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得進留得住過得好 浙江海寧協商會上“招工俠”交流“招工經”

“在縣鄉一級建立勞務工作站,確保招得進;完善外來務工子女就學等保障機制,確保留得住;以區域、行業、產業為主,建立外來務工人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機制,確保用得好。”3月13日,在浙江省海寧市政協“以人為本強服務,增強城市吸引力”協商座談會上,有“招工俠”稱號的市總工會副主席王玉良與帶隊或參與駐點招工的市政協委員們交流特殊時期的“招工經”。

兩赴畢節的市政協黨組成員吳關佳是接(招)工帶隊市領導,各地招工激烈的競爭讓他感觸很深:“下一步,作為政府層面,不僅要進一步完善大數據庫的信息,制定合理的用工規劃,還要精準選擇優質的藍領基地,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

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此次協商座談會既為新海寧人“招得來、留得住、過得好”出謀劃策,同時也是6月份市政協常委會會議“提升城市能級,推進品質城市建設”課題的啟動會。

參會的委員有剛從貴州畢節、雲南昭通回來的,有曾到過四川宜賓、安徽安慶的,也有目前仍身在招工一線的,大家所赴地區不同,但對於工人招來後如何留得住、過得好的一條條對策建議卻都帶著滿滿的真誠和溫度。

市工商聯常務副主席陳子強親歷了貴州畢節各地“搶人”大戰的白熱化,針對如何讓新海寧人招得進、留得住?他有自己的思考:“重視新海寧人的招聘,建立長效機制;發揮以老帶新、以親帶親、以鄰帶鄰的高效招工模式……”

“要進一步改善新海寧人的薪資、居住、子女教育等條件,著力推進新海寧人的社會融合度。”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楊雪平接過話筒。

赴四川宜賓招工的市中醫院副院長曹建春回海寧後,熱情不減、感情不斷,經常與四川宜賓對接員工招用問題。作為一名醫生,他建議,“身體健康很重要,外地員工來了之後,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給予照顧。”

剛從甘肅平涼回來的市科協副主席潘偉標還在集中隔離點,通過視頻連線參與了協商交流。他建議:“改進現有招工模式,強化和屬地人力資源中介機構的對接協作,建立勞務市場化運作機制,探索兩地技校辦學合作新模式。”

“為中心工作努力擔當,為政協爭了光!”市政協主席周紅霞向赴外地招引員工的委員表示感謝。周紅霞說:“疫情發生以來,委員們直接參與一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次的網絡議政提出了許多好的意見建議,今天的課題啟動會上又為市委市政府下一步決策提供了參考意見,貢獻了政協智慧和力量。”

據悉,此次海寧派出赴外省市駐點接(招)工共有9個批次,71人參與,其中有7名是政協委員。為企業接(招)的17000餘名員工,均通過專車、專列、專機等方式接回海寧,為海寧企業復工復產按下“加速鍵”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