旁人說:“你幫她帶大了兩個孩子呀!”


阿姨卻笑了:“帶孩子這個事情,認真論起來,我幫的是我兒子,不是媳婦。我養大的也是兒子,不是媳婦。媳婦伺不伺候我,孝不孝敬我,完全是她的自由,我不能要求人家!我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人心肉長的,我得先做到我能做的再說其他的。”


在中國絕大多數的家庭,孩子都是媽媽帶。但是不能否認,爸爸和媽媽都有撫養孩子的義務。但是現實中,爸爸很少參與到照顧孩子的責任中來。所以即便婆婆幫忙帶孩子,幫的忙不足二分之一,也不過是替兒子在盡義務罷了。


再退一步說,如果婆婆並沒有幫忙帶孩子的意願,作為兒媳婦也不應道德綁架她一定得幫忙。


當然,作為婆婆,也別理所當然地要求媳婦孝順,孝順是兒女對父母的。


“婆婆不是媽”,不是指責,不是怨恨,更不是毒雞湯。


畢竟血緣關係和生長經歷客觀決定:婆婆本來就不是親媽,所以別總拿婆婆和親媽比較。


與其沉迷在婆媳厚黑學的博弈當中,不如及早認清真相,學會相互尊重和理解,以後的每一天,都會幸福一點。


奧運冠軍何雯娜孕期被婆婆“逼吃肉”:婚後,千萬別把婆婆當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