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艘航母艦載機起飛方式有可能是電磁彈射嗎?為什麼?

13894040023


電彈還是蒸彈,網友的討論唇槍舌劍。從彈射效率觀察,當然電彈,於是問題被引向動力問題,似乎常規動力不宜電彈。對此,老記們專門請教過國士無雙的馬院士,馬偉明的答案,常規動力也可以。是以這一問題劃下一個句號,不再爭論。

我們的電彈技術,要領先最先進的那個國家在15年以上。因此,電彈在003實現,自然成為水落石出之事。

問題的焦點,不在於此,大多引喻失義,妄自菲薄者較多,凡事必逢某某科技大國為最強,致於我們自己,就是有了某些先進科技,爭議一般也比較大。或轉移話題,眸子耗焉;再不輕輕釦一頂山寨帽子,使你真假難辨。巧合的是,某國往往要以抓科技間諜的方式,加罪於華僑科研人員,正是欲加之罪,比如華為副CEO無端被扣,與綁票何疑,使人徹底看穿了其真面目。

如果我們的討論,只限於技術問題,自然輕鬆易得,很快即能抓住問題本質,然而在網上現在多陷於去紅採黑的討論,以致於偏離了問題的方向,這樣的討論還有意義嗎?

關於電彈的問題,我想馬院士的話已經說得夠清楚,為此建設中的003還停了工,就是為了加裝電彈,其重大意義就在於電彈已然成熟起來,它要比蒸彈有更大的彈射效率。既然使用電彈有利,幹嗎還用蒸彈呢?蒸彈技術在工程上和維護上更加複雜,屬於過氣的技術,因此我們才決心毅然決然上電彈,就是這個道理。


魂舞大漠


可能性很大,主要因為中國跳過了蒸汽彈射,直接點了電磁彈射的科技樹。


另外,滑躍起飛由於限制艦載機性能,未來基本不可能繼續使用。所以綜合這兩個原因,中國第三艘航母使用電磁彈射的概率很大。



反過來看,如果中國採用蒸汽彈射,那麼在技術難度和可靠性方面,都不會比電磁彈射更小。而且可靠性和經驗是需要時間積累的,然而等中國積累夠了蒸汽彈射器的經驗,這個技術早該淘汰了,所以上蒸汽彈射是費力不討好的。



如果繼續使用滑躍起飛,那麼意味著中國現在研發的艦載預警機、艦載無人攻擊機都不能使用。這兩款飛機,都不是滑躍甲板能夠適配的。尤其是無人機,普通的蒸汽彈射器也不適合彈射這種輕量級飛行器。只有靈活可調節彈射力度的電磁彈射器,才始於新型無人機從航母上起飛。



所以,我們可以從幾個跡象來判斷彈射器的選擇問題。如果國產艦載預警機、艦載無人機將服役,那麼等同於電磁彈射器將上航母了。


陶式防務評論


很可能。

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我們都準備了,如果第三艘航母拖一拖,那麼後面一定是電磁彈射,而且可能啟用新型艦載機。如果局勢不理想,那麼需要加快第三艘航母的進度,可能我們上蒸汽彈射,還用殲15飛鯊。目前看,局勢沒有那麼緊張,總體來說,還是打貿易戰、金融戰。

為何會採用電磁彈射

上蒸汽彈射,也許以後還有第四艘航母,第四艘上蒸汽還是電磁彈射器呢?如果第三艘是蒸汽,第四艘是電磁,那麼是否後備就不上算了吧?兩類零件、兩類廠家都需要保留,而且還有人員傳承問題。

所以,如果電磁彈射是未來方向,早晚要用電磁彈射器,就沒必要在蒸汽彈射上去補課了。就像現在的孩子還要學珠算嗎?直接都按計算器了。是否上電磁彈射器,主要看它是否成熟,能夠用於實戰了。

美國福特號航母上了電磁彈射,因為不成熟,又撤下了,但是別忘了,它有成熟的蒸汽彈射,所以再改用蒸汽不算重複建設,或者無意義補課。而我們沒有蒸汽彈射,所以,寧願拖一拖。

軍艦全電可能是大方向

由於現代設備幾乎都是用電的,而且有些還是用電大戶,將來如果主力艦炮改用電磁炮,或激光等能量束武器,那麼用電更是誇張。
所以,未來大多數軍艦可能都會走向全電模式,那麼還要搞一套蒸汽嗎?軍艦內佈設蒸汽管線的概念可和佈設電線相差懸殊。

但是,全電也是有點新的模式,也要問成熟度問題。世界上有幾艘新下水的軍艦已經採用了全電,但我國還沒有,並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想看看這些國家的使用經驗。


海螺008


隨著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裝備服役,也為我海軍帶來第二艘航母,這兩艘航母雖然在設計結構上趨於一致,但是在細節上,山東艦的設計建造相比遼寧艦是在後者的裝備服役過程中,不斷總結摸索出來的,既保留了後者的優點也及時修正了後者的缺點,所以山東艦雖然和遼寧艦艦體結構相差不大,但是山東艦在綜合作戰實力上可是要比遼寧艦高不少的。當然不管是遼寧艦還是山東艦,二者在航母艦型上採用的還是趨於二等的滑躍起飛甲板,相比更為先進的彈射型平直甲板還是有很大差距存在,所以對於下一艘也就是第三艘航母採用何種起飛方式一直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事情。

首先從平直彈射型航母使用的彈射器類型來說,主要分為成熟可靠但是缺點明顯的蒸汽彈射器,和可靠性不佳但是發展前景更高的電磁彈射器兩種類型。這兩種彈射器現階段來說各有優缺點,比如傳統的蒸汽彈射器已經在航母上使用了半個世紀之久,在成熟可靠性方面優缺點早已顯現,對於新興國家來說,研發更加成熟可靠的蒸汽彈射器更為穩妥一些,而且從蒸汽彈射器對於動力系統的要求來說,就算不能直接使用更加先進的核反應堆,也可以使用可以大量提供高壓蒸汽的蒸汽鍋爐,而蒸汽鍋爐這一艦用動力系統也是經過幾十年的長久歷練,在輸出功率/成熟可靠性等方面都已經趨於完善。就像小鷹號航母一樣,滿載排水量和現階段美帝的尼米茲級相差不大,但是其在整個服役期限內使用的卻是蒸汽鍋爐。
所以蒸汽彈射器對於新興國家來說,成熟可靠/技術難度低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但是蒸汽彈射器也不是沒有缺點可言,首先就是蒸汽彈射器對於起飛彈射重量有很大的限制,簡單來說就是不能彈射質量太輕的也不能彈射質量超重的艦載機,特別是在當下隨著無人艦載機的上艦和艦載機起飛重量趨於更大化後,蒸汽彈射器顯然不能更好的適應未來戰爭。同時蒸汽彈射器在彈射效率上也是受限於蒸汽供能問題,雖然其可以做到一分鐘彈射一架艦載機,但是對於當下使用蒸汽彈射器的尼米茲級航母而言,雖然裝備有四部蒸汽彈射器,但是這四部蒸汽彈射器受限於蒸汽供能問題不能同時彈射,最大隻能支持三部蒸汽彈射器同時工作,而且這四臺蒸汽彈射器輪替彈射大概15分鐘左右後,需要至少停歇20分鐘左右等待蒸汽汽缸冷卻和新蒸汽補充加壓後,才能繼續開始下一輪彈射工作。
但是對於電磁彈射器而言,整個電磁彈射器大致相當於一部直線電機,輸出功率的高低主要由輸入電能的多少決定,所以其優勢很明顯。首先對艦載機的彈射起飛重量沒有過多的限制,當然對於最大起飛重量還是有一定限制的,不是說無限制彈射任何重量的艦載機。同時電磁彈射器整個電能依靠甲板下的飛輪儲能器儲存彈射器彈射過程中的高壓耗能,只要供電源頭不中斷,電磁彈射器在電磁供能方面問題不大,同時因為電磁彈射器定子和線圈之間不直接接觸,所以在工作壽命和可靠性方面要比需要定期檢修的蒸汽彈射器更好,所以這也是電磁彈射器能夠成為未來彈射器的核心所在。
當然電磁彈射器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現階段就是電磁彈射器屬於新興產物,在整個系統包括儲能器等在內的綜合可靠性不佳,但是這個問題隨著使用試驗增多會漸漸成熟起來;其次電磁彈射器對於電能的損耗還是很大的,所以對於電能供應源頭來說,普通的發電機根本不足以供應四部電磁彈射器連續工作時的耗能問題,所以對於航母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要求很高,雖然傳統的蒸汽鍋爐和新興的燃氣輪機也可以提供足夠大的電能供應,但是這樣做之後,由於推動航母高速航行對動力系統需要的大量電能和四部電磁彈射器需要的巨大電能需求下,勢必會造成蒸汽鍋爐佔地面積過大和燃氣輪機耗油量過高的問題,所以對於使用電磁彈射器最理想的動力系統還是核反應堆。


那麼對於我國來說,雖然早在幾年前就已經爆出正在同時進行蒸汽彈射器和電磁彈射器的陸地彈射試驗,也就是說我國在這兩種彈射器的有無和試驗裝備上已經問題不大,唯一決定第三艘也就是下一艘國產航母,是否會採用更加先進的電磁彈射器核心在於動力系統的選擇上。當然現階段並沒有傳出我國正在或者即將開建第三艘航母的消息,再加之我國正在建造同樣使用核反應堆的破冰船建造工作,當年美蘇在核動力水面艦艇的發展歷程上,都是從核動力破冰船開始的,所以下一艘國產航母或許會直接上馬更加先進的核動力航母+電磁彈射器吧。
畢竟已經批量建造,且整體性能和各項設備處於世界領先的055大型導彈驅逐艦就是最好的證明,其證明了我國在武器發展上早已擺脫過去借鑑參考之路,而是真正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且真正領引世界武器裝備發展先進潮流之路。


魑魅涅磐


首先可以確定一點,第三艘肯定不再是滑躍式起飛方式,滑躍式起飛方式的缺點太多了,比如起飛重量受到了嚴格限制,這就限制了戰鬥機的作戰能力。所以目前有能力的國家,航母只會選擇彈射式起飛方式,採用滑躍式起飛方式只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那麼問題來了,彈射式也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傳統的蒸汽式彈射方式,這是目前主流的航母彈射起飛方式,就是把水燒開了,利用蒸汽動力推動飛機加速到起飛速度。

蒸汽式彈射起飛方式也有一些缺點,首先佔用的空間非常大,然後準備時間長,彈射效率低,彈射的重量區別也很小,不能夠彈射小型飛行器,所以美國首先開始研究電磁彈射器。

它不再使用蒸汽作為動力,而是使用電力作為作為動力來彈射起飛艦載機,它的優點是很多的,比如佔用空間小,彈射效率高,彈射的重量可控,彈射重量範圍大,小型和重型飛行器,都可以彈射。當然它也有一些缺點,比如由於採用電力驅動,太耗電了。



所以一旦採用電磁彈射,電力供應就是一個大問題,所以個人覺得,採用電磁彈射,就必須是核動力航母,否則根本就無法維持電力供應。

那麼也就意味著,我國第三艘航母,如果採用電磁彈射,航母就必須是核動力,按照我國還沒有發展過大型水面核動力艦隻經驗來看,第三艘航母採用核動力的概率比較小,所以還是常規動力航母,蒸汽彈射的可能性更大。


目前採用電磁彈射方式的航母只有一艘,美國的“福特”號航母,但是被傳出來可靠性不佳,故障不斷,美國總統甚至說要換回蒸汽彈射,這也說明電磁彈射目前還不成熟,還需要探索一段時間。當然這也可能是美國故意放出來的煙霧彈,故意誤導其它國家。

所以第三艘航母如果是常規動力,就採用蒸汽彈射方式,如果是核動力,就採用電磁彈射方式!


資訊所長


中國如果要上彈射器航母的話,使用電磁彈射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現代航母總共也就只有兩種彈射器技術,分別是“蒸汽彈射”和“電磁彈射”,前者使用多年,技術成熟可靠性高,但後者卻更加先進可控,符合新時代的使用要求。

選擇更可靠更成熟的技術,還是選用更先進、更有前景的方案,這是個嚴肅的選擇題,美國人卻已經給出了答案,他們磕磕碰碰的給最新型的“福特級”核動力航母安裝了電磁彈射裝置,甚至還有用於降落的配套電磁阻攔索。儘管上艦後問題不斷,電磁彈射器一點都沒讓人省心,特朗普還數次聲稱要“拆除電磁彈射器,換回蒸汽機”,但美軍依然堅持了下來,理由很簡單,電磁彈射就是未來的必由之路,再難也要上。

實際上,美軍“福特號”電磁彈射屢屢出現的問題並不在於彈射器的機件上,他們出現的主要問題還是因為步子太大扯到蛋了,福特級航母被設計得過於前衛,採用了全電式結構和管理模式,他們等於將一座核電站的全套體系給搬到了船上,由此帶來的系統可靠性及軟件異常才是彈射器屢屢出事的問題根本,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的查錯和亡羊補牢,他們遲早會發展成完備的技術。

電磁彈射與蒸汽彈射的差異並不僅僅是彈射原理,二者的“彈射體驗”也是天差地別。蒸汽彈射完全就是個硬彈射方式,蒸汽活塞將飛機和飛行員毫不留情的踹飛出去,對人員和機體都是種傷害。

而電磁彈射則溫柔的多,人們能通過程控的方式,對彈射過程進行精細化的輸出調整,從而讓飛機的起飛變得更舒適順暢,提升了飛行安全,還增加了機體壽命。

所以說,未來電磁彈射是條必由之路,中國海軍斷不能回頭再去扒什麼“蒸汽彈射”的老貨,斷送自己的發展時間。哪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多出一些錯,多走一些彎路,那也是划算的。

還有個關鍵問題,對於從未涉及任何航母彈射技術的中國來說,談論“蒸汽彈射好、電磁彈射強”的問題其實並無意義,哪方面我們都存在空白,都要從0起步,而電磁彈射與蒸汽彈射之間又不存在什麼技術繼承關係,二者原理截然不同,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追求卓越,直接從電磁技術上著手呢?

而且相比蒸汽彈射技術的全空白,在電磁動力領域我國並不落後,這些年的高鐵、磁懸浮、電磁炮等項目毫無疑問展現了我國的實力。電磁彈射器說到底也就是個電磁推進裝置,我國的航母完全沒必要捨本逐末玩落後的蒸汽。

當然,我國的航母經驗與美國仍存在較大差距,相當長時間裡我們都會處於一個“學生”和“鑽研者”的處境之中,為了維持部隊的戰鬥力,全把雞蛋砸在一個籃子裡並不可取,因此未來的大型新型航母可能會採用“彈射器甲板搭配滑躍甲板”的複合起飛方式,即專門設立1-2條斜向起飛甲板,提供彈射器起飛,而艦艏滑躍甲板則進行保留,確保航母既能研究過渡,又能維持戰鬥力。

實際上俄羅斯的新型航母方案就有這種設計,只要電磁彈射技術成功實用化,那麼拆除艦艏滑躍甲板並非什麼難事。可以預見在不久的未來,電磁彈射器會成為中國航母的標配,但是不是第三艘航母,會不會在第三艘航母上進行有限度的裝備試驗,這些都有待時間來判定。


王司徒軍武百科


有可能


寶哥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起飛方式不是蒸汽彈射就是電磁彈射,這已經是鐵定的事實。

優點:艦載機彈射起飛方式要比滑躍式起飛效率增加,這就使得未來的003航母綜合戰鬥力有了質的躍升。

排水量在8萬噸左右。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排水量約6.7萬噸。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排水量約5萬噸。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的排水量約8萬噸。

優點:中國第三艘航母的排水量大增,這就意味著其可以搭載更多的艦載機和艦載武器,其綜合戰鬥力必將大大增強。第三艘不再要滑躍起飛,因為已經擁有了兩艘航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們對於航母的迫切需求,國產航母的性能比遼寧艦更優秀,尤其是其艦載機數量比之多了12架,整整50%,這個數據實在讓人側目。我們需要的將是性能更加強大的彈射起飛航母,甚至是核動力航母。



懷念最美的時光


中國的第三艘航母應該是核動力,電磁彈射一起上艦,排水量8到10萬噸。

在遼寧艦和山東艦上我國對航母各項技術已經探索出成熟的經驗,第三艘航母應該是我國海軍走向深藍最重要的標誌。

儘管我國艦載機與美國相比還有很大的差矩,但在電磁彈射領域,經過幾年的試驗,已經達到了各項技術指標,完全可以應用於實戰。

我國第三艘航母什麼時候下水不得而知,一旦下水,必將震驚世界。


韓楓3897


這要看我們的技術水平。這是國家機密了我們就瞎猜吧。如果我們達到了可以熟練掌握這種技術及應用,當然應該上。相比蒸汽優點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