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制衡鰲拜,為何不用皇庭高手而用一群孩子?手段實屬高明

鰲拜是清初的官員,他的叔是後金開國五大功臣之一的費英東。其實鰲拜前半生都在為清朝南征北戰,皮島之戰因第一個功績就被晉爵三等男,不過而對於康熙來說做一個傀儡皇帝絕對是他所意外的,實際上他絕對不會讓一個外臣來控制住自己。

康熙制衡鰲拜,為何不用皇庭高手而用一群孩子?手段實屬高明

鰲拜此人權傾朝野,可以說他就是康熙親政最大一個絆腳石,同時他也是康熙的一塊墊腳石,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殺了鰲拜都是百利而無一弊。再加上此時的鰲拜早已不把他放在眼裡,當年鰲拜給蘇克薩哈羅列一些莫須有的罪責想殺他的時候。

鰲拜獨掌大權的時候,那可是誰都放不到眼裡面,有學者認為。

康熙制衡鰲拜,為何不用皇庭高手而用一群孩子?手段實屬高明

鰲拜有多爾袞的影子,可惜了鰲拜他可不姓愛新覺羅,他可沒有當皇帝的希望。康熙就曾經以皇帝的身份命令他不能殺,那就是"康熙為什麼不讓皇宮的大內高手去捉拿鰲拜,而是讓一群少年去?

要知道鰲拜可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武藝絕對很高,讓一群少年去萬一不成功那怎麼辦?"康熙要想擒鰲拜,其實真的很難。

康熙制衡鰲拜,為何不用皇庭高手而用一群孩子?手段實屬高明

因為,鰲拜在京城各部院和內三院都有親信!而且,鰲拜還兼著領侍衛內大臣!也就是說,皇宮內的侍衛,也要聽他的。內侍衛雖武功高強,但是他們的年齡就註定他們的為人早已變的圓滑了,康熙不敢保證這些人是否會真的忠心於他。

畢竟在當時鰲拜的勢力可謂是權傾朝野,而康熙就只是一個頭頂著皇帝的傀儡皇帝,所以那些大內侍衛到底會效忠誰?

康熙制衡鰲拜,為何不用皇庭高手而用一群孩子?手段實屬高明

大內侍衛到底會效忠誰?普通人都有忠君的意思,更別提那些被選中的侍衛了,對他們來說,能保護皇帝那是莫大的榮耀,特別是那些貼身侍衛,更是從小就被培養。在他們的認識中,就是為皇帝而生的,所以這些人一般都是死士,可以毫不猶豫的為皇帝擋刀。

另外他們的家眷都會在皇帝的監視之下,一旦有誰做出了對皇帝不利的事情,不僅自己性命不保,還會連累家人。所以,康熙只能自己重新招人!

康熙制衡鰲拜,為何不用皇庭高手而用一群孩子?手段實屬高明

14週歲,鰲拜認為康熙只是喜歡和小孩子一起打鬧。所以。鰲拜就沒把這事放心上。但是,他是滿清第一勇士,每天還都是帶刀入宮覲見的!

開戰那天,鰲拜其實也是帶著刀的。所以,康熙和索額圖等很多人,高呼剩下的布庫少年上前"扶鰲拜"。短短一會兒,鰲拜就此被擒住!因此鰲拜就是在不經意之間,被一群小孩擒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