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賊為何不敢盜玉器?

衰上尼的船


玉器在古代地位不夠的絕對不可能擁有。盜墓無非是為了生存,盜來的物件換點錢生活,沒有人為了愛好或者其他的目的去幹這些見不得人的事。而且玉器的在古代一直都有嚴格的要求,即使盜了精品的玉器,也會帶來殺身之禍。所以一般都是以金銀器為主,因為可以回爐。從古代盜墓的就有,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墓打開后里面金銀器都沒有的原因。











宋洋藝術收藏


古代受封建制度影響,人死後家人都不不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受苦,所以死後會往墓中放一些陪葬品,對於平民來說還好只是一些簡單的東西,而對於那些皇族或者達官貴人埋葬是會放如大量有價值的東西,這樣一來就引起了盜墓賊的注意,其實盜墓賊這個行業早就興起了,具體從何時開始已經無從考證了。

其實盜墓的人主要分為兩類,首先說一下第一類就是所謂的官盜,官盜一般指的是軍隊的公開盜墓,其實也是為了給軍隊籌備資源,時期著名的歷史人物就經常做此事,甚至後來直接為盜墓設了一個部門,就是摸金校尉,曹操當時從的墓中挖出了巨大寶藏,足足夠他軍隊十幾年的軍需。

不過歷代對於盜墓是非常發對的,首先他們是為了自己以後著想,其次盜墓這種行為違背禮數,所以他們對於盜墓賊往往是非常恨的,時期就曾有一條法律規定,盜墓者均按某犯罪制裁。

上面說的是官盜,私盜也就沒那麼多的說法了,無論處在什麼時期,他們都會出手,而且他們的主要作案對象就是那些達官貴人,不過皇帝的陵墓自然也不會錯過,甚至有的達官貴人的墓連續被盜墓賊光顧好幾次,據說洛陽有一戶人家的墓被連續盜了7次,最後實在無奈了,只好在墓穴口寫上這座墓已經被盜7次了。

其實盜墓這個行業是非常遭人恨的,但是雖說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是也是有行規的,在中中國古代,盜墓賊也是分派的,分別有南派和北派,所以他們的行動也是互相不能越界的,一旦越界就會引起衝突,對兩方都不好。

還有一條非常嚴格的規矩,就是皇家的玉器絕對不能拿,為什麼呢?首先盜墓賊盜墓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錢,所以對於其他的東西他們隨便拿就可以,而玉器歷來都是皇家的東西,所以一般人是不能擁有的,因為就算是拿出去了,也沒人敢要,最後還會給自己帶來麻煩。這些盜墓賊自然是清楚的,拿了也白拿,所以索性直接不拿,而這一習慣慢慢也流傳了下來,成了盜墓行業的行規。

除了玉器,其他的什麼金銀珠寶他們都可以如數帶走,古代“銷贓”的方式比較單一,到了封建王朝瓦解以後的近代,盜墓賊也沒閒下來,反而是更猖獗,而且銷贓的方式也多了起來,不僅可以在中國賣,還可以買到國外,這樣也降低了風險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