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南方人舌頭打結還讀不準的兒話音,也令人難以理解

兒話音,又名“小音”、“小字眼”,廣泛分佈於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省份,是北方語言的一大特色。其中,以北京的兒話音最為地道。

南方人到北方,生活習慣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而語言天天使用,其差異就顯而易見了,兒話音就是其中之一。南方覺得好玩,卻又學不來,舌頭很難往上卷,發出音了又容易把“兒”放錯位置,不理解帶“兒”和不帶“兒”的區別。那麼,為什麼同是說漢語的中國人,南方人卻很難學會呢?

讓南方人舌頭打結還讀不準的兒話音,也令人難以理解


兒話音的出現,可追溯至宋代。宋時,北方先後被遼、金、西夏統治,後來全國統一於元朝。兒話音的產生,與此時漢語和北方少數遊牧民族的語言相互融合有很大原因。到了明朝,兒話音已流行於北方,特別是帝都北京,兒話音體系以趨於成熟。

而在南方,不同於北方普遍講的是官話,多種語言遍佈在南方各個省份,甚至是一個省存在多種語言,如湘方言、吳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等等,以至於出現喝的同是一條河的水,說的話卻都不能互相理解的局面——“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頭尾。言語不相通,共飲一江水”。南方各語言相互獨立,又與北方的講話有所不同,難免會產生差異,比如翹舌。所以南方人想要學北方官話,比如普通話,出現粵式普通話、潮汕式普通話等地方特色普通話的笑話就在所難免了。

讓南方人舌頭打結還讀不準的兒話音,也令人難以理解


南方人學兒話音,舌頭難捲上,也不太容易翹舌,好不容易能發出音了,又經常把“兒”放在了錯誤的位置,比如“小哥倆兒”說成“小哥兒倆”,“餡兒餅”讀成“餡餅兒”,或者是“明天兒”、“好的兒”。

讓南方人舌頭打結還讀不準的兒話音,也令人難以理解


有時,也不理解“兒”的意義。兒話音可以把事情說“小”。比如“開會”和“開會兒”,“開會”指的是比較大型正式的會議,而“開會兒”就是指那些不正式的小型討論會了。兒話音也可以把事物說“大”,比如北京“公主墳兒”,去哪裡玩要說“公主墳兒”,不會說兒話音的南方人說成“公主墳”,那是很嚇人的,因為“公主墳”,是指某一位公主的墳墓。

讓南方人舌頭打結還讀不準的兒話音,也令人難以理解


中國人學英語,還有“中國式英語”的呢,南方人學兒話音,也就難免變成一些地方特色的兒話音了。語言隨著民族的融合而融合,也許在將來,也會出現一些特色語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