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紅:174名隊員,一個都不能少

疫情當前,他選擇凜冬逆行。2月21日,作為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領隊,湖南省腦科醫院黨委書記羅志紅臨危受命,掛帥出征,帶領著174人的團隊踏上了駛往武漢的高鐵,奮戰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的風暴中心。

24小時待命,每天睡眠不足5個小時……自從抵達武漢,這就是羅志紅每天的工作節奏。有著20餘年公共衛生領域管理和實戰經驗的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

截至3月26日,進駐金銀潭34天,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以下簡稱醫療隊)累計管理患者397人次,治癒出院患者209人。這一攻一守之間,是羅志紅和他的隊伍用實際行動交出的戰績,用辛勤汗水貢獻的戰“疫”力量。

174名隊員,一個都不能少

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的部署,2月21日,醫療隊抵達武漢,隨即進駐金銀潭醫院。金銀潭醫院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的定點醫院,是收治重症和危重病人最多的醫院之一,這裡,也是羅志紅和他的隊伍戰鬥的主戰場。

“174名隊員的健康與安全是我們最大的牽掛。”出征前,省衛生健康委的領導一再囑咐。在武漢,確保“零”感染,是所有醫療隊必須面臨的第一個“考題”。

穿戴防護服、面罩、護目鏡……大大小小几十道程序,不放過任何一個防護細節。抵達武漢後,羅志紅開展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對隊員開展扎理論培訓和實操演練,醫療隊邀請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吳安華授課,小組組織每位隊員進行一一考核。

“我們的隊員來自全省5個市州的28家醫療機構,隊員們臨時‘混編’在一起工作,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統一軍心,堅定信心,提升隊伍戰鬥力,這也是我來武漢之前就一直考慮的問題。”

醫療隊有正式黨員42名,2月24日,醫療隊在武漢駐地成立臨時黨委,臨時黨委為醫療隊重大事項決斷、疫情研判等提供正確的組織領導,確保圓滿完成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各項工作任務。

“愈是艱難處,愈是擔當時。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羅志紅告訴記者,隊伍接管了金銀潭醫院三個病區,還有19名醫生在重症病房工作,醫療隊也成為金銀潭醫院,乃至整個支援湖北醫療隊任務分佈最廣最重的隊伍之一。

能吃苦,霸得蠻,但我們不蠻幹

危重患者持續高位運轉,患者年齡普遍偏大,基礎疾病較多,救治難度大……羅志紅說,我們每天面對的都是與“死神”搏鬥的硬仗。

抵達武漢後,醫療隊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家衛健委、省衛健委的要求,並結合醫療隊實際情況,及時與上級部門彙報反饋,聽取領導指示,第一時間落實到醫療隊的日常工作。另一方面,積極與湖北以及金銀潭醫院方面對接,金銀潭醫院作為此次疫情的“風暴中心”,全國頂級醫療專家彙集,醫療隊注重綜合整個金銀潭防疫專家的意見,通過團隊共商、技術共享、資源共用,強化協同救治,積極的吸取各方長處和力量,真正形成合力,共同投入戰鬥。

“能吃苦,霸得蠻,但我們不蠻幹”這是羅志紅開會時經常說的一句話。為全力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羅志紅在全隊推行精細化管理,構建了醫療組、護理組、院感防控組、後勤保障組、宣傳信息組五個小組,提升隊伍戰鬥力。指導編寫了《湖南省支援武漢第五批醫療隊工作手冊》。實施集中專家、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管理模式。根據國家最新版診療指南,制定院感防控、醫療救治、護理管理等診療規範和各種預案。建立會診制度,及時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優化管理流程。

“病區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佔比超過60%,保證患者病情穩定是提升救治率的關鍵。”羅志紅和聯絡員邱瑜經常深入隔離病房,實地查看醫療救治情況,參與每一例疑難病例討論,與金銀潭醫院防疫專家共商救治方案,採取中西結合、心理為輔的綜合治療方案,從身心兩個方面全面加強幹預,鼓勵患者樹立信心。

75歲的湖南老鄉劉元(化名),在武漢生活了40年,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疾病,2月6日因新冠肺炎加重轉入金銀潭醫院時一直臥床無法活動,羅志紅團隊貫徹落實“一人一案” 規範救治,制定精準治療方案,在劉元所在的病房裡,負責照顧他的醫護人員,先後就有13人。3月18日,經咽拭子核酸檢測,劉元病情已經治癒,順利出院。

“翻洗,擦身,這些醫護人員真了不起!我自己的子女不一定能做成這個樣子!”出院時,劉元感嘆道。

每次查房,患者見到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感謝。看到病區裡患者的病情逐漸好轉,病房裡洋溢著的樂觀氛圍,隊員們的團結協作與忘我付出,羅志紅很感動,也很欣慰。

這就是我的職責,更是使命

羅志紅從小生長在汨羅,汨羅與湖北同處洞庭湖,同飲一江水,在羅志紅心裡,對這個隔江而望的省份有著一份特殊的情誼。

“我是一名黨員,沒什麼話好講,這是我的職責,更是使命。”當他得知自己將帶領一支隊伍馳援武漢時,他立即說,組織請放心,我一定會不辱使命,帶著隊伍平安歸來。2月21日上午,他剛剛送走頭一天病逝的岳母,還來不及好好安撫陪伴家人,便獨自踏上戰“疫”的征途。

作為隊伍的“主心骨”,羅志紅不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也如“父親”一般事無鉅細的關心著每個隊員。

“我每天都被隊員感動著,他們很辛苦,每次換班下來都是渾身溼透,有的隊員甚至在班車上都能倒頭就睡,但他們從來不叫苦,不叫累。許多隊員都是90後,和我自己小孩年齡差不多,說實話,我內心裡還是非常擔心的。”羅志紅每天晚上都是凌晨兩點之後睡覺,一定要確認最後一班隊員安全平安回來了,他才能放下心。

“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超負荷運轉了這麼久,希望我們的到來,能為他們減輕一點點壓力。”一張張按滿紅指印的請戰書,隊員們紛紛申請去最艱苦,最困難的地方,在極其艱苦的抗疫救治戰場,不計安危、不懼生死,以“硬核”的實力保護了一位位患者。

“武漢人民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也不能給武漢人民添麻煩。”對酒店的工作人員和武漢的志願者,羅志紅十分體諒和關心。在酒店,看到醫療隊很辛苦,總有志願者主動要求為他們打掃衛生,對於這些幫助,他總是拒絕的。“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能做的。”

在金銀潭醫院北樓六病區拐角宣傳牆上,密密麻麻的鋪滿了出院病人的感謝信。“寒冬即將過去,春天就要來了!你們把病人當親人,同心奮戰,我們還有什麼擔心和恐慌呢?”正如這封感謝信中患者所說,羅志紅和他的團隊用心用情用實力守護著患者的生命。

“在這樣艱難的時刻,作為醫護人員我們必須得在一線,我們做好了思想準備,堅持戰鬥到最後。”武漢在經歷了史上最艱難的冬天,已經開始慢慢恢復生機與活力,羅志紅始終相信,待疫情退散,依舊還是那個櫻花燦爛的武漢。

審核:陳會揚 曹政 閆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