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市場預測?

很多投資者朋友都比較熱衷於進行市場預測,經常發出這樣的感慨,如果我知道行情會漲到哪裡、跌到哪裡,該多好呀!如果提前知道市場會在什麼時間點變盤轉折,該多好呀!為什麼會熱衷於市場預測,是因為預測可以抓住頂底,可以抓住行情,可以利潤大化。

那麼,問題來了,在所接觸的投資者或者自身投資經歷過程中,有多少次能夠預測到頂底所在位置呢?可能,會有朋友說,我不會不代表著他人不會,一定會有方法。對於這種想法,個人不敢苟同。首先,要擺正一個觀點,我們所理解的預測是有誤的,對於市場的預測不如說成預報,就好比天氣預報,說今天14:00有雨,做為國家機構,所儲備的人員,對於變化的研究,可以說是近似無可挑剔,那麼,我們聽到這個消息後,要不要在14:00打開雨傘呢?(就好比,價格在2000有支撐,走到2000要不要進場是一樣的)

那麼,要不要打開雨傘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打傘的必要(也就是說有沒有下雨),無非三個結果:

1、提前下了,不懂應變,死等14:00;

2、準時準點,正好;

3、沒有下,打開顯得有些多餘。(像不像,剛才所說的2000點有支撐,終行情正好打到或者提前或破位後反彈的)。

因此,不管是空間拐點還是時間拐點,都是告知我們市場運行至此後,有沒有風險或有沒有機會,那麼風險與機會是否來臨的標誌性動作是什麼?這才是關鍵!(也就是說,知道今天有雨,我需要提前準備雨傘,要不要打開雨傘的關鍵,在於有沒有下雨)如果能夠理解上述的點後,接下來談談,我們平時所說的預測指的是什麼?平時所講的預測不是空穴來風,不是個人臆想,而是基於過去市場已經發生的事實,通過對於過去圖形圖表進行總結,得到運行規律,然後套用到現在圖形上來,去窺視未來。因為市場運行本身具備趨勢性,具備重複性(不是簡單重演)。

因為不是簡單的重複,我們就需要了解其中變化的特定規律或重要的關鍵點,比如:背離出現後,調整幅度是什麼樣的?會不會改變趨勢?我們不做預測,需要關注的點如下:

1、有沒有滯漲止跌信號出現,出現就先按照調整介入,

2、當前的上漲、下行是否能夠延續,只要延續,就繼續持有、

3、同時,趨勢能不能轉換的標準是什麼?在上漲、下行的延續過程中,有沒有符合趨勢改變的條件。

通過上述的三個點,我們會發現,背離後有調整,這就是基於過去規律所得到的預測,後面所說的三個點,就是基於預測出現後,要操作的操作關注點。 因此,市場是可以預測的,但要有嚴格的操作標準去約束預測行為,空有預測沒有應對方案,就是“空談誤國”。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