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馬欄看秦腔

“我早就聽聞八一劇團的大名了,你們的戲演得非常好,你們與部隊配合,文武並肩戰鬥,革命才能取得勝利!”


彭德懷馬欄看秦腔

1948年春,宜川瓦子街戰役勝利以後,西北戰場發生了新的轉折。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西北野戰軍南下關中分區,將馬欄作為指揮中心,部署西府戰役,西進攻擊寶雞,粉碎胡宗南的軍需重地,為收復延安、解放關中作出戰略性進攻。

彭德懷司令員是湖南人,但是對陝西這片黃土地上的秦腔卻情有獨鍾。1948年3月11日,身為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彭德懷,在洛川,冒著大雨,同部隊、群眾一起觀看民眾劇團演出的《窮人恨》,他為劇情所感動,為文藝工作者的優秀創作和良好的演出效果而高興,並親自致函對劇團表示祝賀與鼓勵。

彭德懷馬欄看秦腔

西府戰役時,西北野戰軍司令部駐守馬欄,在延安時期,彭德懷就曾聽過關中八一劇團的大名,這次他率領西北野戰軍南下關中,也希望能看到關中八一劇團的精彩演出,同時讓參戰部隊指戰員們也能在看劇時候,活躍活躍戰時緊張的氣氛。在彭德懷的要求下,關中八一劇團演職人員奉命到馬欄駐地,與西北野戰軍司令部住在一起,隨時待命為軍民演出,這讓劇團的演職人員受到了極大鼓舞。

1948年4月13日,西北野戰軍司令部在馬欄召開了旅以上幹部會議,傳達了前總關於進行西府戰役的決定。在西府戰役出擊動員大會上,關中八一劇團和陝甘寧邊區的民眾劇團聯袂,在部隊搭起的露天戲臺上演出了一場摺子戲。彭總與前總的其他首長和戰士一起坐在臺下的石頭上看戲,劇團的演出節目中,有一折戲是《鎮臺唸書》,劇情是鎮臺大人是一個文盲,因為不好好讀書得罪了給他教書的夫人,正在這時,偏偏有公文送來,鎮臺大人只得求助於夫人,他那副給夫人陪情的可笑樣子,逗得全場的戰士都放聲大笑,彭總也拍著鄰座首長的膝蓋開懷大笑起來。當時劇團的演員們心裡明白,彭總能如此在臺下看戲,他那軍事家的謀略已經給敵人掘好了新的墳墓,一場克敵制勝的大決戰即將展開。因此在演出時候,全體演職人員都很投入,劇場效果令人十分滿意。

戲演到中間的時候,張德生同志笑眯眯地走上後臺對演職人員說:“彭總誇獎你們的戲演得非常好,你們與部隊配合,文武並肩戰鬥,革命才能勝利。”並說彭總非常想看《蘇武牧羊》,劇團的同志聽了非常高興,可是扮演蘇武的同志此前已經離開劇團。

劇團的同志們經過商量後,重新確定了演員扮演蘇武,連夜記臺詞,加緊排練好第二天晚上本戲演完後,並在隨後的演出中特意加演了《蘇武牧羊》,彭總興致勃勃地看了他點的這個摺子戲,拍手稱快,在演出過程中,蘇武堅強不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情操,也深深地教育了幹部戰士和群眾,《蘇武牧羊》剛演完,西北野戰軍接連解放旬邑、彬縣、永壽、長武等十縣的勝利捷報傳到馬欄,臺上臺下一片歡騰。

彭德懷總司令在戰前臨危不亂,還鼓勵大家看秦腔,緩解了戰士們的戰時情緒,他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的大將風範,令大家十分欽佩和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