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集團再捐1.8億,支持鍾南山等院士團隊科研攻關

最近,武漢的櫻花正開得絢爛,綠意也爬滿枝頭,城市久違的“煙火氣”慢慢迴歸,援鄂醫療隊也在有序撤離,湖北在這個春天正重新綻放勃勃生機……


而在這重啟的背後,則是4萬多名白衣天使“逆風”戰荊楚,是無數平凡英雄的無私奉獻,他們用無畏和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生命線,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守護者”,他們的名字值得永遠被銘記。

英雄歸家,當受最高禮遇!


3月26日,伊利集團再捐1.8億,第一時間獎勵全國所有援鄂醫療隊員,鍾南山、李蘭娟、程京院士科研團隊,在抗疫過程中因公殉職的所有醫護工作者的家屬及支持抗疫的社會各界人士。據悉,在這場抗疫戰爭中,伊利累計捐贈額度將達2.8億。


感謝有你 | 伊利集團再捐1.8億,支持鍾南山等院士團隊科研攻關


正如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所說:“面對病毒,有種無比珍貴的精神,對於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那就是堅守精神。無數醫護人員、人民警察和解放軍戰士奮戰在防疫控疫的第一線,他們逆行向前、爭分奪秒,用血肉之軀為更多人築起牢固防線。作為健康領域龍頭企業,疫情之初伊利便第一時間響應,堅定地站在‘守護者’身後,為抗疫突出貢獻者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用愛心和營養持續守護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守護者’。”


站在“守護者”背後


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相關人員介紹,截至3月24日24時,已有194支援鄂醫療隊的21046名醫務人員從湖北撤回,其中已有141支醫療隊、14649人從武漢撤回,目前仍有139支醫療隊、16558人堅守在武漢救治一線。


感謝有你 | 伊利集團再捐1.8億,支持鍾南山等院士團隊科研攻關


來時風雨驟,疫情暴發以來,全國4萬餘名援鄂醫護人員迅速集結,千里奔赴湖北,與湖北醫護人員一道,竭盡全力守護生命,他們數個小時不吃不喝,臉上深深的壓瘡、血痕、溼透的衣背……用醫者仁心詮釋了大愛無疆。如今,春暖花開,疫情好轉,他們留下笑容與不捨有序離開。為了感謝援鄂醫療隊員的無私付出,伊利第一時間購買京東購物卡,贈送給全國所有援鄂醫療隊員,向他們提供全年營養支持,用愛心和營養持續守護一線抗疫醫療隊員的健康。這既是疫情暴發後,伊利為一線抗疫群體送去營養關愛的延伸,也將是隊員們回到工作崗位後,伊利迎接他們的一聲聲暖心問候。


疫情暴發後,多位院士帶領團隊深入疫情防控一線治病救人、建言獻策。鍾南山院士第一時間奔赴一線,為公眾提出正確的防疫方法;李蘭娟院士提出科學防控建議,遏制了疫情的蔓延;程京院士團隊全力奮戰,為抗疫提供了精準檢測系統解決方案……為感謝科研團隊和科研工作者在抗疫上的突出貢獻,支持醫學教育、獎掖群賢、扶植新秀,進一步推動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伊利向鍾南山院士團隊、李蘭娟院士團隊、程京院士團隊合計捐贈1500萬元,共同推動健康領域的科研攻關,繼續用“堅守”書寫責任,用行動為抗疫貢獻力量。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廣大醫護人員勇往直前,有些人甚至為抗擊疫情犧牲了生命,永遠化作了人民的“守護星”。伊利也第一時間購買京東購物卡,贈送給這次抗擊疫情中因公殉職的醫護工作者的家屬,為他們提供連續十年的營養支持。十年長情陪伴,6萬伊利人願給每一位英雄家人最貼心的支持,永遠做他們最堅強的後盾。


此外,在一線抗疫群體中,有日行4萬步,連續20多天奮戰在抗疫路上的村醫;有“逆行”駕車十幾個小時返回武漢後,每天為醫院免費送去幾百份盒飯的餐飲從業者;有數十天未進家門,與父母和孩子分隔兩地的戰“疫”夫妻……無數“平凡人”堅守崗位,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每一份微光,都值得被看見。3月16日,伊利第一時間聯合新華網、中國圖片集團共同發起“你守護生命,我守護你”暖心故事徵集活動,以照片、視頻的形式記錄下疫情防控中突出貢獻者的感人瞬間。為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伊利也將為他們提供營養支持,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守望相助的情懷和力量。


感謝有你 | 伊利集團再捐1.8億,支持鍾南山等院士團隊科研攻關


事實上,早在疫情暴發之初,伊利就第一時間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預案》,並決定持續投入1億元,用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控治療。調動全球供應鏈資源為抗疫一線緊急採購了100萬個口罩,衝破艱難源源不斷地將營養產品與防控物資送到最前線醫護人員手中……所有溫暖的行動,都是伊利人對“守護者”最真摯的敬意與告白。


國雖有界,大愛無疆。步入三月,我國疫情形勢大有好轉,但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擴散,自3月7日起,伊利金領冠攜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率先踏上了海外戰“疫”的“戰場”,為一線工作者送去營養物資,向外國寶寶們提供急需的生活口糧,用營養護衛他們渡過難關。據瞭解,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成立的“新冠肺炎疫情國際人道援助基金”,伊利集團也入選成為了第一家加入該基金的食品企業。


不同“戰場”同樣的堅守


奶類產品作為重要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增強免疫力、促進營養吸收的作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早在2月20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發佈的《關於提供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具體範圍的函》,便將奶列為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之一。


“我們身上肩負的不僅有為消費者提供最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使命,更有守護全國人民日常生活不受疫情影響的責任。我們用穩定、充足的優質產品供應與全國人民一起抗擊疫情,用共同的信念和堅守鑄起‘穩定大後方,全力支持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堅實保障,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疫情暴發後,潘剛在《致全體伊利人的一封信》中如此寫道。


疫情期間,為全力保障市民的牛奶需求,伊利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啟動應急措施,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手抓,數萬名員工堅守崗位,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全線復工復產,全力以赴保障市場供應。


感謝有你 | 伊利集團再捐1.8億,支持鍾南山等院士團隊科研攻關


對此,有行業專家表示,疫情期間,中國乳業經受住了考驗,在不漲價、不斷供的同時也實現了產銷兩旺的發展預期。如今,中國乳業正處在走向全球核心舞臺的關鍵階段,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考驗彰顯出中國乳企的綜合實力與應變能力。


更令人驚喜的是,面對疫情帶來的諸多影響,伊利以員工利益為先,實施了一系列“關懷”計劃。2月26日,潘剛更是硬核宣佈給員工“漲薪”,羨煞一眾網友。“自疫情暴發以來,各個崗位的伊利人都在積極想辦法,盡全力抗擊疫情,促進業務發展,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大家不畏艱險的勇氣和擔當、迎難而上的鬥志和堅韌、不斷進取的創新精神,這給了我莫大的感動和信心!”潘剛表示,儘管此次疫情使得伊利面對著更大的經營壓力,很多方面的費用都需要控制,但他始終堅持,省什麼錢都不能省員工的錢,今年還是要繼續給員工漲薪,讓員工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輕裝上陣,凝心聚力,為疫後經濟貢獻更大力量。


疫情這隻“黑天鵝”的突襲,讓產業鏈上游的牧場與奶農同樣陷入困境,牧場飼草料見底、外購困難;原奶滯銷隨著氣溫回暖腐壞以及由此導致的資金鍊斷裂的問題……秉持著“厚度優於速度,行業繁榮勝於個體輝煌,社會價值大於商業財富。”這一理念,一直致力於帶動產業鏈共贏的伊利此次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據悉,伊利集團在瞭解到上游合作伙伴困境後,緊急開通綠色融資通道,短短不到50天時間就已撥付牧場6.7億元,以全力支持合作牧場及奶農共築根基渡過難關,預計全年將達到50億元。伊利還積極調動物流資源、打通運輸難關,全額收購合作牧場原奶,幫助奶農解決原奶滯銷問題。為攜手牧場進一步助力奶業振興戰略,伊利股份還推出了支持牧場高質量發展的三大舉措,包括保收購、穩投資;發補貼、助融資;強服務、增效益。


作為健康食品領域的龍頭企業,在這場疫情“大考”之下,伊利交出的答卷可謂足夠“硬核”。也正是因為有一大批伊利這樣富有社會責任與擔當的企業,凝心聚力共克時艱,中國的明天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