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孩子喜歡摔手機,撕書扯紙,我家到兩歲也不這樣,會感統失調嗎?

盯盯盯盯盯盯盯


您好,我是一名專業感統老師,也許我能解答您的問題。

首先恭喜您的孩子,有您這樣的家長,他真的會少走很多彎路。也許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困惑:

《一》為什麼有的孩子都會扔東西,摔手機啊,我家就很乖呢,會不會不好?

《二》為什麼有的孩子會撕紙撕書,我家怎麼這麼安靜,會不會不好?

《三》為什麼有的孩子咬人,拽頭髮,亂咬東西,我家的卻不呢,會不會出現感覺統合失調啊?

首先我先科普一個小知識點,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刺激,人的大腦通過視覺、聽覺、嗅、味覺、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各種感覺,蒐集這些信息並將他們整合起來,傳遞給大腦,使大腦能夠及時有效的做出適當的反應。

我們的孩子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出現的某些行為都是再給自己建立完整的神經系統,可能許多家長不知道,便會過多制止和保護,當孩子上幼兒園或者上學的時候,孩子出現就會出現一系列感覺統合失調症狀,家長困惑,為什麼會這樣,別的孩子怎麼不呢?那麼,您真的養育對了嗎?對他的保護和限制真的是為他好嗎?下面我來詳細分析和解答。

(1)大部分孩子都會出現撕紙,撕書,扔東西階段,那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呢?

這是孩子在鍛鍊手眼協調和手指精細運動能力,孩子基本都會有這些現象,但也並不是不出現就是不好,或許是認知水平還未達到,也或許是他用別的行為代替了。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在他破壞後,正確引導他,不要打罵,而是教他如何將物品擺放好,如何愛護書籍,這個階段過去了,他本領也就學會了,家長切記要耐心幫孩子度過。

(2)有的孩子會出現咬人,咬書,咬各種東西,這又是為什麼呢?

大部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在口欲期,口腔觸覺還沒有發育完善,因此他們需要這種刺激。為了幫助孩子快點過度,安全的前提下,我們不要阻止他,給他喜歡咬的東西消毒擦乾淨,或者給他加輔食,拒絕總吃流食,讓他自己啃蘋果等。

(3)如果有的孩子沒有出現過類似自我發育的行為,怎麼辦呢?

根據孩子日常表現,如果認知水平,語言水平,大運動水平發育完好,我們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多帶孩子玩水玩沙土,玩各種接觸類遊戲,幫助孩子建立完整的神經系統。

當今社會,都覺得孩子太難養活了,都特別嬌氣,打不得罵不得,脾氣比誰都大。

可是那些五歲了自己不不敢不會上廁所的孩子是怎麼來的?

那些兩歲了孩子說話比同齡孩子慢許多,是怎麼造成的?

那些一摔倒就哭,表情不對就哭,得不到就哭的孩子又是怎麼來的?

那些抗挫能力差,沒有自信心的孩子是誰造成的?

我們不到不承認孩子養育確實很難,但是他們是我們的孩子,不是我們的機器人,我們不需要控制他,而是給予正確引導就好了,幫他樹立正確觀念就好了,他自然就會茁壯成長。

我覺得家長們都該反思自己,溺愛孩子真的好嗎?


寶媽寶爸育兒小課堂


感統失調就是大腦功能對感覺統合的一種障礙,也可以稱為學習能力障礙。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後天性的。

感統失調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在吃飯、行動或者敲鼓、畫畫的時候,雙手協調不良,通常會忘記另外一邊。

第二,躲避接觸,會固執於某件物件。

第三,愛發脾氣,愛打架,會動手打人,對非惡意的身體接觸反應激烈。

第四,不喜歡玩身體接觸的遊戲,同時討厭洗澡等接觸性行為,並且不喜歡手工的作業等等。

具體判斷需要經過專業醫生的測試才能做出,家長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早發現早干預。


佑媽日常


1.每個孩子的敏感期都會有的早點來,有的晚點來,大概率是正常情況。

2.如果很擔心就去專業兒童醫院去諮詢專業醫師,他們會更專業系統的分析問題。

3.多給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和時間,有利於孩子自身發現,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一顆內置系統編制好的程序,給他發展的機會。(安全情況下給他自由)


猴子同學


您好,我是【小咘媽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喜歡摔手機和撕書扯紙跟孩子的感統失調有關係嗎?

摔手機和撕書扯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你家孩子兩歲不這樣做,是一種好現象。

最近老是聽到感統失調這個詞,四五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好,七八歲的孩子學習反應慢,都會被說成是感統失調,說趁著12歲之前,趕緊去調一下,要不然就來不及了,聽著覺得真得很無語。

明明是孩子從小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學得不紮實,到了五年級很多知識都不會,非得說孩子感統失調,家長花了錢,孩子花了時間去接受訓練。孩子以為自己學習不好是沒走對路,沒找到方法,還以為學習有捷徑可以走。

以前咱們都知道“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現在面對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卻在找捷徑,是不是孩子感統失調了,孩子是不是要進行下全腦開發......

有一些人覺得孩子上了昂貴的早教,做感統訓練,學習了速記,孩子就比別人優秀很多。對孩子百般寵愛炫耀,忽略了最基本的接地氣的真善美的教育。我覺得這樣做得不償失。


我是【小咘媽媽】,一位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的媽媽。很開心能在這裡跟大家一起學習並分享育兒經驗和知識。希望我的回答能帶給您一點幫助!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觀點。期待您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小咘媽媽


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有這樣的經歷,這反而有助於協調自身的感官與引起父母的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