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戰高考,線上“雲考試”面臨挑戰

隨著高考臨近,疫情之下的高三學生如何備戰考試令人關注。截至30日,全國已有10個省份的高三年級開學,另有9個省份明確了高三開學時間。當前,高考備考進入模考階段,各地如何幫助學生作“衝刺”的準備?

多地確定高三返校時間

以“雲考試”模擬測試

記者瞭解到,多地遵循高三、初三率先開學的原則,實行分類分批、錯時錯峰開學,已有不少省份明確畢業生的開學返校日期。截至3月30日,貴州、新疆、西藏等10地高三年級已開學,廣西、江西、湖南、海南等省份定於4月7日高三、初三年級開學,遼寧省高三年級4月中旬起返校。北京、上海、廣東、湖北等省份還未明確開學時間。

為保持進度,多地將模考或質量檢查測試搬到線上,組織了各種“雲考試”。

3月3日至6日,北京市全體高三學生在家中進行了高考首次適應性測試。3月21日、22日,東北育才學校按照高考的時間分配和科目安排,組織了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福建省於3月28日至29日也舉行了高三畢業班的“雲考試”。

記者瞭解到,“雲考試”的主要方式,是學校通過寄送紙質試卷、學生自己打印、線上答題等形式發放考題;判卷則採取以拍照方式交主觀題,以“問卷星”等工具交客觀題的辦法。

“雲考試”面臨

技術、流程與公平挑戰

一些學校邀請家長參與模考,詳細指導如何髮捲、收卷、監考、拍照上傳。另一些學校則組織全程視頻監考。四川綿陽考生小王說:“老師用開會辦公軟件與同學視頻,兩名老師監考,考生要保證整個人都出現在畫面裡,一舉一動都能被清晰觀察。” 從各地探索的情況看,便捷、高效的“雲考試”目前還需要技術與流程的進一步磨合。

遼寧省實驗中學教研處主任趙志彥說,組織網考相當不容易,要有大的平臺提供強有力技術保障。“幾百名學生居家考試,後臺需要幾十人服務,教務也要密切對接。學校為此專門提前培訓教師、學生,指導如何獲取考題、答題、交題、判卷等。”

作為首次探索,大規模的線上考試常常遭遇技術意外。廣東省東莞市一名高三學生剛參加全市統考的線上測試,“但考試時網頁崩了,沒考成,只能補考。”

對於教師們來說,判卷工作也殊為不易。“學生們發來的照片什麼樣的都有,有的邊緣不清,有的考卷上有陰影,有的整個模糊……”東北某高中一名高三老師說。

除此之外,“雲考試”中的城鄉差別令人擔憂。一些縣級中學教師反映,鄉鎮學生不上網課、不交作業情況比城市學生多。一些教師說:“當地好幾個村都沒有信號,農村學生每天得跑很遠才能參加線上學習,遇到天氣不好根本沒法學習。”還有一些地方的貧困戶因家中孩子多,無法及時保障同時線上學習。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三年級主管教學的年級組長任文韜說,“雲備考”最大的挑戰是學生會感覺“一個人在戰鬥”。“我們發現,長時間缺乏同學共同奮鬥、老師面授叮囑等學校環境,令一些學生感到茫然甚至焦慮。居家學習給學生自我管理、任務規劃、情緒調節等方面帶來更大挑戰。”

備考狀態至關重要

學校需加強精準幫扶

不少受訪教師提到,不同的學習狀態決定備考效果。為幫助學生加強自律,積極備考,一些學校採取了不少措施。

任文韜介紹了學校的經驗:一是加強老師的關心和督促;二是組建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內容、時長等;三是定期與家長溝通,藉助家長的力量;四是老師及時答疑、批改作業和試卷,讓學生及時獲得教學反饋。

福州某中學語文教師林景文說,積極、進取的學習心態十分重要。雖是線上學習,也可以通過打卡、互動、表揚等方式,幫助學生調整情緒、積極備考。

記者瞭解到,各地學校通過線上講座、心理輔導、模擬教室等舉措,幫助學生疏導情緒、減輕心理壓力。

特殊情況下,家長對考生的精神支持至關重要。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舉辦《特殊時期的親子陪伴》線上講座,近2000人次家長觀看學習。該校一些班級利用“網上自習室”軟件,模擬教室場景,學生登錄後,可看到自己坐在某個課桌邊,旁邊有同學在自習,同學下線時,桌椅上的卡通人物會消失,“儘量讓學生感受到有同學的陪伴。”遼寧省實驗中學還邀請家長進入網上課堂,為家長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其積極、理性地幫助孩子。

此外,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要求,各地各校要逐一排查學生線上學習存在的實際困難,建立精準幫扶機制,確保“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名高三教師建議,應加強對貧困學生的聯繫與幫扶,特別是在學習資源的對接和“雲考試”的服務方面。

(據新華社北京3月30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