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一場戰役,需要搖旗吶喊、擂鼓助威者,更需要腳踏實地、衝鋒陷陣者,這場全民戰役中,各行各業都湧現出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蹟,他們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在各自的崗位上以點滴之力映照出可貴的時代精神。在我們的身邊,我看到了晝夜不停的堅守,看到了馬不停蹄的奔波,看到了一呼百應的支持,看到了義無反顧的決心,也看到了同氣連枝的關愛。

聞令而動,應對有序。最能打動人心的,往往是無聲的感動。從最基層說起,陰曆大年初一開始,教育中心保衛科三位同事,開始日夜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每天都要將排查結果一一彙總,傳真給上級防疫部門,統計工作並不是很順利,基層學校對於每一位員工的行蹤都要統計到位,有時甚至到深夜,他們做的工作是瑣碎的。當我們厭倦了困守在家的日子時,他們卻一天也沒有休息。安全有序,周密精細,每一個數據背後,每一份零報告的背後都是無數個電話、無數次查詢的結果,三位同事只是一個縮影,在每一所學校都有這樣的同志,他們是最早投入戰鬥的人。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大事難事看擔當、危難時刻顯本色。大疫面前,不幸的灰塵總會陡然降落,我們一位優秀的教師感染了新冠病毒,當災難沒有落在自己的頭上時,誰也無法感同身受,我們不知道被感染老師當時經歷了怎樣的痛苦、無助、恐懼和期盼,只看到身邊都是忙碌的身影,防疫工作小組一方面拉網式排查,對所有可能接觸過的人員安全有序的一一排查,一方面密切關注著老師的狀況,周密精細的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最大的幫助。

當自己被確診,家人被隔離,病情無好轉,被病毒感染的老師曾經一度情緒低落到極點,然而,同氣連枝,老師的病情時時刻刻牽動著無數人的心。

負責防控領導的張廷哲書記和張春德副主任第一時間來到中心,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學校領導、防疫工作小組迅速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明確指出,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難,做好防控工作,我們不能讓任何一位同志在疫情面前焦慮無助、無人可依,更不能讓疫情蔓延、不可控制。

每一個白天,每一個夜晚,一顆顆心、一雙雙眼睛都在密切關注著老師的病情。當病情稍有好轉,校長一個暖心的舉動讓大家一呼百應,他建議每位教師給患病老師發一條微信,鼓勵他要擁有必勝的信心,收到一條條溫馨的祝福,老師的內心感慨萬千,在疾病面前,內心的自信往往是戰無不勝的法寶。同事們溫暖的話語傳遞著集體的力量和兄弟般的親情。

從教育中心到學校還有很多忙碌的身影,一方面配合醫院參與緊張的救治工作,一方面一遍遍的核實調查報告,不漏掉任何一個細節。每一位防疫工作人員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工作中,以強烈的責任和擔當精神盡職盡責。由於救助及時、管控得當,被病毒感染的教師經過總醫院的精心救治順利出院,同事親屬無一人感染。隔離的是病情,凝聚的是人心。從他住院到出院隔離的日子裡,不管颳風下雨,黨員幹部、志願者們每天都在小區裡輪流值班,一次次的把生活物資親自送在家門口,集體的溫暖、人文的關懷,人民群眾的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在這裡得到了最好的詮釋。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疫情面前——致敬南陽油田教育中心優秀的同事們

默默付出,為的是春暖花開。我們不知道這場戰役到底要持續多久,為了保證開學後,各個學校的防疫物資及時到位,負責物資籌備的同志們一刻也沒有清閒,在資源極度緊缺的情況下,收集信息、反覆對比、想盡辦法、多方籌措,口罩、84消毒液、洗手液等依次到位,為開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疫情最嚴重的那兩天,街上空無一人,中心防疫工作組的車在空曠的馬路上疾馳而過,為工作人員辦理出入證件、與工區與醫院溝通協調、接回滯留在車站無法歸來的同事,不知疲倦的往返著;黨辦、中心辦兩位主任每天堅守崗位,非常時期,文件的上傳下達、信息的及時傳輸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疏忽,他們隨時隨刻都在嚴陣以待。為了值班人員的安全防護,每天都安排專人對辦公室、走廊、院落噴灑消毒。他們都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一個個平凡的身影,在抗擊疫情戰爭中,用真誠奉獻、不辭辛苦的付出,守護著大家的幸福和團圓,展示著油田教育人的無私無畏的崇高境界。

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醫生和教師都是最崇高的職業,一個救人肌體,一個引領精神,當國難來臨,白衣天使面對病毒無情的吞噬,義無反顧衝在了一線。作為教師,面對疫情該展現出怎樣的精神和力量,鄭邦山廳長的一席話,讓無數的教師熱血奔騰,在這一刻更加明白了教育的本質和根本,“讓不幸成為通往幸福的橋樑”。

停課不停學,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我們的現代教育技術展現出蓬勃的力量,正像翠竹紮根三年,破土而出,直衝雲霄,從中學到小學,不同的平臺,別樣的精彩,生命教育、苦難教育、家國情懷,理想和信念,通過千萬個屏幕傳遞著,教育的本質和根本也正是切切實實的在教育人的身上踐行著,磨難壓不垮,奮起正當時,每一份直播的後面都是愛與責任的浸潤,各學校一篇篇美篇作品記錄下了直播鏡頭後面感人的故事,師生們以嶄新的姿態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在磨礪中鍛造,在災難中成長。

率先垂範、不令而行。領導的率先垂範就是一個單位的定海神針,它讓人們在困難面前有堅強的後盾,不退縮不彷徨。初四開始,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全部結束假期,回到崗位。中心黨委書記張廷哲更是從大年初一開始就駐紮在單位,一天也沒有離開。多次到防疫一線看望黨員志願者,與志願者一起值班,每一份文件的簽發、每一份材料的上報、每一份防疫物資是否到位都要親自過問,全力協調,當夜幕降臨,看著他提著公文包帶著口罩離開單位的背影,同志們說,這一定是他度過的最孤獨的一個年,家人都不在身邊,平日裡三過家門而不入已成常態。一年中,春節成了唯一的團聚時刻,突如其來的這場戰役卻讓他一刻也不能停歇。然而,他自己並不覺得孤獨,因為一個心中隨時裝著十幾所學校一萬多名師生的人,心中沉甸甸的責任早已將孤獨這個詞擠到了一邊,無暇顧及了。

一次次視頻會議,凝聚著集體的智慧,班子成員各負其責、章法有序,每一項工作有序進行,這是一個團結的集體,這更是一個充滿力量的集體,才能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帶領大家從容應對、英勇無畏。

疫情是面照妖鏡,照出了為官不仁爭名圖利的醜惡嘴臉,照出了庸政怠政禍國殃民的可恥行徑。疫情也是塊試金石,試出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英雄本色,試出了一個集體的執行力和凝聚力,作為普通人,匯聚到時代的洪流中,我們只是一滴水,然而在這場全民戰役中,最磅礴的力量也正是這滴水凝聚而成。

真正的擔當和責任不是掛在嘴上,不是寫在文章裡,而是在人的心裡,在行動上,是面對困難迎刃而上的勇氣,和麵對危險無怨無悔的付出。真正的英雄也從來都不是身披盔甲從天而降的,他們就在我們的身邊,以默默無聞的姿態守候在我們的身邊,他們是我們最驕傲的同志,讓我們向他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待春暖花開,我們再一起沐暖陽,迎芬芳,攜手前行!(王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