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學啥專業怎麼辦?

Cherry青檸


不知道學啥專業,曾經我也糾結於參考高考志願時填寫什麼專業,最終隨便選了個看起來“高大上”的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夢想著以後有機會當官的,現在大三了,發現當初還是太當真。那不知道學啥專業呢,以下是我的經驗。

1、根據特長選。數理化政史地,選擅長的,學起來沒那麼吃力,也容易在這領域深入發展。

2、根據興趣選。別看興趣很簡單,但是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如果你有,你很幸運。

3、功利選擇。沒有特長沒有興趣,又沒有想學的,上網搜,什麼專業吃香選哪個,從就業率和平均工資,還有發展前景看。

最後,我想說,即使選了個不如意的專業,那也不要緊啊,畢竟學歷擺在那了,你不會很虧的,興趣可以培養的,落後可以努力的,最重要的是把心態放好,不要太執著,專業不是完美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很多真的是事在人為哦。

加油😊



譚說說


我曾經和你一樣,經常被這個問題困擾,不知道該學啥專業。從高一開始,我就被迫思考:學文還是學理?高考填志願選什麼專業?大學輔修什麼專業?讀研轉專業學什麼?俗話說:“選擇不對,努力白費”,似乎只有找準了專業方向,才會在努力的時候足夠踏實。正如電影《銀河補習班》所說:“人生就像射箭,但是更重要的是找到箭靶子。”幸運的是,經過八年的探索,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這個過程痛苦但值得,這裡用我個人的真實案例做一個分享。

高中:文理科目一起考,選擇優勢科目,及時明確方向

我初三的時候從小縣城被保送到市重點高中的重點班,一路比較順。高一的時候懵懵懂懂,大家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就申請去了理科實驗班。雖然偏重理科,但還是同時學著文科課程。大一結束,班主任讓每個人填寫學科意向,大部分同學都填了理科,畢竟已經來了這個班。

當時學校還是給我們舉行了一次綜合考試,語數外物化生政史地一起考,讓我們根據成績再做考慮。當時我總分全校前十,文科第三名,理科十多名。為了所謂的“衝一衝”清北復交,就在老師的建議下重新填了文科意向,從理科實驗班轉去文科實驗班

我也不知道高二轉文是否正確,並且在之後兩年經常性地懷疑自己。畢竟大一已經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理科,而那次綜合考試屬於“發揮超常”,並不能代表我的文科優勢更高。自從轉去文科班,我的成績起起落落,從第三,到三十,再到第一,後到十一,像坐過山車一樣。雖然當年高考我們學校整體發揮失常,沒能實現最初的願望,但幸運的是最後我高考總分還是重新回到了全校第三。

本科:主修本專業的同時輔修二學位,為個人興趣的探索留一條後路

我大學去了某985學文,這個學院對於文科生的教育比較有意思,大一除外語類專業(英語、翻譯),不定專業,同學們可以在經濟學、行政管理學、法學、心理學裡自行探索,大二再定專業方向。

我原本計劃第二年再定專業,但是軍訓期間聽了外國語學院的招生講座後,激起我高中時期外交部的理想,就報了名參加面試,誤打誤撞得了第一名,於是大一一開學就定了英語專業。(也失去系統學習其他專業的機會)

課餘時間,我參加模擬聯合國協會,學國標舞,打英語辯論賽,參加演講比賽,聽大使講座,希望以後能步入外交的舞臺。

大一結束,我申請進入學校唯一的文科實驗班,由於大一總成績符合要求且面試表現還不錯,所以比較順利。在這個班,除了學本專業,我們需要學通識課程(可以理解為,老師帶著讀中西方經典作品,如《理想國》、《尼各馬可倫理學》、《大學》、《墨辯》等,定期完成讀書報告)。這時候開始,身邊的同學開始有了讀研轉專業的想法,比如古典學、哲學、人類學、新聞等等。

本來想把這個班級學到的東西作為本專業的補充和增強,但我漸漸發現自己好像並不適合學純粹的文科。而且,我也發覺自己並不是真正地熱愛政治和外交,因此陷入迷茫。

為了探索其他專業方向的可能性,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而正是這,點燃了我讀經濟學的火苗。因為我發現,在開展以精準扶貧為主題的調研活動時,我的探索欲突然被激發,開始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關注和分析相關經濟政策和商業活動,也逐漸取得更好的獎項。思考經濟現狀,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團隊協作調研,通宵準備答辯——回想起實踐經歷,這些讓我感受到什麼是顱內高潮,什麼是創作帶來的快樂。

我開始意識到自己對於經濟學的喜愛

但由於大二轉專業需要降級,且心理壓力不可預測,所以老師和同學建議我輔修經濟學,研究生再轉專業。於是便開啟了我兩個專業同時學的歷程。事實證明輔修二學位雖然學得不如人家本專業的系統,但對於我之後找工作和申請讀研還是有幫助的

讀研:被夢校拒絕後工作一年,從職業目標倒推專業方向

大四上學期,我放棄保研資格後準備出國留學,當時申請了港大的市場營銷專業,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傳播學研究專業, 由於當時找了中介,且自己的成績和網上公開的錄取案例中顯示的條件差不多,所以沒有給自己申備選校。結果是被同時拒絕。

你一定會好奇,大學不是輔修經濟學嗎?為什麼會申請傳媒和營銷相關的專業?

我總結有兩個失敗的原因:

1.自我認知容易被影響

我大學期間比較活躍,參加的社團和活動較多,申請期間自己搞了個公眾號,攝影、寫文,整天胡思亂想,回憶童年,回憶過往,在過去記憶的覆盤中,在家人和朋友的開導下,我自認為自己文藝氣息十足,天生適合搞傳媒,以及與傳媒相關的營銷,全然忘記自己大學吭哧吭哧為專業探索所做的努力。也忘了自己沒有學過傳媒相關課程。

2.自信與自負矛盾共存

我一邊覺得自己可以去top名校,一邊覺得申請經濟學碩士太難,因為輔修期間成績並不如本專業好。而申請的時候只有市場部和品牌管理部實習經驗,做到又大都是新媒體相關工作,於是覺得自己申請相關專業成功概率大一些。

為了明確專業方向後再戰,我決定在工作中先確定職業方向再申請讀研。

工作後的邏輯就變得簡單多了:你離目標職業缺啥,就去學啥。

當我在管理諮詢的崗位開啟職業生涯,我對專業學習有了新的認知。你除了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T字型的知識結構,要在某一領域樹立個人IP。在做項目的過程中,我意識到管理學和經濟學的必須性,於是開始把專業方向往這方面靠。除了補充閱讀相關書籍,就是和同事們探討,一步步明確自己的目標。

明確專業方向後的我收到了港大HKT、帝國理工BA、南洋理工ME的錄取。

細心的你會發現,這三所學校申請到的專業並不完全一樣:市場營銷、商業分析、管理經濟學,他們側重點不同,都與我現在做的工作有關。

為什麼是這樣的結果?因為我看到了比專業方向更進一步的問題:職業方向。而一個職業方向可以有很多專業方向去輔佐。只要專業方向不偏離職業目標,都是值得嘗試的。這會給你更多選擇的空間,更少糾結的負擔。

總結:大膽嘗試,找尋自我

不知道學啥專業怎麼辦?我根據我上述經歷總結了以下三個方法:

1.速贏戰略:大膽嘗試,屢試屢敗,屢敗屢試;

2.以終為始:就業導向,缺啥補啥,放寬選擇;

3.遵從內心:相信自己,認識自己, 成為自己。

最後想補充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吳國盛教授在《科學的歷程》的一些觀點。

為什麼中國人分科的意識那麼強呢?

我們很小開始就被灌輸“分科”的思想,有的人似乎天生適合學理科,有的適合學文科,於是越學越窄,越學越細,越學越專,結果技巧學到了,但喪失了知識的視野,見識就低了。

吳教授認為,這背後有兩大原因: 1. 中國傳統文化本身有一個文化定式和慣性;2. 中國人學習科學的歷史路徑也起到了一定影響。

“科學”最初在拉丁文中意味著“知識”本身。日本人翻譯為“分科之學”。中國人最開始的“格致之學”與科學很接近,但是服務於修身,而不是獲取知識本身。

科學變了味,學習的本質也發生扭曲,我們變成一個個專業化的人,“隔行如隔山”。很多時候,我不知道這到底是時代的進步,還是文明的倒退。

祝你好運。


採芥的書


首先,我要告訴你一個絕大部分人不會提起的事實:知道大學什麼專業好,幾乎沒卵用,沒卵用,沒卵用,現在幾乎到了傻子都知道計算機金融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程度了。知道,和你能讀到是兩碼事、兩碼事、兩碼事。甚至,大部分人讀不到最想讀的專業,還有很多人被調劑到最“差”的專業,根本沒有選擇權。\r

為什麼?因為你不敢不服從調劑,不服從就可能掉檔,服從就有可能調劑,尤其是很多人還在追求“學校優先”的愚蠢思路(絕大部分人不適合這個思路),喜歡衝,喜歡壓投檔線填報學校。\r

怎麼確保讀到?首先,心儀的專業放在第一個。然後,降低學校預期,保守填報,比如成績是省排名10000,找去年省排名13000的學校,3000的差距基本上保證了選專業餘地。如果想確保,比如想讀計算機,去年某校計算機錄取線對應的省排名是11000,那就基本上板上釘釘了。(數字僅為舉例,這裡的確保是99%)


微風在上


我是一名中學物理教師,同時也是一個九零後的職場人。 很榮幸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分析:

第一、你要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在哪裡,列一個職業規劃清單,把能想到的職業寫下來,查一下他的職業規劃,主要工作內容,以及需要學習的專業知識,對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

二、要結合自己的認知特點,找到自己的強項,弱項。儘量選擇與自己強項對應的專業,要長善救失,揚長避短。

三、最後說一下我的個人偏好,隨著5G通訊系統的推出一些新興的東西未來幾年肯定要爆發,就像那會的阿里、騰訊的公司,新興的行業會想雨後春筍一般的湧現。我覺得可以學一些物聯網技術,機器人技術。未來的職業類型肯定會有很大的變化,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唯獨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認知能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蓬萊島勇士335


這個最主要是看自己比較喜歡什麼專業


不求回報只求上進


選好就業,能掙錢,社會地位高的專業。

現階段互聯網、金融、外貿專業最掙錢

老師、醫生、公務員社會地位高

工科都挺好就業,就是好多都不掙錢,廉價


凌雲夙願


1.性格測試。現在網絡上有很多那種測試一下你適合什麼工作的小測試,你可以測一下,以作參考。

2.找親戚。你家裡肯定有上大學或者已經大學畢業的親戚吧,讓他/她給你介紹一下大學都有什麼專業,以及未來的就業方向。

3.問老師。老師是除了父母外最瞭解你的人,可以詢問老師自己適合什麼專業。

4.問自己喜歡什麼。自己的喜好自己最清楚了,比如你喜歡計算機就多瞭解計算機相關的專業。

其實你不用想這麼早,報什麼專業有時候也得根據你的高考分數和想去的大學來決定。現在的任務就是學習,分數越高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選大學選專業。

最後祝你學業有成,高考順利,考得好成績!


冷雨夜談


不知道學啥專業,首先要根據自己的愛好和特長,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其次是要了解各專業的就業前景,未來的發展前途,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專業,最後可以聽取老師,家人和專業人士的意見,選擇相應的專業。沒有絕對所謂的好專業,也沒有絕對所謂的醜專業,每個專業都有其優劣,主要看自己喜不喜歡,熱不熱愛,不管選擇了什麼專業,都要用心的去學,最終都會學有所獲的。


雲南之滇


摸著自己的心,你喜歡什麼就學什麼。別為了家人,別為了賺錢,別為了另一半,就為你自己。


偶爾想畫


過來人的經驗:興趣第一。

不然即使你違背內心選了別的專業,學起來可能也比較痛苦,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而且你會發現,畢業後自己也基本不會選擇與之相關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